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词句段章的经营

词句段章的经营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片解说词作为文章来看,当然也有词、句、段、章的技术问题。历史上关于写作用词的一切经验总结,对电视片解说词写作都是有用的指导。总之,需要注重解说词在词语声音方面的美感经营,让词语的“声音形象”被喜闻乐听,是解说词这种“文章”的特别要求。在这样的稿子中,如何把一个专业化领域的内容,通过使用适当词语,表述为广大观众易于理解,又不失“美感”的解说词,是令笔者煞费苦心的。

电视片解说词作为文章来看,当然也有词、句、段、章的技术问题。本章讨论的词、句、段、章当然是在电视纪实片的艺术范畴中进行,这里的词、句、段、章是作为电视纪实片的构成要素而获得其功能价值和使用特点的,因而只能是在电视纪实片的大叙述框架之下,研究这些词、句、段、章的经营。

这里讨论的词语当然是电视纪实片解说词所使用的词语,是这种词语表现在解说词中的功能性特点和应用技术。这里罗列的词语常见应用措施不是什么必须遵循的操作规范,只是呈现一下经验性的实践常态。而且只是有限枚举,不可能是全覆盖的穷举。

一、电视片解说词中的词语应用常态

华堂广厦是一砖一瓦建成的。对一篇文章而言,一个个词语就是构成文章这种“建筑”的砖瓦。写作时,词语取用精准到位,是细节,更是基础。写作者有了良好的词语准备功夫才能够为文章提供良好的基础性“建材”。文章无论有多么好的思想观点,多么精彩的故事,如果词不达意,或错词连篇,那些好东西也无法呈现。

自有文章以来,写作中如何用词,就是写作的第一等大事。把词用对用好,其余事情才有继续下去的基础。由于这极为重要,也就留下了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从古至今,关于文章作法之类的书籍汗牛充栋。而在这些书中,词语运用得失的分析总是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

电视片解说词是文章,如何把词用对用好,当然也是写作解说词的头等大事。历史上关于写作用词的一切经验总结,对电视片解说词写作都是有用的指导。例如,准确把握词性,辨析词义,词语之间要正确搭配,遵循组词规则,用词要与描述对象吻合,注重词语感情色彩,单个词的使用要配合整体文风,等等。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会在作文课上强调这些一般规则。到了中学和大学,写作课上还是要不断重复这些规则。这就如同做人的几条基本规则一样,正直、诚信、与人为善、富于责任感、有公德心等,一个人从刚会说话开始,就被反复灌输这几条做人规则。直到老了,还是需要遵守这几条规则——而且依然不见得都能做好。这与文章老手新手都在那几条一般规则上持续努力,是极为相似的。

写作时必须遵守的几条词语运用规则,看起来通俗简单,如果真正做到了,必成高手。就如同那几条普通的做人道理,早就听烦了,毫无新意,但真正做到了,必成好人。

此外,由于电视片解说词是与画面一同播放,有声诵读的,所以词语必须讲求音读清晰,节奏明快。除了“双声叠字”的词语之外,相邻词语尽量避免同音或近音;一句话的尾词也须尽可能选择音读响亮些的字词。总之,需要注重解说词在词语声音方面的美感经营,让词语的“声音形象”被喜闻乐听,是解说词这种“文章”的特别要求。

解说词还应避免过多使用连词,例如: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即使、况且、乃至、然而、由于、以便、因为、所以、假如、倘若、尽管、纵然、即使等。当然不是说不能用,而是说尽可能少用。在一读即过的播诵中,过多的连词会把观众绕糊涂。由于电视片有画面和音乐等元素组合推进,它们本就能够承担叙述过程的不少连接关系,这也可以部分减少解说词中的连词使用频率。

电视片解说词还需要从数字罗列的内容中解脱出来,因为这是观众最感无趣也最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数字性内容完全可以交给电视化手段来解决,例如转化为字幕、图表、色柱排列、色块分切等直观形式。

纪实片经常会涉及超日常生活的专业领域,纪实片解说词本身当然不应连篇累牍地使用专业术语,但在内容叙述上经常还是不得不使用一些这种术语。好在信息传播量爆炸性增长的现代社会,大众的社会见闻颇广,对许多专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而且举一反三的联想能力也大有提高。在这方面已经没必要把公众知识面预估得太低。

重要的是,在不能不使用专业术语的时候,该如何适当使用。

2003年秋季开始,笔者介入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的策划,并在随后累计将近四个月的前期采访中,跑了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天目山、武夷山、尖峰岭、高黎贡山、哀牢山、西双版纳、秦岭、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河胡杨林分布区和额济纳胡杨林分布区等地。这些地方虽然此前都到过,但看待的角度不同于本次采访。这一次完全是从森林分布、森林产业和生态环境角度,深入这些林区,在增广见闻、求知益智方面是大有收获的。采访结束后为《森林之歌》撰稿。笔者为《森林之歌》独立撰写的第一集相当于全片总论。

在这样的稿子中,如何把一个专业化领域的内容,通过使用适当词语,表述为广大观众易于理解,又不失“美感”的解说词,是令笔者煞费苦心的。几方面要求的均衡,成为撰稿工作要经常面对的难题,又是必须克服的难题。

下面是底本原稿:

第一集 万木撑天

《森林之歌》第一集万木撑天

人类居住的这个可爱的星球大约有45亿岁以上。当宇宙尘埃形成的地球从炽热状态降到适宜温度的时候,无机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相对简单的有机物,约在40亿岁左右的时候,原始细胞在古海中形成,这算是最早的生命。生命进化史也由此开始。

大自然耗费无数匠心,造就日益复杂的生命进化系统。在完成了从藻类向维管类植物进化的生命群体中,有一支更加奋发图强,翘首长空。终于有一天,它们超越了同类,达到新的历史高度,这就是乔木。它们是绿色生命中的“灵长类”。乔木是生命进化的最伟大成果之一。在今日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除了南极洲之外,都有乔木的存在。它们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对环境的极强适应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生命类群,为地球生命系统增添了无比丰富绚烂的色彩。它们各占地势,蔚然成林。

森林的亿万片绿叶像无数个太阳能接收器,把太阳的光热留在地球的生命系统中,为这个生命系统提供着无尽的能量。那些依靠森林食物而生活的动物把森林的嫩叶甜果作为永续供应的美餐,实际上是把森林获取的太阳能量,转化成了自己的生命能量。

