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流媒体就是将普通的多媒体,如音频、视频、动画等,经过特殊编码,使其成为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的连续时基媒体,适应在网络上边下载边播放的播放方式。通常压缩比比较高、文件体积比较小、播放效率比较高,同时在编码时还要加入一些附加信息,如计时、压缩和版权信息等。[1]
一、流媒体的播放方式
(一)单播
在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一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这种传送方式称为单播。单播方式下每个用户必须分别对媒体服务器发送单独的查询,而媒体服务器必须向每个用户发送所申请的数据包拷贝。这种巨大冗余造成服务器沉重的负担,响应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因为响应时间过长而导致播放停止,管理人员也被迫购买更多的硬件和带宽来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二)点播与广播
点播连接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主动连接。在点播连接中,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用户可以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流。点播连接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但这种方式由于每个客户端各自连接服务器,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广播连接指的是用户被动接收流。在广播过程中,用户不能暂停、快进或后退流。广播方式中数据包的一个单独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
(三)组播
IP组播技术构建了一种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采用组播方式,单台服务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无延时的数据流而无延时。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多个,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同一信息包。信息可以发送到任意地址的客户机,减少了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包的总量。这种方式使网络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为下降。[2]
二、流媒体的运用领域
(一)远程教育
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远程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将信息从教师端传送到远程的学生端,需要传送的信息可能是多元化的,包括各种类型的数据,如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将这些资料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是远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如何将这些信息资料有效组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方面。由于当前网络带宽的限制,流媒体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就目前来讲,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多媒体交互教学的技术多为流媒体,像Real System、Flash、Shockwave、VOD等技术就经常应用于网络教学。
(二)宽带网视频点播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视频点播(VOD)技术逐渐应用于局域网及有线电视网,并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出现而克服自身局限,得以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视频点播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方式进行点播,基本无须维护。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群技术,可对大规模的并发点播请求进行分布式处理,使其能适应大规模的点播环境。
随着宽带网和信息家电的发展,流媒体技术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视频点播系统,也许有一天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欣赏与电视节目相当的流式视频节目。就当前而言,很多大型的新闻娱乐媒体都在互联网上提供基于流技术的音视频节目,如国外的NBC、CNN、CBS以及我国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
(三)互联网直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从互联网上直接收看体育赛事、重大庆典、商贸展览等成为很多网民的愿望。而很多厂商也希望借助网上直播的形式将自己的产品和活动传遍全世界。这一切都促成了互联网直播的形成。
流媒体技术在互联网直播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流媒体实现了在低带宽的环境下提供高质量的影音。其次,像Real公司的Sure Stream这样的智能流技术可以保证不同连接速率下的用户可以得到不同质量的影音效果。此外,流媒体的多址广播(Multicast)技术可以大大减轻服务器端的负荷,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带宽。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市场考虑,现在互联网直播都是流媒体众多应用中最成熟的一个。已经有很多服务提供商提供网上直播服务,每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利用该技术提供网上现场直播。
(四)视频会议
当前市场上的视频会议系统有很多,这些产品基本都支持TCP/IP网络协议,但采用流媒体技术作为核心技术的系统并不多。视频会议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压缩、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流媒体并不是视频会议最佳的选择,但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对视频会议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采用流媒体格式传输影音,使用者不必等待整个影片传送完毕,就可以实时、连续不断地观看,这样不但改善了观看前的等待问题,也可以达到即时的效果。虽然可能损失了一些画面质量,但就视频会议来讲,并不需要很高的音视频质量。
