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与报人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报纸的发展离不开报人的努力,同时报纸又为报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平台。在都市报面临众多挑战的当下,都市报自身发展的空间遭到来自市场等多方因素的挤压,报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也因此“缩水”。在美国,由于报纸经济效益不好而导致裁员的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而在我国,都市报的报人也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
能否充分调动都市报员工全力参与到都市报转型的系统工程中去,是都市报转型能否成功的人力因素,也是关键的一环。笔者通过对三位都市报一线员工和离职人员的深度访谈,试图呈现当前都市报从业人员的状态和心态。
一、一位离职记者眼中的四条“出路”
笔者对一位工作了六年后离职的某都市报记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该被访者毕业于复旦大学,离职前在一家综合实力排名前五的都市报当记者,“跑口”领域为基础教育,报纸从业时间为六年,现供职于中央某部委。
记者干到三十二三岁,基本什么都熟了,也就疲沓了。面临几个出路,一个是继续干下去,在媒体圈里都是年轻人在跑,作为老同志在跑,虽然说老,其实也就30多岁。职称上评副高、正高还早,职务也没有,新闻上也是一直这么干,比年轻人多些经验,可能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跟着一群年轻人跑,加上家庭的事多,你在时间精力上又拼不过年轻人,这里漏稿,那里漏稿,显得多没面子,可能慢慢就干不动了,就不想去挑战这一块了。假如你想业务上再提高,却没有那么容易的途径,而且提高后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现在在报社是老资历,和领导打个招呼,发一个版也能发,我干嘛要提高业务呢?
第二个选择是干编辑。编辑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想干的,有些人干编辑可能都想去“油水大”的编辑部门,比如要闻部或者去一个能白天上班的编辑岗位。但这样的岗位很少,而夜班编辑对身体损害挺大,得不偿失。干记者还能接触各方面的人,积累自己的人脉,这是编辑接触不到的。
再一个就是干行政,这是媒体人自我证明的需要。假如我在报社干到某个部门主任,虽然报社的部门主任没有什么级别,但出去以后就能和一个处长甚至局长在一起吃饭,就能请得到,就比较有面子,这样就能占有更多的资源。
还有一种就是把记者当成我的一个职业,我干这个职业就是养家糊口过日子,没有别的追求。
二、一位在职编辑认为的两大危险
该位被访者是某都市报的夜班编辑,报纸从业十一年,他认为“体制和惰性是报社的最大危险”。
1999毕业至今已十六年,2004年转行跨入新闻行业已十一年。大学毕业最初的五年在某摩托车上市公司工作,这也是它盛极而衰的五年。再看都市报这几年遇到的情况,和2000年前后的摩托车行业是如此相似。
当初的摩托车行业经历了大约二十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期(1984年改制)后,遇到了寒冬,主要就是三方面的问题:政府打压——环保压力,城市限摩;市场冲击——低价位家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出现;自我迷失——盲目扩张,机构臃肿。
某报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在都市报中算比较早的,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缺少竞争的市场,新闻和经营都已转向下坡,虽然我们不愿承认,但这已是事实,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已经显现,但惯性还是让它又发展了几年,现在已经难以为继。
如今,各大都市报老总大谈报业寒冬,大谈纸媒转型,但给人的感觉都好像是在谈论别人,而不是在谈论自己。众多报社虽然已冻得哆哆嗦嗦,但真正被市场打败而倒闭的还没有,这都源于报纸的特殊性,因为报社并非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还有其党的喉舌这一特殊身份。
但不可否认,现在的报业同样面临摩托车行业所遇到的问题: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读者更愿意拿着手机看新闻,还能通过微信、微博App等进行互动,街头再难看到读报的,只有低头看手机的;自我迷失——盲目转型,建个网站,弄个App就自称全媒体,人浮于事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人员过剩,吃白食的越来越多,报社负担越来越重。
报纸和摩托车行业又有其不同的一面。摩托车行业的确是一个夕阳行业,也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绝大多数都要灭亡。而报纸行业不是夕阳行业,消亡论更是一个伪命题。报纸所谓的寒冬也只能说市场经营出现了问题,或者说面对市场化,报纸产生了恐惧,不知道怎样进入或者说不敢进入。因此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大量报社关门的情况,要关门也是少数那些不适应市场竞争和政府让其关门的报纸。说报纸消亡论是伪命题,是因为电子屏幕目前尚无法取代纸,百度文库资料再多也取代不了书籍,在海量的电子信息面前,一张报纸一本书有时更让人感觉可信。