千姿万态的乔木以强劲的根系扎入山缝,破碎着岩土,为土壤形成准备着条件,也就是给依土立身的生命开垦着家园;森林以繁枝密叶荫蔽着强烈曝晒,屏障着狂风暴雨,为一切进入森林的生命创造一个适宜生存的空间;森林的落叶朽枝又为同一生存空间的植物生产腐殖质。

森林与其他林内生命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共同形成了自我维系、自我演替的生态系统。各类生命在这个系统中按照自然选择的铁律,进行适者生存的发展。在千百万年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它们在森林中找到了各自适宜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

地衣苔藓类占据了林下空间的最底层。杂草略高一等。灌木占据中层。乔木则高居顶端,为林下植物提供多种蔽护。阳光辐射下来的能量被各层植物尽可能多地吸收,水分和营养也是按层次各取所需。大家以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零余物质相互提供着营养。这种以乔木为“家长”而形成的植物大家族被称为“森林植物群落”。

原始森林中的植物群落是一个“经济体系”,一切有助于植物生长的能量、营养、水分等有用因素,都被以最“经济”的方式利用着。群落化生存使它们能够最充分地利用生存空间,支付最小的生存成本,达到最佳的生存状态。

森林中的动物们在森林空间中也形成了“最佳搭配”的食物链:

林中微生物分解着落叶朽枝、残茎衰草、动物尸体和粪便,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茂盛的植物为食用植物产品的动物提供充分的食物。而食肉动物捕食着肥壮生长的食用植物的动物,并限制着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过量繁殖可能造成的“环境超载”,保持着林中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这个“逐级食用”的食物链也是一条能量转换链,环环紧扣,不可脱节。森林是这条食物链的初级产品提供者,是奠基者。

原始森林对于生命进化过程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孵化器。

在这个万类自由竞争、紧密依存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每种生命都充分施展自己的求生本能,在遗传中保持优势,在变异中出现新生。这个生态系统由此创化了无限丰富的生命形式,也就建成了一个庞大的生命基因库。从地球上有生命开始,迄今已有大约40亿种生命在环境变迁与生存竞争中灭绝。今天存活的生命种类大约有500万-1000万种。这是大自然千锤百炼、精挑细选留下来的。其中的大部分种类存活于原始森林中。

当一块原始森林消失时,一个不可复制的生命系统就永远地毁灭了。一大堆生命秘密在未被破解时就遗落了,一本天书在一页未读时就不可寻找地丢弃了。每一片原始森林的消亡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森林从自己诞生之日起,就辛勤地为培育地球生命系统而劳作着。

森林成了地球大多数生命的繁育庇护所、食物供应地、进化培养基。

从地球生命演化史的“有林时代”开始,森林就一直是陆地生命系统的主要支撑力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

森林出现之后很久,人类才出现在地球上。人类祖先的祖先就是在森林中进化着,依靠森林而生活的。人类是森林抚养的孩子。

历史学习惯于说许多古文明实体是大河文明,因为这些文明实体傍河而生。如果从生态起源上说,多数人类文明实体其实是“森林文明”。“前人类”的灵长类在森林中孕育成型,类人猿从森林中走来。

那些对古人类文明起到了孕育作用的大河也要有森林的庇护,才能挡住狂风恶沙的掩埋和水土流失的残害;要有森林对表土的护持,才会使大河免于泥沙的淤塞;要有森林涵养水源,才使大河免于源流干涸之灾。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大河也得惠于森林。

林护水土,水润森林,林水育人。

哀牢山东南麓的一片梯田,成为林、水、人三者悠久关系的论证。

在这山高坡陡的地方,耕地十分稀缺。种田人凿石垦土,在山坡上造出大片梯田,种植水稻。山上无泉无溪,水从何来呢?山里的造田人很懂得树的作用。他们造田时总留下山头的一大片树林。他们知道,留下树就能留住水。现代林学研究表明,一亩林地比同等面积无林裸地的蓄水量多7倍以上。1万亩森林地的蓄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容量的水库。

其实,古代的元阳农民早就懂得,那山头树林就是老天爷造就的绿色水库。树把天上的降雨涵养在林地里,然后缓缓渗出,由上而下,灌满一层田,再灌下一层,林地成了稻田的水源地。千百年来,清溪长流。

在这陡坡山地里,没有山洪暴发,没有水土流失,只有灌上水的梯田如明镜映天,只有顺坡而下的溪流澄澈见底,滋润着田畴里禾稻青青。就这样,树涵住了水,水灌溉了田,田种成了稻,稻养活了人。省略中间环节直接说,在这里,树养活了人。

树木对人类的恩惠久矣。

当进化使人类的祖先从树上跳下来,开始直立行走,步入空旷的原野时,陌生的环境让他们心存恐惧。为了防身御敌,必须拥有武器,他们找到的第一件武器就是从森林里拿来的棍棒。这件战斗工具是他们在森林里攀援跳跃时就“手”攥“脚”蹬的,所以即使走出森林时,拿起来也很亲切习惯。

这棍棒也是森林赐予他们的第一件劳动工具,他们用棍棒挖掘植物块根,充饥果腹。森林从此也成为人类劳动工具的主要原料基地。人类因为有了工具而走向文明。许多个进化世纪里,人类为自己手中的工具做了很多修饰改造,形式越来越复杂,效能也日益提高,但基本材料仍然与最早的棍棒一样,来自大森林。

在传统农业时代,林木一直是主要的器物材料:日常劳动工具、家具、船只、车辆、战争器械等,莫不如此。

以木材作为基本架构支撑的房屋,屋内的桌椅板凳。

耕织文明用以灌溉的水车和飞梭走线的织布机。

延续道路并重构空间交流方式的古老桥梁和舟船。

数不尽的器物,说不尽的用途,都离不开森林提供的木材,或者说,离不开提供木材的森林。

如果没有这些木制器物的使用,人类文明的发育将会十分迟缓而艰难。这些木制工具器物延长了人类的劳动器官,大大提高了人类创造文明的效率。

木质工具文化在人类工具文化史上占有的时间最长,至今都还在延续。即使到了工业文明时代,林木作为器物材料的传统功能也并没有终止,同时增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为工业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存在过一个“有巢氏”时代。人们的房屋像鸟巢一样建在树上,房屋材料当然也是林中木。这时的人类还是以林为家的。即便“有巢氏”走出森林,学会建筑后,林木也还是主要建筑材料。

也有些人类是穴居的。当他们从洞穴走出来,要建屋而居的时候,最主要的架构材料还是从森林中搬取的。他们的第一座茅屋不仅用木材支撑,连亭亭如盖的形状也是模仿树冠伸展披护的样子。

