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扬碑发现较晚著录不多,且皆未抄记其碑文。又因为其文字多用别体,早先刊布的一则释文[11]尚有不完善处。笔者现根据霍扬碑2012年夏修复后新拓本重新整理释文如下,以求教于方家。释文依原碑行目排列,标行号,不分段,加新式标点。原空格示以“○”,缺字示以“□”,可补者以“[]”注出,异体字后以“()”注出正体。释文中使用的异体字字形均引自《异体字字典》[12],不再单独出注。相关人名地名等加以柬释,依文句次第附后。
1.君諱揚,字榮祖,河東猗氏①人也。基自周文,②茂流遐葉,漢大司馬大將軍
2.光③之(胄),晉交州刾(刺)史[弋]④之胤,苻清淵矦⑤(猛)之曾孫。祖樹,慠(傲)世靜棲,志秉
3.四公⑥。(姚)諮儀(議)參軍明⑦之子。暨于揚也,
(幼)緒遜弟之義,長表經博之方。
(騰)
4.志南遊,荊吴是好,漸孔聽真,馨聞拂矢⑧。宋○詔才官⑨,(簡)昇良
(規),授
(龍)驤
5.將軍。肅明政功,暉于時務,乃自遠尋朱生不□於本鄉,近思(寧)國行義
6.以匡政,扵(於)是達命辨機,(亢)忠
(歸)誠⑩。特蒙
(聖)○召,待以殊礼(禮)。揚有玉質,天
7.然(叡)略,
(煥)世文
(武),緯征幹俟。時頃賜振威將軍密雲太守昌國子■。自非
8.巗岫清漣,飛光曜境,熟能裁任南(邦),勳超二史。
(齒)征
(齊)考,等照
(靈)曦,昊
9.天不弔,春秋五十五薨。群僚執哽而涕衿,蓬野咸呢以酸吟。子冗從(僕)
10.射臨汾令昌國子■霍(珍),慕脩父道,忠孝竝宣奉
(遷)神宅,終願
(永)訣。時臨
11.汾人裴保興、梁祖脩等紼送(葬)。故哀德哲之潛世,徽音之定絕,乃刊石
12.銘碑,述之云尒(爾)。其辭曰:○○○誕崇玄哲,基隆(遠)扇,根自周爰,宋魏□
13.見。光格往葉,芳流後(勸),玉質金
(英),誰不頃願。○○
(靈)曦象
(煥),坤年含參,
14.序(類)靡氣,為出載□。熟能辨機,二宇裁蓋,密塸樹
(穎),茂滋流藹。○○○
15.遠聲昌國,族貫奕世,班爵方嗣,唯賢是[崇]。(翻)翼祥雲,
(冥)造仰涕,明迹道
16.(規),
(永)暉無弊。○○溫溫恭人,德愜時須,武□將衡,文成良儒。如何不弔
17.棄世潛居,銘石刊記,蹤(歷)長舒。○大魏景明五年■歲在甲申正月戊申朔廿六日癸酉造。
①河东猗氏:河东郡猗氏县。《魏书·地形志》:“河东郡领县五:……猗氏。”其地在今山西临猗县。
②基自周文:指霍氏出自周文王之子霍叔处之后。《史记·管蔡世家》:“封叔处于霍。”霍地在今晋南。
③汉大司马大将军光:霍光(?—前68)。《汉书·霍光传》:“霍光……河东平阳人。”西汉河东郡平阳县约在今临汾地区西南部。
④晋交州刺史弋:弋字原缺,考《晋书·地理志》有“晋平蜀,以蜀建宁太守霍弋遥领交州。”霍弋为蜀汉后期官吏,曾任建宁太守。蜀亡降魏,而后入晋,授南中都督等职,事迹见《三国志·蜀书·霍峻传》及裴注。
⑤苻清渊侯猛:霍扬之曾祖霍猛。苻即苻秦、前秦(351—394)。清渊侯,清渊县侯。
⑥四公:汉初隐士商山四公,即商山四皓。此句颂扬霍扬之祖父霍树虽未出仕,然德行高尚。北魏延昌四年(515)皇甫驎墓志有“钦想四公”、东魏天平元年(534)程哲碑有“德侔四公”,皆此类。
⑦姚咨议参军明:霍扬之父霍明。姚即姚秦、后秦(384—417)。咨议参军为幕僚之职,在北朝各政权设置情况不一,地位不等。
⑧腾志南游句:指霍扬初仕于荆吴之地的刘宋(420—479)。按霍扬约出生于449年,若以其年二十入仕计,已处刘宋后期的明帝时。
⑨才官:隋大业二年(606)姚辩墓志有“遂以才官入选”句。
⑩晖于时务句:指霍扬由刘宋归于北魏。其时当在北魏高祖(元弘)在位期间(467—499),“圣召”指元弘。
振威将军:霍扬之官阶。《魏书·官氏志》有“振威将军……从第四品”。密云太守:密云郡太守,霍扬之官职。《魏书·地形志》有“安州领郡三……:密云郡,皇始二年置……。”北魏密云郡在今北京密云县、河北滦平县境内。昌国子:霍扬之爵。
冗从仆射:霍扬之子霍珍之官阶。《魏书·官氏志》有“冗从仆射……第六品”。临汾令:平阳郡临汾县令,霍珍之官职。由碑文可见霍珍袭爵昌国子。
景明五年:景明为北魏宣武帝(元恪)年号。景明本有四年,景明五年即正始元年,霍扬碑造于正月,应是立碑者未知改元故。
图62 霍扬碑碑文新拓
霍扬碑碑文中富有史料价值的内容是霍扬家族的仕官资料。碑文中所称霍光、霍弋等霍氏远祖于史有传,而霍猛、霍树、霍明、霍扬、霍珍这一完整世系的资料则不见于史载。霍扬家族处在政治动荡、政权更迭频仍的魏晋六朝时期,其各代先祖在不同政权任职,而霍扬本人更是初仕于刘宋而后归降元魏。其仕官经历及官职记载明确,这一资料或有裨益于南北朝职官研究。
(附记:霍扬碑的测量数据、拓片图像由临猗博物馆张晓剑馆长惠赐,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杨秋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