视频会议是流媒体的一个商业用途,通过流媒体还可以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可视电话。只要你有一台已经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和一个摄像头,就可以与世界任何地点的人进行音视频的通信。此外,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基于流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来组织跨地区的会议和讨论,从而节省大量的开支。[3]
三、流媒体的传播优势
(一)受众的选择余地增加
由于流媒体能够在任何时间提供以往制作的任何节目,因此电视节目时间表的概念就显得有些过时。通过流媒体,受众有可能随时随地点播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大大增加了受众的选择自由,使其在面对大众传媒时不再像以往那么弱势。流媒体使时间和距离对收看节目来说都不再是障碍。一个观众若拥有一台接收机,就能从网络上任何相适应的媒体服务器上接收流媒体。
(二)覆盖范围广阔
流媒体可以说是第一个全球性和通用性的传媒系统。流媒体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一个全球性通用视频标准,不需要像广播电视一样要从PAL向NTSC制式转换。流媒体接收器还可以实现全球漫游,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访问流媒体资产。同时,在过去,电视台之所以很少有一些小众节目或高端节目,主要的原因是本地电视台找不到足够多的观众,来证明安排这些节目是合理的。而在流媒体时代,这类节目的制作可以从全球各地区吸引观众,来聚集起足以引起赞助商感兴趣的观众数量。
(三)交互性强
与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流媒体的交互性要强得多。流媒体允许人们之间以正常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它建立在观众个人的兴趣基础上,允许观众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个性化演示。流媒体可以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让讲话者通过受众的反馈,适时调整他们说话的内容和节奏。如果内容制作者了解广播节目和流媒体节目之间的不同,就会使他们的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对话更加亲密、平等,最终使观众更加满意。此外,经过适当的设计,流媒体允许个人将评论附在特定的流媒体节目中。这在传统的电视和广播节目中也可以做到,但与流媒体不同的是,传统媒体没有办法将媒体和评论长期结合在一起。
(四)商务运用前程远大
与广播电视不同,流媒体可以做到让受众只接收与自己相关和可能感兴趣的广告。而通过流媒体,广告商也能只向实际想接收广告的受众播放广告。通过由反向信道载体传送的流媒体广告,也可以分析每个观众的流点击,即如果你同意接收广告然后跳过去,广告商能够知道,这在广播和电视是无法做到的。所以,不仅消费者能够许可广告商推销产品,广告商也能立即了解何时达成交易,广告的投资回报可以实时计算。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库相互关联,广告商可以就消费者对任意流媒体广告的反应的实际情况做出推断,这就使广告商能详细地了解其用户的基础构成和偏好。流媒体的这种优势,在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会起关键性作用。
运用流媒体可以实现的另一个商务前景,是允许流媒体节目观众与电子商务Web网站上的真人进行对话。通过流媒体,用户不仅可以由嵌入娱乐流中的广告引导进入电子商务站点,还可以在虚拟商店中与销售人员交谈。销售人员通过以前访问时留下的数据,就能知道他们是谁、是否为回头客。进入商店之后,消费者会看到更多推销和展示产品的流媒体内容。这种丰富的交互可能比其他与广告链接的电子商务技术拥有更高的由询价到购买的转换率。而且,在流媒体中,使用自然的人类交流模式,而不是严格的表格和程序,使娱乐和销售含糊不清,在线购物有潜力成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
(五)便捷更多,限制更少
流媒体接收机可以被制作成轻便、小巧、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便于携带。随着宽带无线网络的发明,就能拥有移动的接收器和移动的流源。事实上,第三代蜂窝网络就是用来实现移动设备移动接收IP通信量,因此在汽车上发送与接收流都能实现。
流媒体技术使拥有合适软硬件的用户成为一个桌面广播者。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在报道新闻时的速度可以超过广电网,许多新闻事件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之前已作为文本出现在因特网上。试想一下,使用一台便携式电脑、一台DV摄像机、一些软件和一条电话线,就可以通过流媒体,在短短几秒钟内向全世界发布有关一个重大事件的视频,其能力和影响会有多大?尽管这样的传播速度可能意味着事件还未被充分确证就被报道出来,但是流媒体是一个更加自由的平台,鼓励观点的多样化。
与广播电视相比,流媒体可同时传送的节目数量大得多,为实现无限的流媒体节目选择提供了可能。互联网比广播频率更难垄断,也更少受管制,对带宽的进入障碍较少。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可使用的流媒体频带数量,只受可使用的流媒体服务器的数量和功能的限制。这将保证流媒体高品质的体验和广泛的选择余地。
流媒体的发展,还可能改变以往对媒体的控制格局。因为流媒体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成本,比广播电视便宜得多,已经大致与打印设备相当。这样,今后就不是只有精英才能通过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沉默的大多数也可能有了自己的媒体和传播平台。
(六)信息密度更大
在当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流媒体可以利用各种媒体传输方式在短时间内传送大量的信息。例如,利用流媒体,人们将比收看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人们还可以同时打开几个播放器,观看不同节目。同时观看视频节目时,人们可以让播放器显示文本选项。画外音选项可以左耳听他人讲话,右耳听视频节目中的声音。利用流媒体,人们可以同时自由地与多人对话。[4]
[1] 庄捷:《流媒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
[2] 毛俊:《流光溢彩的流媒体》,《计算机世界报》2006年9月25日。
[3] 杨国荣:《基于流媒体技术的IPTV系统》,《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21期。
[4] 〔澳〕Michael Topic:《流媒体技术及商机揭密》,孔英会、李庆国、常喜茂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