甘肃秦安县东北的大地湾,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地湾人的手工艺水平自重见天日之时,就被所有的现代文明人所赞叹,而他们的建筑艺术更加令人钦佩不已。

大地湾遗址发掘呈现了一座距今5 000多年的“人民大会堂”,整个建筑的室内空间就有150平方米。这样“宏伟”的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架构。从房屋的边长和柱础的分布,可以推知当时的木材建筑技术已经相当娴熟。想象当时,先民们在这里民主议事,共商发展大计。建筑为制度建设提供了空间保证。

人类由于学会利用木材建设屋宇,从而创造了文明化的空间,也征服了地理地貌和气候的诸多局限,让文明的足迹遍及天涯。

5 000多年前,北纬42度线附近的冬季同今天一样,也是冰封雪飘。在新乐一带繁衍生息的先民们住在木头支架的茅屋里,从森林打来的野味在火塘上肉香飘荡。燃烧木头的火塘给屋中人一片融融暖意。蛮荒的冬天是会让所有生命瑟瑟颤抖,甚至四肢僵硬的。但这个木架的小屋却支护起一个充满人类温暖的空间,这个空间独立于蛮荒酷寒之外,让人类文明烟火长续。在这个空间里如果抽去所有林木因素,人类的生存将不可想象。

一个具有一点追溯能力的现代人,站在被楼群淹没的新乐古文化遗址上,眼前不难浮现林海荒原中的史前生活场景。那些木架茅屋便是今日楼群文明的祖源。

从茅屋的简单支架到梁柱斗拱的殿堂楼阁,中华文明因为拥有建筑而丰富,而雄伟,而壮丽,而华美。太和殿的雕梁画栋,长檐冲霄,显示着东方国家权力的威严。如果抽去树木的支撑,作为这个时代文明显著标志的建筑文明体系就坍塌了,整个木质建筑的文明时代将被夷为平地,保存在这种文明空间里的一切也都将荡然无存。森林由此显示出自己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更是人类文明系统的支撑。

到了现代,即使木材不再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但人类仍然喜欢自己的居住环境有树木环绕。这除了实际功用的考虑之外,也是借此回望那古意悠远的森林。因为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不管文明走了多远,人类心灵最深处的故园之思中还荡漾着林涛的回响,这是现代的嘈杂抹不掉的林海乡情。

在中国的传说中,同样还有一个“燧人氏”时代,在考古学中,这个时代也就是人类开始用火的时代。人类不依赖天然火种而自取的火种中,有相当部分是“钻木”而取的。“木能生火”。木既是火种,也是火的主要燃料。

火的利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燃木之火是太阳的延伸,大森林借来太阳的能量,赐给人类温暖与光明,人类可以广泛利用外部世界的能量来开拓生产生活了。旷野上虎啸熊吟,古人类从森林中捡来干枯的树枝,燃起篝火,驱走了恐惧,带来了光明与温暖,还有美味的熟食。如果没有林木释放的火热,整个人类文明不仅会冻僵,甚至直到今天还会处在茹毛饮血的生食阶段,很难超越类人猿的发育水平。人类由于掌握了木能生火的道理和操控手段而使文明向更高阶段进化。树木成为文明的燃料。

这堆木生的文明之火一经点燃便光照天地,开创纪元。人的进化速度与改善命运的能力由于掌握了火而空前提高。先民握在手中的播火木棍成为照亮文明前进的命运之星。

以后人类创造出了各种燃料的火,但以树木为燃料的第一堆火是一切文明之火的始祖,在人类文明史上,它留下了永存的光和热,在人类文化心理的最深处永远闪烁不熄。这堆火最鲜丽的背景色是大森林的浓翠。

中国人是最早以木材生火烧制陶器的族群之一。继石器之后,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器物文明的又一次伟大进步。木器和石器还只是对原材料进行形状上的改造,陶器则具有了更深的创造性。水与土被巧妙混合后,人的想象力在熟泥上驰骋舞动,随意赋形,创造出功能多样的陶器。正是这种器物的出现,使没有形状、有孔即入的清水可以搬运了;食物不必直接投入火中就可以煮熟了;采集和储藏得到了稳妥的盛装;对神明的奉献也因此显得整洁而堂皇;并且这种器物制作为心灵的艺术呈现找到了外化形式。于是,人类有了新的生活工具,有了创造力施展的新方向,有了新的文明载体,文明有了新的自我记载方式。是木材之火让这次新的工具革命成为现实。泥坯在烈焰中获得了耐久的文化生命,甚至可以抵抗无尽岁月的掩埋和腐蚀而进入永恒。

木材之火还在顽石中透析出铜、锌、锡、铅,从而铸造出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时代,后人称它为“青铜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类文明创造出了新的锐度,新的光泽,新的华美,新的庄严和神圣。

木材之火不灭,顽石又被提纯出钢铁。在这个时代里,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锋利。人类依靠这份锋利,去垦殖荒原,播种五谷,捍卫社稷,开疆拓土。铁犁的效率和铁矛的锐利在大地上缔造出一个又一个强盛的帝国,让人类文明走向更广阔的整合、交流与开拓。

木材之火烧制陶器、冶炼青铜、提纯钢铁,每一次冶炼内容的改变都是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而这个进步的火热能量都来自森林。木材之火铸造出了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没有这三个时代,便不会推出后起的一个又一个文明时代。在火被人类掌握之后,人类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向大森林感恩膜拜。林木不仅是点燃文明起源之火的燃料,更是文明走向纵深进化的能量之源。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林木为人类文明进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能源。

森林在漫长的发育过程中,把自己建成了一个绿色生命的基因库。人类在这个绿色生命的基因库中找到了自己的基本食源。

人类文明进入采集为主的农业文明时代,所采植物的大部分都原生于森林或林间草地。

中国人以“五谷”统称的农作物,基本上都是森林基因库所提供的。

今天全人类都在食用的水果,绝大多数也都是森林所培育的。

对林中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史,基本就是一部农作物品种发展史。

森林为人类提供了食用物种,也为人类提供了饮料物种。茶叶是一个突出代表。中国数十个世纪的茶文化史,其源头就在森林。茶树本就是森林家族中的一员。而今天人们广泛开发的绿色饮料,其基本原料也多是林产品。

神话中的神农尝百草,正是对于中国上古农业文明初期阶段,先民们在大自然绿色宝库中广泛选择可食之物,加以诱导驯化,使之成为基本作物的艰辛历程的传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在山林宝库中探寻可用之物的宝贵启示。