因此,作为报纸,讨论和关注的不是行业的末日问题,应该是市场问题,以及自己如何进入市场的问题,读者就是客户,你不珍惜,自然会离你而去。《南方周末》当年一纸风行,靠的就是内容,但如今却有大量读者流失,不是因为网络,而是因为内容变了,人们没有了必看的理由。“澎湃新闻”迅速崛起,不是因为它是新媒体,而是因为它的新闻内容新颖、独到,速度只是帮了一点小忙而已,因为传播比它快得多的东西有很多。
再看看身边,转眼间发现年近不惑还在采编一线的已经寥寥无几,有的当了领导,有的换了岗位或退居二线,但真正离开报社的其实并不多。因为对这个年龄的员工来说,除了对报社的感情,家庭等现实因素也让我们不愿折腾,更希望一种稳定的熟悉的状态,对报社已经产生一种依赖。虽然85后、90后已经成为报社的主力军,但他们对报社是另一种感情,没有依赖,随时都可以离开,近年来进来的新人,每年留下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但反过来说,对报社忠诚度高不见得就对报社有益。作为一个“老人”,对新东西接受的速度越来越慢,而要打破自己的惯性就更是难上加难。本人就深有同感,虽然不断努力学习,但仍感难以打破传统思维。新人虽然忠诚度不高,生存经验不足,但轻装上阵,想掉头或转弯都非常容易,没有什么顾忌。因此,在所谓的报业新常态下,更多地起用新人、重拾报纸创业时的冲劲,才能让报纸早点返春。打破一切花架子,重拾内容,辅以渠道,参与竞争才是报业生存的根本。
如果说报纸有一天真的灭亡了,那肯定是懒死的或者管死的,还可能是悲观自杀死的,但绝不会是在市场中因为互相竞争而灭亡的。
三、一位部门主任的压力与困惑
该位被访者是某都市报的一位新闻部门主任,在报社工作十四年。
作为都市报的新闻主编,在近两年里,感受到了巨大的转型压力,常有力不从心、心力交悴之时。对于一个新闻主编来说,良好的抗压能力是必需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做好现有的报纸新闻,报纸新闻的竞争丝毫没有减弱,而报纸因为人才交替而青黄不接。尤其受到新媒体崛起的冲击后,每年都需要培养大量新记者、新编辑,写稿、编版等工作基本都是从零开始,帮助他们改版、改稿极为耗费心力。由于新手过多,要保证新闻和版面的质量,就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
二是要实现转型,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开拓工作,不仅需要边干边学,更需要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大多数情况都是“5+2”的工作状态,一周最多休息半天时间。尽管如此,仍感到距离理想目标相去甚远,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三是伴随着内部考核的日趋严格和精细,对自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部门主编的考核基本量化,对优质策划、活动、稿件等,每月都要进行指标考核,如果工作中稍有懈怠,就会在考核中落后。
四是面临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媒体,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工作之余,挑灯夜战看书是必须的,但这却远远不够,目前报社能够提供的正规培训机会非常少,而对于领头干活的报社中层而言,这又是非常迫切的。在报纸转型过程中的困惑:
一是随着报纸转型逐渐进入“深水区”,越来越感受到现有制度的束缚日趋明显。在用人制度、奖励制度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突破,才能真正实现都市报二次改革的成功。
二是对于全媒体的构建,作为部门主编感觉仍没有底。目前仍没有清晰的运转模式,未能实现真正的全媒体融合,还是有一种油水难以混合的感觉。在用人已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全媒体转型需要更多的人员投入和硬件物质投入,这同样需要决心和勇气,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在目前尚未建立全媒体模式的条件下,没有考核考评办法这根指挥棒,转型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对于目前的全媒体产品的探索,感觉仍以模仿复制为主,鲜有自身的创新,因此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其实对于许多新媒体早就驾轻就熟的技术,我们还要重新摸索,甚至对于掌握一些落后的技术而沾沾自喜,这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四是面对大批从业精英逐渐转行,唯有以新闻理想让自己坚定信念。多年没有涨薪,这是纸媒不争的事实。工资停滞与报社每年的高额利润指标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极容易让人产生不平衡心理。一些年轻记者没房没车,这种收入上的落差让他们更加困惑。稳定军心,也成了新闻部门主编的一项重要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