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报道做成“产品”

把报道做成“产品”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其玲 王海涛│新京报经济新闻部新京报从2015年5月份开始启动了关注“万众创业”的大型系列报道——寻找中国创客。截至目前,寻找中国创客的报道,专访过的大腕超过10人,报道过的项目上百个,举办的3场活动吸引现场观众将近3000人。至此,新京报的“寻找中国创客”报道活动,用3个月的时间,在业界获得了相当高的声誉。

林其玲 王海涛│新京报经济新闻部

新京报从2015年5月份开始启动了关注“万众创业”的大型系列报道——寻找中国创客。创业报道,此前一直不在都市报新闻报道的范畴之内,新京报经济新闻部在启动这一报道的时候,做了一些全新的尝试,因而,进行这一系列的报道,也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2015年9月8日,在北京严控100人以上集会的管控刚刚解禁之际,新京报就在国贸五号院举办了一场千人论坛,这是寻找中国创客系列报道的第三场落地活动——“O2O的风口与机遇”。

当天北京大大小小活动有几十个,尽管活动前报名的人非常多,但我们仍担心到场率低。结果很意外,现场爆棚,到场观众接近1000人,在连活动部的同事准备的随手礼都送断货了。

而且现场异常热烈,正如徐小平说,热血沸腾。

在此之前,我们组织过两场,规模、嘉宾阵容都不逊于这一场,为什么这一场现场效果这么好?

这跟我们的运营思维调整有关。

之前两场完全是广播模式,我们邀请了嘉宾,开放平台,创业者们作为听众,在台下默默地收听这些成功企业家的言论,偶尔因为嘉宾的妙语或主持人的发问,哄堂大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曲终人散。

但这一场不一样,我们尝试用产品的角度做运营,把活动当做一个产品,参会的创业者、投资人和媒体作为用户。我们将产品的核心定为用户。

所以活动之前,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很多用户在里面分享自己的观点,我们则将各种需求、问题收集起来,根据需求设置论坛的主题、议程。并且活动现场,把这些问题嵌入进来,也给其他观众预留了提问机会。

这样一来,现场嘉宾有了强烈的参与感。活动当天,交流平台里不断刷屏,很多人都在微信圈里做了分享。活动现场气氛也非常热烈。活动之后,很多人对我们表达了感谢。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而言,我的感受是,这几场活动,付出的精力和成本不相上下,甚至这一场主持本身耗费的精力是几场中最少的,但观众和嘉宾却是几场中最high的,因为他们都成为活动的组织、参与者了。

这让我更加坚定,那种单纯宣传式的新闻报道方式,确实落伍了。做新闻,做活动,都要有产品经理的思维,懂运营、知用户,设计一种更加开放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

这次活动的成功,让更多人记住了新京报的“寻找中国创客”这一品牌。我们认为,“寻找中国创客”的报道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产品。

事实上,这次成功的落地活动,是建立在我们3个多月的连续报道以及连续两次举办落地活动的经验之上的。

正是此前10多期的报道,积聚了我们在创业领域的影响力,也稳固了我们在创业领域的人脉资源。

我们的创业报道,侧重于年轻人,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但这些人,大多毫无江湖地位,报道他们,如何引起受众的注意呢?他们的故事,是否有人会关心呢?另外就是,我们的创业报道,也是给创业者看的,他们渴望的应该是对其创业有指导价值的报道,我们如何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呢?

基于这些思考,在创客系列报道操作之初,我们先抓行业大腕,比如熊晓鸽、徐小平、俞敏洪、柳传志这些创业大腕,他们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有号召力,他们是创业者的偶像。于是,我们邀请10名大腕,担当寻找中国创客的“导师”。

前期,我们的创客报道将重要的精力用在了“对话大腕”这一块儿,在对话的过程中,重点与他们探讨当下创业环境,创业成功必备的素质,创业如何少走弯路等等。这些报道,果然受到了创业者的关注。在报纸报道的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寻找中国创客”微信公众号,根据观察,这些大腕的访谈,往往阅读率较高。

不过,创业报道,终究不是明星报道,在报道一些我们认为“好玩”的创业项目的同时,我们更加侧重于对当下创业环境的调查。比如,关于O2O创业死亡潮,关于O2O领域的创业刷单现象的调查,都获得了很大的关注。

最终将“寻找中国创客”向一个“产品”转变的,还是“服务”。也就是我们的落地活动,我们将创业者、投资者、大腕聚集在一起,分享、探讨、推介,以论坛的形式,将创业者聚集在一起,超越了仅仅靠报道的获得影响力的传统模式。

截至目前,寻找中国创客的报道,专访过的大腕超过10人,报道过的项目上百个,举办的3场活动吸引现场观众将近3000人。至此,新京报的“寻找中国创客”报道活动,用3个月的时间,在业界获得了相当高的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