森林基因库不仅提供了谷类、蔬菜类、水果类物种,以满足人的日常食用,更提供了药用物种,以满足人的疗疾保健之用。绝大多数中草药都来自林下物种,或直接就是乔木的叶、花、皮、果。中医药学善于利用森林植物基因库作为药物资源,它保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健康和繁衍,使之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这是森林的又一伟大贡献。

据统计,人类现在食用、饮用、药用的植物品种,还只占森林中已知植物种类的不到5%。也就是说,大森林只动用了自己绿色基因宝库的一角,就让人类食谱丰繁。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林中植物品种开发范围的拓展,研究层次的深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用植物品种被人类发现和使用。许多初见成效的探索都显示出了这一点。

这也给人类留下一个警示:我们必须珍爱森林所孕育和保存的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可能是人类的一个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我们今天认为它无足轻重,任其灭绝,只是因为人类还无力认识它的重大价值。到有能力认识和开发它的价值却再也找不到它的时候,人类就后悔莫及了。

人类是在森林中孕育出来的。当人开始用文化的眼光看待森林时,森林便无可避免地被人化了。

森林在人类心理中形成了太多的映像,这种映像成了人类文化不可摆脱的元素。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感受森林,用自己的文化眼光审视自己周围的森林,森林因此被重重叠叠地染上了文化的色彩,被赋予多种文化涵义。

水分蒸腾是树木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当气温低到使水冻结的时候,树的生理活动就难以进行了。许多树木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适应寒冷的方法,上冻的时候就甩掉叶子,以停止蒸腾,保存生命。这是纯粹的生存策略。但对树木充满欣赏美感的人类却觉得,树木用神奇的生命节奏使自己成了咏叹生命的诗人,渲染天地的画家,树木以落叶的生存策略创造了自己感受秋冬的艺术形态,又以生长新叶的方式创造了自己歌咏春天的手法。

于是,林木成了中国诗文的灵感生发源。中国历代诗人作家笔下不涉及林木者几乎没有。这个传统从《诗经》《楚辞》时代就开始了,直到唐诗、宋词、元曲,从无间断。而多数人对森林和树木的诸多美感体会,也大多来自诗文的引领、启发和熏陶。

《全唐诗》收入作品40000多首,其中具体描述到松柏杨柳等树种的诗句不胜枚举。在诗词中,树木以自己的特点成为时光流逝的标志,书写情怀的象征,营造境界的意象。无论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的独木,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森林,都是托物言情的审美形象。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山水画是一大主流。这里的山水从来都不是赤裸裸的山水。山因林木而荣润,水因碧树而澄丽。林木是山水的“时装”,没有这套“时装”的变换,山水会黯然失色,面目荒凉。

林木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最有生命灵气的部分,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匠人画,都不能没有林木。绘画艺术家们为了画林木,甚至创造了专门的笔法。深居山林成了寻找绘画灵感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的山谱中,长江下游的招隐山连丘陵都算不上,但它却以自己的林木葱茏,浓翠鲜碧,成为中国画史的灵感之源。六朝大画家戴颙因为深爱这里林幽山秀,欣然卜居。茂林修竹间黄鹂婉转,与清溪潺湲相和,几同仙乐。戴颙就给自己的山居命名为“听鹂山房”。长居幽林之间,让他的画风更加清幽出尘。此后多有画家来此感受山林的灵秀之气。宋代大画家米芾父子两代在这里长居作画,招隐山因此竟然被称为“米家山水”。这米家山水的山之秀,水之清,都来自树茂林深。

假如山不入画,画中无木,中国画将失去几分天下?几多美感?

饶有趣味的是,中国诗文著述的文字载体也需要森林提供。2002年,湘西里耶镇的古井里发掘出3万多枚秦代的简牍,其中90%多是木材做成的“牍”。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在木材打造的书写空间里条分缕析,历历在目。在中国历史相当长的时间里,木竹制作的简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后来,木材变身而成为纸张,依然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诗文绘画更加细腻优美的挥洒空间。其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森林是中国多种艺术的美感家园。中国林木因中国艺术而韶华丰美,中国艺术因中国林木而神韵生动。

风动林海,天地喧嚣;风拂柔枝,绿叶细语。森林中有群鸟唱和,百兽呼应,万虫行吟,这是大森林自己的音乐,是人人都会心醉神迷的天籁。大森林的气象万千,无穷意蕴和无尽天籁,同样是音乐家的灵感之源。中国作曲家刘敦南的《山林之歌》以中国的音乐语汇,抒写中国森林的东方风情。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以19世纪欧洲经典音乐的华美格调,讲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快乐的森林》在英国作曲家阿诺德·巴克斯的琴弦上春意盎然,《十一月的树林》虽然秋意甚浓,但杰出的作曲家使沉郁萧疏成为渗透人心的美感。肖斯塔科维奇的《森林之歌》以生气勃勃的音符歌唱俄罗斯大森林的无限生机。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用交响套曲的雄浑,吟咏《波希米亚的平原与森林》,抒发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

森林音乐的王国没有语言障碍,每一片森林弹奏的音符都会让全人类心旷神怡。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五行”学说。在这个学说里,木是被作为世界构成的基本元素而确定的。这足以看出木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他们深深感到了木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木不成世界,无木不成社会,无木难活人生。木对世界与人生具有“本原”意义。进而,木被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象征意义和指代作用。在医学上,肺属木;在季候上,春属木。如此等等。

某些树木的形象还被当作人格美的象征。

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以松柏比喻君子在逆境中的高洁品格。

伟大诗人屈原以桔比喻君子,著名的《桔颂》成为君子品格的千古礼赞。

高士的隐居之处多在林中,被称为“林下之风”。古人认为林泉是可以滋润高洁人品的。

森林和森林的子民——树木,也经常被宗教化和神秘化。

在规范宗教中,某些特定的树木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图腾意味和灵异色彩。例如佛家的菩提树和道家的桃树,观音大士手中的灵物是一条杨柳枝。

宗教修行者或把寺庙直接建在山林中,或在山间寺庙周围多栽树木。后来寺院就被直接称为“禅林”。在宗教人士那里,林是可以让人远避红尘,感受天地,体悟心性的媒介场。

黄土高原上极少林木,有人认为是自然因素的影响,有人相信是人为破坏。就在黄土高原上的崆峒山却林木繁茂,在千里裸土上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修行者望树而来,在山上广建寺庙,使这里成为西北的宗教圣地。若干代以来,人们因为敬畏神佛,不敢上山砍伐,使这里的树木也像修行者一样长寿,参天苍翠,颇显灵秀。神佛偶像无意中成了绿化管护人,从而保护了这里的生态。树为有修养的人创造了潜心修行的氛围,有修养的人也为树提供了健康生长的空间。人树互敬,人树同修,创造了和谐的共生环境。

