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可贴与教父

创可贴与教父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媒研究:之后的“创可贴”的创意是怎样产生的?创可贴正是来修复伤痛的,修复曾经创伤的痕迹。后期在拍柳传志的时候我又想到,这个创可贴形成的十字,形似宗教十字架符号,还可以引申出行业“教父”的含义。

传媒研究:之后的“创可贴”的创意是怎样产生的?

郭延冰:我当时买了一双新鞋,穿了一天脚就磨破了,我就去买了个创可贴。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我一直绞尽脑汁地琢磨,接下来徐小平的照片用怎样的方式呈现。

突然有了“创可贴”的想法——创可贴、创客是有谐音的,创业者在早期的时候,会有一些失败,会有一些创伤,这些人(导师)都经历过这种痛苦的过程。创可贴正是来修复伤痛的,修复曾经创伤的痕迹。

两个创可贴如果相加的话,又是一个加号的形式,可以表现一个“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又有个谐音可以是“大家”的“家”,这些人(导师)又是“创客大家”,这个创可贴和创客家就形成了反复双关的关系。

后期在拍柳传志的时候我又想到,这个创可贴形成的十字,形似宗教十字架符号,还可以引申出行业“教父”的含义。

拍的时候为什么采用黑背景,是因为我特别喜欢电影《教父》第一部里的一个场景——马龙·白兰度一出场,顶光,眼窝是黑的,背景也是黑的,他的眼神你看不到,但是很深邃。这正是我用黑背景的主要原因。

我最初想创意的时候,这些画面一直在我大脑中滚动,如果能实现,这几点就都有了——他们(导师)是“创业家”,他们的行业是“互联网+”,他们曾经是“创客”,他们曾经受过伤,他们又是行业“教父”。

我想,我一定要去徐小平那里去尝试一下。

传媒研究:第二天的拍摄顺利么?

郭延冰:采访之前,告诉我时间非常短,徐小平只有一小时的时间,他之后还有董事会。一小时时间对于文字记者采访可能都不够用,我必须要把文字的时间留出来,无论如何,文字采访都很重要,我如果没有照片还有其他的办法,但若没有采访,一切都没有了。

传媒研究:当时给自己设定了多少时间?

郭延冰:时间是永远不够的(笑)。我这些年的经验是,多长时间其实也都够。拍照片拍一小时和拍一分钟都是可以的,但是质量肯定不一样。

本来是让我先拍,再采访,但我还是让文字记者先采访,因为给的时间太少。同时我有一个经验,采访时间是有弹性的。

如果采访完之后,说我们还有一张重要的照片没拍,一般受访者还是会给一点时间,他的出发点肯定也是想把照片拍好。这样我又可以重新争取一些时间。

传媒研究:您说完“创可贴”的创意之后,徐小平什么反应?

郭延冰:他没明白(笑)。没明白其实就是怀疑嘛,我觉得,他可能不是怀疑这有多大意义,而是怀疑这样好看不好看,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公众形象。

在拍摄之前,和文字记者林其玲商量了一下,我说想拍一个和上次不一样的,把自己的创意和她沟通了一下。她也认为这个想法比之前的环境肖像要好。

在拍摄的时候文字记者也帮我把拍摄想法跟徐小平阐释了一下。这样就很有作用了,我向徐小平说这个创意,更多的是解释性的,而文字记者前期经过采访再跟他说,就有更多的情感性的成分,效果就更好一些。

传媒研究:拍摄过程是怎样的?

郭延冰:当文字采访进行到一小时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拍摄需要的东西,当采访进行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我觉得我该拍了,正好这时候文字记者也控制好了时间,她说,我们拍张照吧。徐小平先生当时聊得也很高兴,这时,董事会已经开始催促他了,他和秘书说,我马上下去。这也意味着他留出了拍照的时间,但是很少。

就这样我用十分钟左右把照片拍了,这次采访占用了徐小平先生不少时间,我对他也表示感激。

传媒研究:徐小平这张,似乎用了比其他几张视角更广的镜头。

郭延冰:嗯,这张照片我是尽量贴上去拍的,希望达到夸张、变一点形的效果。如果这张照片不是发在报纸上,那变形可能会更大。这样拍摄的目的就是尽量不写实,但拍一个人拍得太写意了也不行,至少得让读者看出来这个人是徐小平。这张还是没有特别夸张,也算是一点小遗憾。

传媒研究:拍完之后您会给他看照片吗?

徐小平

郭延冰:那当然,现场还是要让他看一眼,但是我不会主动让他看(笑)。除非我觉得他会特别满意,我才会主动给他看,但这种情况还是挺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