首页 百科知识 平民化风格

平民化风格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人们在这个虚拟的公共领域中追求个性、平等和自由。如今网络文化如博客文化和播客文化中无限的开放性表现出自我展示心理、狂欢化娱乐心理和身体表现欲望。网络上各种恶搞现象风起云涌,网民自发形成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获得文化参与的满足与自我抒发的快感是普通网民的重要心理诉求。

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人们在这个虚拟的公共领域中追求个性、平等和自由。网络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网民既是传者也是受者。网络传播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多种形式,且传播速度极为迅捷。特别是进入Web2.0时代后,网民通过博客、播客等SNS网站真正参与到了网络的内容生产当中,极大地扩展了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网络除了进行信息获取,在自我展示和社交分享等领域都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人们可以便利地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发布的信息也可以被大面积的人所看到,从而使个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自我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寻求参与感,产生了更多自我表达的需求。

电视综艺节目也在适应这种变化,不仅要给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还需要受众从心理和行动上都积极参与进来。受众给予踊跃的响应与反馈才能让节目更活跃和具有影响力。现在的电视综艺节目越发注重加强互动性,加入平民的参与体验,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平民化趋势。

1.草根选秀

在平民娱乐时代,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成为了舞台的主角。许多节目将普通人的故事搬上舞台,帮助他们完成梦想,而受众也感到亲近与感动。

《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等节目都以展现普通人的特长和实现平凡人的梦想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甚至连代表主流文化的春晚也在做出改变,选秀节目《我要上春晚》中的人气选手就可能登上春晚的大舞台。从2005年开始,电视中的平民选秀活动开始兴起,“超女”“快男”“达人”等层出不穷,低门槛的要求吸引了大量普通民众参与报名,海选现场人山人海,可谓十分壮观。节目中常常出现一些奇葩古怪的表演,选手以出位的方式表现个性与自我,而观众则在嬉笑中享受娱乐。而且节目往往对人物背景故事的关注多于对选手特长的关注,常常花费大量篇幅去讲述煽情的家庭经历,营造励志的效果,以增强与普通观众的共鸣。从《非常6+1》《星光大道》到《中国梦想秀》《中国达人秀》,这些节目除了展示达人们的过人本领,还着重在强调选手们的草根定位。因而受众更容易将自身的愿望投射到参赛选手身上,通过选手的追梦过程来体验替代性的虚拟快感,利用他人的圆梦来弥补自身梦想的缺憾。

如今网络文化如博客文化和播客文化中无限的开放性表现出自我展示心理、狂欢化娱乐心理和身体表现欲望。网络上各种恶搞现象风起云涌,网民自发形成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获得文化参与的满足与自我抒发的快感是普通网民的重要心理诉求。网络文化不同于传统儒家文化中对自我的克制,而是倡导个人价值强调个性。网民通过博客日记、播客视频等寻找自己的舞台来自我表达,人们不甘于被动地接受,而是渴望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自己的舞台。而电视节目制作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让更多平民参与到节目,甚至成为节目中心,满足他们的心理诉求。

2.观众互动

电视综艺的平民化还体现在场内外观众参与度的提高。电视中的梦想舞台通过成就少部分人的梦想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而民主投票带给观众的参与感则更加直接和强烈,虽然权威的评委会做出辛辣点评,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了大众。电视节目与受众的这种积极的双向互动是选秀类节目备受关注,形成热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荧屏前后的距离也被拉得更近。

观众的参与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节目组在制作初期就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来网罗大众意见,甚至根据网络投票结果决定节目的参与嘉宾。观众也可以直接参与进节目,对选手发表评论意见,还有更常见的是通过投票来表达对喜爱选手的支持,如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l》《星光大道》都是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选手的去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这种双向互动越来越便利,从电话连线场外观众,到短信投票,再到网络参与,电视观众与节目现场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2011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就与PPTV网络电视联合,首创了台网互动真人秀,网民的投票结果直接影响参赛选手的排名。不但节目现场的观众可以直接参与互动,同时场外的观众也可以通过各种即时媒体参与其中。深圳卫视的《年代秀》节目中如果哪组明星嘉宾最后赢得了物质奖励,他们身后的观众队伍也会同时受益,而场外观众也可通过手机短信和微信微博参与其中,赢得相应的奖品。

麦克卢汉曾说过,因为电视的低清晰度,就要保证有观众的高度介入,所以最成功的电视节目,是那些在情景中留有余地,让观众去补充完成的节目。[19]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可以把部分空间交给观众,并借助网络拓展出更广阔的互动空间。电视综艺节目通过开辟多种形式的互动,淡化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凸显了个体的话语权。而观众也因为个体话语权得到了尊重而获得了更多满足感,产生更强共鸣。特别是最近出现的弹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大量出现,观众直接在荧屏上进行节目评价和相互交流,观众互动直接体现在荧屏之上,更是观众互动的直接表现。

3.明星怯魅

在过去的综艺节目中,明星往往都是展现具有光环的一面,营造神秘感,从而引发受众的崇拜,而现在的节目更乐意反映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明星们被放置到特殊情境中,作为普通人来体验生活,面对挑战,甚至进行残酷的竞技。明星不再是高高在上决定选手命运的评委,他们的命运有时反而被普通观众通过投票等方式来决定。这种与传统节目大相径庭的做法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甚至优越感。

明星真人秀是当下最火爆的节目类型之一,具有很强的平民化特征。比如《爸爸去哪儿》让明星爸爸们呈现他们作为普通父亲进行育儿的过程。《花儿与少年》让明星像普通人一样出国穷游,自己安排行程,去克服旅途中各种困难。《星跳水立方》则让演艺明星们在未曾涉足过的体育领域化身普通选手进行竞技。观众获得了一个观看明星回归普通人的机会,选手的明星身份和不专业的表现之间的错位成为最大看点。平日光彩照人的明星进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时原来也是如此的紧张或是笨拙,观众与节目的距离被拉近,也更容易产生共鸣。而且观众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明星在台前幕后的各种表现都产生期待。因此节目也试图将演员为表演进行准备的过程等各方面进行全景式的呈现,充分满足受众的窥视欲。比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只有一半时间是正式的表演,其余时间都在表现紧张的准备过程、赛前赛后的单人采访、歌手对新竞争对手的期待、对歌曲演唱顺序的忐忑、歌手间对于音乐的探讨、经纪人们的排名竞猜等等。明星选手必须欣然接受评委的意见,这时明星的特权被暂时搁置,选手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展开比赛。当看到平时风光无限的明星们为了晋级而进行的残酷PK,要经历待定、对决、淘汰以及短信投票复活,不少观众感觉非常刺激和过瘾。排练过程中明星们所暴露出的好胜、尴尬等窘态会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他们得到心理的平衡和压力的释放。

明星真人秀节目对于厌倦了草根选秀的受众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有人说平民造星仍然属于草根性质的自娱自乐,而把明星拉上选秀台则将全民狂欢进行得更为彻底。明星为主体、观众为主导的明星选秀节目模糊了所谓的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界线,通过明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把娱乐精神极大地泛化了。[20]

网络文化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草根意识的觉醒,娱乐成为生活的日常审美消费品,互动参与替代了单向度的观看。除了平民明星化、明星平民化,平民也可以与明星在同一层面上进行娱乐。随着当前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这种平民化的发展趋势会愈发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