崆峒山启示着人们,应该像敬畏神佛一样敬畏绿色生命,尤其应该敬畏绿色生命中的灵长类——树木,这种敬畏是人性修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人类让自己的生存环境永葆完美的内在措施,人有了绿色的心灵才会去保持和创造绿色的环境。

在民间风俗中,从朴素的万物有灵观念出发,把大树神化,供树神,相信树对人具有某种超自然的保护力量,都表明了树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树木也是中国人表达纪念、仰慕和寄托情感的符号或象征物。孔庙中孔子手植的桧树和杏树,因成为后人纪念先哲的寄托而“圣迹”化。北京文天祥祠中的枝杈南指的树成为文天祥爱国精神的象征,凝聚着后人对文天祥的敬仰。

人与森林是共生的。这种共生不仅体现在自然进化史上的生态共生,也表现在人类文明化之后的“文化共生”。

从生命进化史的角度看,森林提供了生命演进繁育的“基础设施”。

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看,森林提供了支撑和推动文明进步的基本原材料。

地球上的生命与文明,因为森林的存在而像森林一样根深叶茂,生机勃发。

【注:在完成片中,因长度原因,这份原稿作了不少压缩性修改。《森林之歌》2008年获第24届金鹰奖纪录片奖。】

这个片子的内容涉及不少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在稿子里把专业词语通俗化,同时不能减损纪录片语言应有的表现力。

在解说词中使用的各学科专业词语,是需要作简明释义的。但这个释义性说明又不能如同词典中那样作成枯燥简括的“词条释义”。需要把释义性解说词也变成有表现力的解说词构成部分。

把科技的或学术的内容常识化,或者使之与社会常识内容建立起某种衔接关系,与观众的普遍经验连通,也是解说词写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同时注意用感性的描述性词语表述理性内容,让理性知识得到感性呈现,以使观众对这些内容产生亲和的贴近感,这会增进大众对新知的接受兴趣。用这种方式提供新知,有助于增加片子的知识性。提供新知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是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

二、词语使用的能力建设

关于如何把词语用对用好的技术规则和诀窍等,在古今无数总结写作经验的文章和书籍中,都有大量传讲。而且基本都会附上一些令人信服的例证。这一切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观念启示和技术性教益,有助于提高后学者使用词语的能力。

在如何提高解说词撰写中的词语使用能力方面,本书只讲一条:阅读经验的积累。

积累阅读经验就是为了使解说词写作者能够从历史至今形成的“文化语境”中感受一个词的活生生的文化生命历程。对一个词语有了这样的认知,才有可能真正把它用对用好。

从发生起源上说,任何一个词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存史”,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到内涵充实,或脱落一些历史含义。它也不会孤立存在,总是与自己所产生和运用的“语境”有着深切关联,在这个语境中被定义和使用。一个词语赖以产生和鲜活“流通”的文化环境就是这个词存在的广义的“文化语境”。这个词既是历时生存的——具有历史的继承、积淀和流转形态,也是共时生存的——在一个特定文化空间中依靠群体性共同约定的内涵而拥有应用性生命。

写作者对词语的活生生的运用感受力绝不仅仅是词典中那些干瘪的解释能够给予的,而是应在阅读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章中,在广泛多样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应用语境中,去感受每一个词的基本命义、引申含义、功能价值、文化质感、情绪色彩、与其他词语联合使用时的新词组合能力等。由此深度认知一个词语的历时生命和共时生命。

了解一个词的“出身”和“履历”是用好这个词的本源基础。就一般性使用而言,这并不需要对每个词语进行源流考辨,不必为每个词建立详尽的阅历“档案”。只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就可以对大部分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形成“熟悉的印象”“亲切的感觉”。大量的这种来自阅读经验的感觉和印象会积淀成为“潜意识”般自然的词语使用技能,说的时候会“脱口而出”,写的时候会“援笔立就”。

一个人建立并广泛积累阅读经验,就是为了让自己深度融入词语“生存”的文化语境,与词语密切“共生”。这样才能够按照词语的生命与色彩,恰当运用它们,让自己的写作词语交融于文化语境。否则,写作就成了这个文化语境之外的赘瘤。

可以举一个很有启示性的例子:在当今某些刊物或报纸上,时常可以见到现代人写的“古体诗词”。在现代人建造的景区“碑林”或题词簿上,这种今人“创作”的“古体诗词”更是大面积出现。这些作品中能够感到作者做得很“用力”,也能觉出作者翻过一些古典名家的诗词歌赋类作品。但总是掩饰不住其阅读经验的短浅,未能达到深入浸润性的融会贯通,只见搜肠刮肚地攒词凑韵,模仿性用典,生硬地堆砌熟语和笼统的大话浮词。有时甚至词法和句法都不通,致使对“古体诗词”只能做到生涩的形似。“老干部体”是这类今人“古体诗词”的代表作。

读这样的作品就会发现,作者们对笔下词语的基本内涵没有“本源性”认知,对词语的相关历史文化语境也极为陌生,严重缺乏从深刻阅读经验中获得的词语理解,没有对词语文化生命韵味的精确感知。在这种情况下“硬写”,那就只能是生硬笨拙的词语堆砌。在李白、杜甫、苏东坡诗文中辉煌生存过的词语如今被拿来这样糟践,真是它们的莫大不幸。这对电视片解说词写作者应是极有提示意义的反面教材。

够水准的写作能力一定是在大量阅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在有价值的阅读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阅读经验是写作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像李白这样的超级天才,他也是从幼年就开始大量阅读经典,才培育出了后来的写作能力。他自己回忆说:“余少时,大人令诵《子虚赋》。”(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李白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让他阅读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这样的大文章。李白还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又说:“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赠张相镐》)这些记载常被用来说明李白少年早慧。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材料说明李白很小就积累起丰富的有价值的“阅读经验”。正是这些阅读经验早早培育起他出众的写作能力。而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可谓比比皆是。

一个只有语文课本和教辅材料阅读经验的年轻人,其文化成长是可悲的,其文化心智是残缺的,写作方面也会是“短腿”的,这些不足将使得他在未来的事业之路上跛行。如果认为不读书也能够写作,那就只剩下抄袭一条路了。

