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随名师受益匪浅

追随名师受益匪浅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树秋从小就喜欢写字,热衷于自学唐楷,初时只觉唐楷法度严谨,对自己的作品还颇为满意。王树秋笑言,学艺之初社会上还有很多“名家”认为北碑的笔锋、笔画都必须是篆刻而成的,唯有孙伯翔先生点破了用毛笔还原古人碑文的奥妙。王树秋常常拿自己的作品给孙先生过目,希望得到一些宝贵的指点。

王树秋从小就喜欢写字,热衷于自学唐楷,初时只觉唐楷法度严谨,对自己的作品还颇为满意。20世纪80年代,他无意中发现孙伯翔先生在河北区教授魏碑,于是便去求教,当即被魏碑自由洒脱的气质所征服。从此,他拜入孙伯翔先生门下,开始苦临碑文,研习碑学。

“孙先生有很多开创性的思路,是之前一些大家根本没有提出过的。在当代书坛,孙先生的最大贡献当属解决了北碑最核心的笔法问题。笔法之谜得到破解,意味着初学者可以正确地看待北碑。而孙先生创造出的一整套书写北碑的科学方法,让更多的后来人开阔了眼界。我们跟随孙先生学习,有幸从入门开始就走上了一条理解、学习碑学的正道。”王树秋笑言,学艺之初社会上还有很多“名家”认为北碑的笔锋、笔画都必须是篆刻而成的,唯有孙伯翔先生点破了用毛笔还原古人碑文的奥妙。“孙先生最善于在别人不疑处生疑,这才开创了一条新的书法道路。”

正是这样一位宗师级人物,对待自己的弟子却总能循循善诱、悉心教导。王树秋常常拿自己的作品给孙先生过目,希望得到一些宝贵的指点。虽然多年的磨砺已经让他在书坛小有名气,但是每次手持作品交给孙先生,他仍然会心情忐忑,期待万分。“几年前,我拿了一些自己觉得比较理想的作品给孙先生看,孙先生看完之后对我说:‘记住!今后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树秋感受到了先生的殷切期盼,也感受到了先生对自己寄予的厚望,顿时感觉肩上有一副沉重的担子——如果不把字写好,如何对得起先生长期以来的指导和关爱?

王树秋说,学生跟随老师学习,不仅是学习老师写字的方法、理论的高度和对艺术的理解,更要学习老师待人接物的态度、严谨治学的精神和高贵清雅的品质。这种学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有时只是一两句话,有时只是某件小事,有时甚至只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就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