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的本质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阅读的生理活动就是通过视觉活动去感知文字符号。视觉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不是单一的一个字、一个词地去识别,而是通过视觉的较大跨距把文本信息分出有效的感知组块,即词组、短语、句子以及关联词语或语段。阅读的心理活动就是调动存在于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与视觉接受的文字符号相印证,并进行“识别、预测、推断、验证、肯定或修正,以此达到对文字材料的理解”。[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少儿读者对于读物的接受就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说,少儿接受读物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破译语言符号,获得包含在其中的信息,解读其中作者要传递的意义和情感等。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完全是被动的。
但是,随着阐释学、接受美学等学科的兴起,人们对于接受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开始认识到,在阅读接受的过程中,读者并不是一张任由作者来涂画的白纸,也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反应客体。这表现在即使是同一本读物,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这是因为,读者对于读物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接受能力、判断能力、感受能力等,以及所处的社会、家庭、学校、文化环境等,都会在他的接受中发挥影响。
接受美学认为,作者的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而作者的作品只是“第一文本”,读者阅读中实际形成的审美对象是“第二文本”。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读者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而是具有自主性的。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出版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读者的阅读则是一个解码的过程,这个解码的过程有三种结果:一种是作者与出版者协同编码的过程与儿童阅读的解码过程是一致的;一种是解码过程与编码过程部分吻合;而第三种境况则比较糟糕,就是儿童阅读过程中,完全背离了最初编码的预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少儿读物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少儿读者的参与的,在这样一个少儿出版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少儿读者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者。尽可能地达到第一种结果是少儿出版者和作者的愿望,这就要求作者在创作、编辑出版者在对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与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水平和审美趣味,也就是要有儿童特色,要与儿童的视野相融合,而不是抱着一种灌输的心理。同时也需要少儿出版者进行有力得当的营销活动和阅读教育,使读者提高阅读能力和作品解读、接受能力,能够与作者尽可能地进行同一层面的精神对接,实现作者的审美诉求。
少儿读物为读者阅读、理解和接受,从而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丰富读者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增加读者的信息,充实和愉悦读者的心灵,这个过程是少儿读物多种功能实现的过程,也是少儿读物价值实现的过程。
二、阅读的意义
阅读行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对话交流方式,尤其是它具有超越时空对话交流的特点和优势。对话交流机制不仅是阅读行为的展开、阅读进程的推进、阅读意义和价值实现的基础,而且是作者的书写行为和文本意义、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指出:“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伟大人格。青少年必须从小加强课外阅读。”[3]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来说,阅读是他们进行多种知识学习的基础,是他们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社会生活能力与参与社会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天的孩子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广播、电视、电影和互联网都触手可及,阅读的概念也不同于只有纸质媒体的时代。但无论怎样的演进与发展,阅读行为仍然是少年儿童获取文化知识、接受新鲜事物、开阔视野、获得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社会经验和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当孩子坐在电视机前时,他不需要思考与想象:声音、图像、节奏,所有都是设定好的,转瞬即逝的,他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当孩子在安静的角落捧着一本书,他的心灵处在宁静而自由的状态:他打开全身所有的感官来体验和捕捉书中所描绘的一切。文字为他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通过他的感觉、想象以及他以往的经验,转化成色彩、声音、动作,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于他的脑海,引起他的欢乐、痛苦、喜悦、悲伤……而这一切又完全是因人而异的。因此,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最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由于每个孩子个性气质的差异,往往自然地倾向于某一类自己喜欢的书,如历史、哲学、侦探、科幻、旅行、武侠等。这种带有倾向性的阅读反过来又加强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学校为此开展各种活动,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参观博物馆、到贫困地区体验生活等。这些活动对学生固然都有一定好处,但其本身要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它可以伴随人一生。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哺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能够修养良好、内心丰富。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优质的思维、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精神世界。而精神营养的补充,大多来自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必要且有意义。
[1] 吕振合:《论日本出版的文化维度》,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第37页。
[2] 李欣:《阅读的本质、目的及教学策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第4期。
[3] 吉晶晶:《让孩子课外读什么》,http://www.c Reader.com2001-08-24/08:55:10,2011年8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