当然,读了很多书的人也可能抄袭——可以肯定的是,抄袭者也终究是没有把书读好。

对于一个在中小学时代被外力强制性压抑了自由阅读渴望的孩子,当进入大学之后,不管他所学何种专业,他都应该开始努力“找补回来”被压抑时期造成的自由阅读损失,充分享用自己的自由阅读权,努力培养丰富的阅读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为了提高词语运用能力,乃至提高写作能力,需要读什么书的问题显得极为重要。这方面的书目已经有许多人在很多地方开列了很多。这些书目的选择性开列都各有各的道理。

大致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思想原创力的时代,也是文章形态原创领域大开拓的时期,思想创造力和文章形态这两方面的大开拓形成了绝佳匹配。对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的认真阅读,可以深切体会文章形式与表述内容之间的恰当关系,有助于词语创造力和思想创造力的提升。

南朝被称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文章家们(广义的文章包括散文和韵文)以很强的自觉精神,思考文章写作方法论。阅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助于字词使用的精准优美。

唐宋时代,中国古典文章写作技术水平达到巅峰期。汉语言文字的形式化表达潜力几乎发挥得空前绝后。唐宋时代的文章代表作是所有文章后学者都需要潜心阅读、消化吸收的。

20世纪第一个30年是特别值得文章写作学习者关注的30年。仅从词语构造模式和使用方法上来说,这就是一个具有旺盛探索热情和创造力的转折期。

汉语单词的“铸造”有一个历史性的演变过程。相对而言,古汉语中的双音词较少,而单音词较多。单音词即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单词,可承担一个独立的语法功能。在骈体文出现之前,以单音词造句基本属于主流语法现象。

20世纪第一个30年里白话文逐渐流行,双音词日益增加,以双字成词,构成一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语法单位(语素)。此后,双音词逐渐成为汉语单词的主要形态。

对古汉语单字词的本原语义的文化认知,及透彻理解它们在历史使用过程中的“文化演变”,是利用它们恰当组建现代汉语双字词的词语知识基础。20世纪第一个30年里的典范白话文,上承文言文的用词传统,下开双字成词的现代构词模式先河。熟谙这个时期的文章词语运用典范,能够上明“古意”,下知来者。在转折点上看问题,容易切中要害,掌控诀窍。

上述几个历史阶段是中国文章形态的重要发展期。这几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都在可读乃至必读之列。从基础意义上说,它们是汉语词语铸造的金玉之“范”,更应是汉语写作者追步的文章元典。

学习写作者对于具体作家作品的兴趣偏好尽可以因人而异,所以自己给自己开书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读书时把这些作家作品放到“中国文章演化”的大历史中来看待,可能会更知道关注哪些作家作品的独特贡献。有了这样的眼界和思路,哪里还会把“口水书”“心灵鸡汤”和“戏说历史”之类的书籍放在眼里。

语言学意义上的句法研究领域博大精深,本书所能够简单讨论的只是电视片解说词在语句运用方面的一般方法。当然也如同解说词的词法一样,电视片解说词的句法运用也必须符合一般文章的普遍规则,同时又有一些自己的特性需要关注。

一、解说词的句子结构需要富于变化

电视片解说词在播出时是有声放诵的,营造合适的听觉感受是重要的艺术追求方向。除了在字词选择方面可以造就“中听”的声音外,在句子的“声音结构”方面也需要精心安排。必须意识到,句子是一个“声音结构”。句子内部轻重音节的相对确定关系就是它的“声音结构”。在句子的“声音结构”中,语法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主-谓-宾、主-状-谓-宾、无主句之类不同语法形态的句子,其声音结构当然是不同的。而语法结构形态相同的句子,其声音结构就会出现某些相似性。如果几个相邻存在的句子都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语法结构,其声音形态就会出现某种类同感,呈现出听觉形态的单调重复。这无疑是写作解说词时应该避免的。所以,解说词写作中必须有意识寻求语法句式的丰富多变,以使得句子的“声音结构”丰赡多姿。

二、长而弯的句子是病

基于解说词听觉接受上的一过而逝的特点,句子构造不能过长过“弯”,这是言之即明的。

有网友在看过中央电视台2013年播出的一部人文纪录片之后,在网上留下了一些评论,其中就提到了这个片子的句法问题,并举了一个例句:“座座坟冢下安睡的是一代又一代行走江湖的京剧艺人曾经惊艳四方却注定要衰朽黯淡的身形”。撇开其他问题,只说句子的组织结构,观众要想听清并“抓住”这句解说词的意思,那确实需要花费些气力。

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理论来分析上述例句,这是一个主谓语成分俱全的单句。主语“安睡的”是一个名词性的“的字结构”,相当于“安睡的人”,即运用“的字结构”省略掉了“人”字。“座座坟冢下”是一个表方位的定语性词组,用来限定“安睡的人”所在的位置。

“是”作为判断动词,与相当于宾语的“身形”组合为合成谓语,来表述主语“安睡的人”。“身形”是合成谓语的核心词。“身形”前面的“一代又一代行走江湖的京剧艺人曾经惊艳四方却注定要衰朽黯淡的”这个长长的部分都是用来修饰限定“身形”一词的。整个句子就“绕在”这里。那些重重叠叠的修饰限定部分淹没了“身形”这个核心词。

可以试着把这句话截短了说:一代又一代京剧艺人安睡在座座坟冢下,他们曾经行走江湖,惊艳四方,却注定要衰朽黯淡。

当然,这样截短后,原本的单句,变成了复句。但这似乎并没有减损语义的完整性和表现力。原句连标点在内,共41个字符。截短之后,连标点在内,也是41个字符。还是那些字词,原句要表现的内容也都在。对观众而言,句子截短后似乎更容易听清和理解。截短句子的有效办法之一是把复杂“漫长”的修饰限定部分“提取”出来,予以独立化表述,这会使得意思更为明了通畅,易于接受。这就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长句变短句”的基本功。在一个人远离高考多年后,类似的基本功还会找上门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然,如果认为原句的连缀修饰很“唯美”,截短后会失了“文采”,那另当别论。关于什么是“文采”,又需要重新建立讨论标准了。

三、纪实的个性化表达需要摆脱套话式语句的烂熟感

纪实片叙述的是独一无二的个案,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新鲜事”。这样的叙述需要“只说”这件事的句子,需要鲜活的个性化语言。这就决定了纪实片解说词应该有意识减少(不是绝对不用)熟语、套话,乃至成语的使用,以避免认知角度的重复感和叙述体验的陈旧感。因为语句中是包含着认知角度的,熟-套-成的话语中包含着早已“成熟”的认知角度和认知结论,就暗示着某种“不新鲜”与“非个性化”,有可能把作者的“独特”拉入“常规”。解说词营造新颖的文字感受性是必需的。

特别是在企业或政府部门订制的专题片中,平直而俗白的熟套官话陈说总是在所难免,这是订制方需要的。这时在其中适当经营几处不别扭的“拗句”“涩词”,制造一点话语陌生化效果,“破”一下语言的俗套粗鄙感,也是必要的。

远离陈词套语是句法创新能力的表现,其根基当然是对内容的独到发现与理解。否则,无论怎样尖巧新颖的句法经营都是空泛的小伎俩,看透之后,不值一哂。根基丰厚而内容饱满的句子,哪怕句法朴拙,也耐人寻味。

四、段落的确立原则

讨论句法时就会看到,句子的组合既要完善单句自身,更要关心各句子之间的接续性关联,关联性句子共同对阶段性叙述核心的围绕,是“段落意识”的起点。

可以把解说词的一个文字段落看成电视片叙述链中的一个环节。

如果这个环节(段落)是叙事的,那么这个段落可以是对一个重要场景的一个或几个相关侧面的描述,可以是对人物一个突出特点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一个需要凸显的“故事行动片段”的描述。

如果这个环节(段落)是说明性或分析议论性的叙述内容,可以把一个段落看成一个语义核心的延展性陈述。核心语义在这种延展陈述中获得相对完整的呈现,一个段落就完成了。也就是,围绕这个核心语义展开的几个延展句把这个语义核里面的意思都呈现出来,这就算一个相对完整的叙述层次交代清楚了。一个段落就此成立,不要再扯入另一个语义核。一个段落里面不要堆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中心。

为一个新起的段落确定领起句很重要,它决定着这个段落“从何说起”。它可以是语义的核心句,也可以是趣味性引绪或情节端倪,然后码着这个具有领起作用的句子进行延展叙述。这个延展叙述可以是情节线的连绵递进,也可以有形式逻辑的关系,从上位概念向下位概念推演;或反向推演,用下位概念“顶出”上位概念。无论在内容上,或语法形式上,段落内的句子都应具有密切关联性。缺少密切关联的句子就需要剔除,留给下面的相关叙述。

段法之道首先在于“不着急”。不要急于把多层意思全都“连忙”堆上来,不应该是这一层意思刚刚提起,另一层马上扯进来。这样多层意思堆叠于一个段落会说得夹缠不清,纠结混乱,让人看不出头绪,感觉作者不知所云,也就失了段法。

确定一个相对完整的核心语义,把叙述这个核心语义的诸多句子的先后排列顺序想好,从容展开,完整托出。说完这个核心语义之后,一个段落就此成立,也就可以干脆地截断。

段者,断也。当“段”不断,文意自乱。

有时为了强调一个意念,即使它与其他句子仍有可以相处于一个段落的关联性,也有必要把这个需要特别突出的意思表达句独立为一个段落——哪怕这个段落只有一句话。

“断”清楚上一段,然后再清清楚楚确立下一段,提起另一层意思。

词法总有微观的字词可以进行确切性的把握;句法有严格的语法规则可以检验,掌握了主谓宾补定状语的规则,句法问题总还是“有法可依”;段法没有确切的形式规范,比词法和句法都更难掌握。所以,许多初学写作者都在段落的安排上陷入迷乱。段落本身确立不稳,段落相互之间划分不清,衔接不顺,整篇文章也就安排不好。很多写不好文章的人就是在段法建构阶段被拦住了。

段法是句法之上的更高结构层次,是词、句这种零件性元素的有机合成体,是语义思维逻辑化推进的阶段性组织,是叙事单元的序列性安排。一个初学写作者如果开始形成了段法意识,有了段法组织能力,基本上就可以积词组句,“砌”段成文了。

五、电视画面的叙述特点与解说词段落的内在构成

解说词一个段落中的诸多句子围绕一个语义中心展开,或码着一个情节线延伸,各句子之间自然(也必须)具有密切的内容关联性,这才能够使得与之平行推进的画面组合也有相应的呈现中心,解说词语义中心与画面组合的呈现中心紧密对应,才能完成片子的完整叙述。相关联的画面也才能够得以按照“成组”的方式编辑。

画面需要按照“成组”的方式剪辑组合,这是纪实片画面艺术的构成规律。能够“成组”的画面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一个叙述段落内的“成组”画面之间,总是需要有时间或空间的关联性,事件叙述脉络的连续性,含义的相通性,也有构图和角度的互为照应关系等等。画面按照这样的诸多相关性,连贯展开。这是画面之所以需要“成组”编辑的原因和理由。诸多画面不能毫无关联地跳来跳去,凌乱拼接。

所有这些成组画面都与相对应的解说词段落具有核心叙述目的的牵系。

解说词的每一个叙述段落总有自己的语义中心,相应的画面叙述也是这个叙述内容的对等展开。这才能够形成语-画对位的组合,才能达成语-画融汇表现的叙述效果。

解说词的一个段落内部的句子如果连接不当,叙述方式闪烁不定,就会造成各个叙述句有“跳来跳去”之感,乃至迷失呈现核心。如果画面为了照应基本的语-画对位关系,也跟着解说词的句子跳来跳去,画面组合就难免有颠三倒四之感,叙述状态就凌乱破碎了;画面如果不随着解说词一起跳荡,又会造成解说词与画面各说各的。这就会破坏纪实叙述中语-画关联共进的完整性效果。

但在中国非虚构叙述类电视片的“少年时代”,曾经有一种“时尚”——解说词写作者故意在一个小段落里进行大尺度的时-空跳跃性叙述,联想中外,穿越古今。画面也跟着这种解说词进行上天入地的跳跃组合。大家认为只有这样的语-画组合才足以传递大信息量,才有穿透力和冲击力,才能够显示想象力,才有跌宕起伏感,才能够表达丰富的角度、博大的视野、宏伟的气势。随着中国纪实片行业的发展,这个时尚逐渐衰落了,因为这种叙述无法实现“纪实意义上的叙述”,而只是支离破碎的感觉堆砌和不着边际的浮词大话,甚至都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和关联。

我们举出上述例子意在说明,多数情况下词法、句法和段法这类貌似单纯的写作技术问题,但在实际上,这些具体的写作技巧、习惯和“时尚”,具有行业内外的诸多社会关联和认知依据。

章法是文章全篇的建构之法,是所有文章元素在全篇中寻求合理使用、协调搭配,以追求整体效果最佳的法则。章法理念涉及文章整体格局的统筹安排,词、句的关联性使用和段落位置相对关系的恰当处理,以谋求全篇文章成为一个如生命体一样各部分密切相关而整体和谐的表述系统。

章法特别注重“全篇意识”,追求“整体效果”,所有的单个表达元素都应当服从全局。一词、一句、一段的运用不是孤立地看它们自身是否美妙,而是看它们在融入全篇之后是否美妙,是否在与其他部分的关联中运用合理,是否与全篇的风格搭配得当。一切文章元素都在整体关联的参照系中,获得应有身份与评价。总而言之,章法是一种全局观。

对于电视片解说词而言,章法不仅仅是文字系统的整体叙述格局问题,还必须同时考虑画面“章法”的需求。画面有自己的叙述逻辑特点,它约束着文字叙述的章法;文字叙述章法当然也在约束着画面的章法安排。在这里,注重“语—画”双重章法的有机互动正是纪实片“叙述学”所需要的结构理性精神。

单就非虚构叙述类电视片解说词的章法之道而言,其内涵也是无限丰富的。这里只谈解说词章法有限的几个常规指标。

一、主线明确

无论是叙事为主的纪实片,还是论证片,其全局都需要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叙事为主的纪实片的主线就是主体故事的情节展开线或主要人物命运-经历线;论证片的主线就是从主题原点展开的思想逻辑线。一个片子的主线设计可以是单线直进;可以安排辅助线,或者对比线;也可以双线或多线交织,平行推进。无论怎样,主线(哪怕同等重要的主线多于一条)是必须明确的。主线是决定全片格局的轴心。有了这样的主线,才能够组织相应的题材,以主线凝聚和牵引这些材料,来保证叙述过程的有序推进和充盈展开。

有了明确的解说词语义主线,画面组织也才能够择取准确,涵义清晰,减少歧义,避免模糊混乱,也有助于促使画面风格贯通。

主线清晰是章法有序的首要保证。有了主线的明确统领,才不会乱了章法。

二、逻辑严整

以叙事为主的纪实片有叙事逻辑。在这里,解说词的章法就是要注重叙事逻辑的严整,保证情节连贯,不能脱卯。即使为了营造曲折感而安排的外来插入部分,也不能横斜过多,不可逸出太远。否则会打断叙事逻辑,导致叙事不清,造成观众认知混乱。

论证片则需要坚持理性逻辑的严整推演,实例性材料与观点性内涵密切配合。如果逻辑推进线含糊或断裂,材料与观点疏离,章法就散了,观众的思维关注点也就散了。

无论哪种类型的纪实片,为了保证叙述逻辑的严整性,都需要适当使用过渡段、过渡句等方式,穿针引线,承上启下。但这些“焊接性”的技术手段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冲淡“干货”内容,导致逻辑松散。说到底,章法需要内在语义逻辑的严整,而不是外加手段的填充。

三、繁简合宜

电视片的解说词与常规文章相似,也需要详略得当,繁简合宜。处处繁密会让叙述拥挤冗杂,失去重心。处处简略则使全片干瘪瘦弱。解说词(文章)之所以必须繁密相间,其实是由观众(读者)的观赏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的认知规律不可能处处平均使用力量,只能点状深入,以点带面,以此达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那么,从组织一篇解说词的技术角度,很现实地说,何处当繁呢?那就是,创作者进行了深入扎实的采访,掌握了足够的影像素材,而这些采访材料和影像素材又正是特别适合表达主题的内容。当然应该把这些内容放在全篇的恰当位置,细致描述,充分展开。反之,不具备类似“本钱”的地方,则需要简略。所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东西”的地方当然应该充分繁密,没“东西”的地方不可硬撑。自己“虚”的时候一定不要“装”,否则就只能是堆砌一篇虚词空话而贻笑于人。

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写作一篇解说词,收集了超量素材,用不了这么多。那就对素材予以取舍剪裁,基本要求当然是取舍得当。取舍的标准就是片子的制作目的和主题需要。经过素材的合理取舍之后,体现在解说词(文章)中就是:详处精细描述,略处简明概括。在这里,取舍是手段,繁简是经过取舍之后呈现在文章中的状态。

不管上述哪种情况,准确的章法处理要求就是让繁简之处都能够各得其所。

四、段落清晰

从技术层面说,解说词的全篇格局就是由一个个段落排列组合而成的。这就要求各段落的位置必须是在全篇统筹意识支配之下安排的,每一个段落也是在自己应有的位置上,承担各自的叙述使命。在全篇主题的统领下,各段有自己相对完整独立的叙述核心,各段语义界限清晰,各段内容不要互相掺和,防止各段之间夹缠纠结,同时各段也相互承接紧密。这样的“段法”策略会使得章法严整有序,既能加强解说词的叙述功效,也有助于观众的明晰理解。

五、照应紧密

在一篇解说词内,同一内容说过之后,经一段间隔被再次提及,这就是照应或呼应。呼应的作用大致是,为了使得文章内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紧密化,加强文章的整体感,是章法技术的突出体现之一。另一个作用是对相关内容的重复强调和重笔点染,使之获得认知强化,以得到读者(或观众)的重视。由于解说词是“一过性”的听取,这种后文对前文的不同形式的提示照应,显得尤为重要。但这种照应更需要密度适度,手法巧妙。被呼应的内容当以不同的面貌和角度出现,否则就会显得重复而絮叨。

六、节奏的营造

一件事总有开头结尾,有中间起伏转折,时有内在波动或外来扰动。这是事物应有的变化节奏,这便是自然存在的节奏。纪实片对事物的纪录也应该表现事物的这类变化节奏。同时营造作品自身的艺术节奏,把片子中内容潜力较大、对主题传达力度较强的部分予以有力展开,增大信息量和情绪感染力,并强化高潮;把交代性或过渡性部分予以“韵味化”处理,简而不糙,柔而不弱,与强化部分形成反衬对比,以造就“文似观山不喜平”之感。一篇解说词总需波澜起伏,张弛有度,给观众(或读者)造成心随文动的节奏,这才符合接受心理。

营造节奏是需要在整篇文章的全局观上予以思考和安排的。这是章法谋划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从章法角度谋篇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了章法组织能力,再配合其他经验和素养,才能够形成完整的写作能力。

一篇解说词是一个有机整体。词语生存在句子中,句子生存在段落中,段落生存在篇章中,逐级扩展,各有法则。词、句、段、章的各自之法又都密切相关,构成一个具有总体表达效果的艺术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