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震应急救援保障

地震应急救援保障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监测与评估(一)监测地震发生后,为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保障工作,北川县委、县政府首先安排人员到北川中学、县城、擂鼓、唐家山堰塞湖等实施救援的场所,全方位地开展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转移或撤退,以防意外。全面负责抗震救灾运输调配和车辆调度工作。先后有50余名驾驶员到抗震救灾指挥部运输组参加物资运输工作,有37名运输业主送来48辆运输车用于救灾物资运输。

一、监测与评估

(一)监测

地震发生后,为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保障工作,北川县委、县政府首先安排人员到北川中学、县城、擂鼓、唐家山堰塞湖等实施救援的场所,全方位地开展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转移或撤退,以防意外。

5月13日至30日,任家坪、绵阳九州体育馆、擂鼓、永安、安昌等救助站临时安置数万名北川受灾群众,救灾物资十分匮乏,食宿成为最大困难。为避免受灾群众恐慌,有关人员每天监测来往人数、卫生防疫、群众心理状态等,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后勤保障组。

(二)评估

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专家和县级有关部门开展救援保障评估。灾后需要大量食品、药品、帐篷等救灾物资,外地救援物资未到达前,县救灾保障组不等不靠,及时作出救援保障评估,并组织人员到就近的绵阳、三台、成都等地采购大量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临时生活需要。同时,对全县开展救援保障所需救援部队人数、救援设备、空中救援方案及救援时所需的油料、车辆数量等进行评估,将评估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保证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二、运输保障

(一)公路运输

2008年5月14日,北川县交通局成立抗震救灾运政保障领导小组,下设运输保障、后勤保障和联络协调三个小组。全面负责抗震救灾运输调配和车辆调度工作。全体工作人员在自救的同时,明确工作职责,为全县抗震救灾提供运输保障。

为保障救灾物资能迅速运入,抢通道路的机具能快速调配到施工现场,县运管所工作人员根据灾后运输车辆情况,到车主家中进行宣传,鼓励驾驶员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先后有50余名驾驶员到抗震救灾指挥部运输组参加物资运输工作,有37名运输业主送来48辆运输车用于救灾物资运输。5月30日,当抢通道路需要大型板车转运挖掘机具时,运管所连夜到成都借回大型板车,于次日凌晨6时许在规定时间将挖掘机具运送到施工现场。

5月13日至18日,富临北川公司连续派出客车无偿从北川向绵阳转运受灾群众2.5万人次,并及时向有关医院提供大客车10余辆,作为伤病员及医护人员临时休息场所。北川老县城至禹里的道路完全损毁,短期难以恢复,应急通道擂禹路抢通后,公司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及要求,及时开通擂鼓至禹里的应急班车,为受灾群众出行及运送救灾、重建物资提供便利。

(二)空运空投

唐家山堰塞湖阻断北川境内中西部外出通道,关内12个乡一时成为孤岛。5月15日下午,解放军驻渝装甲团77136部队坦克三营12名战士在营长高国胜的带领下,机降青片乡,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5月16日,为配合解放军空投空运,禹里乡干部在湔江村魁星山顶找到一个适合空头的大坪,用石灰写成巨大的SOS字样,并插上彩旗,然后又在北面的县农场找到一个机降点。当天上午,救援部队的直升机到禹里上空投放食品、饮用水及药品等物资,乡干部组织100余名民兵和群众收集空投物资,清点、造册后统一发放。5月18日上午,第一批直升机飞临县农场机降点,转移重伤员126人。此后几天,分别从绵阳、成都飞抵禹里乡的直升机达100余架次,空投空运大量救灾物资。

地震后,在边远的青片乡滞留300多名游客。从5月20日开始,这些游客在上五村通过直升机分批转移,至5月22日全部安全转移。

5月下旬,九环东线打通,救灾物资开始经平武、松潘、茂县,通过陆路交通运送到关内各乡。6月8日,直升机结束运输任务。

三、物资保障

(一)成立物资保障组

根据绵阳市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要求,绵阳市政府于5月13日在北川中学成立以市政府副秘书长周鸣为组长,市商务局副局长焦枢清、市发改委副主任赵克雄、市经委副主任殷剑川等为副组长的绵阳市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物资组,负责全县救灾物资的接收、分发和储存工作。5月26日,在全县灾情基本趋于稳定后,县委、县政府将前线指挥部物资组更名为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物资救济组,办公地点迁至擂鼓,领导成员相应调整,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久华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祥瑞,市商务局副局长焦枢清、市经委副主任殷剑川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和计划财务组、物资管理发放组、物资接收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组和补助组4个内设机构,领导小组制订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县重建工作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后,从6月23日起,物资救济组隶属于“一部九办”中的新农村建设和群众安置办公室领导,更名为新农村建设和群众安置办公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副局长邓华任组长。新农村建设和群众安置办公室副主任丁荣孝负责物资管理工作。由于关内12个乡交通阻塞,所有救灾物资须从绵阳经江油—平武—松潘—茂县绕道方能进入,物资保障组随即迁至绵阳樊华集团总部办公以方便运输。

(二)物资供应

北川县物资组主要承担物资的接收、管理和分配工作。在接收救灾捐赠款物伊始,纪检、监察、审计、人大、政协等部门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把监督检查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救灾款物公平公正发放。县物资组还专门制定《物资组工作人员守则》,对工作人员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

县物资组通过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调拨、政府采购及社会捐赠等方式接收、转运物资,以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在交通严重中断、大部分乡镇通讯联系受阻等情况下,全力组织调配救灾物资,确保救灾前线的各野战军、武警、消防、公安干警、医疗援助机构、机械施工单位、志愿者等近3万名救援人员和14.2万受灾群众的生活需求。

四、资金保障

(一)恢复财政保障系统

2008年5月14日,北川县财政局召集幸存职工,迅速进行财政职能恢复。在市财政局的支持下,于5月15日篆刻单位印章,开设捐赠及代理金库账户,并借用市财政局办公室设立临时办公室,下设预算、国库、综合及其他4个办公室。5月16日财政工作正式恢复运转,并在金财网上予以公布,主要负责救灾资金调拨、救灾物资采购、灾区数据收集整理上报和其他日常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资金保障。

(二)与乡镇、县级部门对接

县财政局在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将全县各预算单位分成县委及县委相关部门、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农林水部门、交通和其他部门、乡镇5部分,每一部分由1人专门负责所管单位的资金调度、账务处理、部门协调等事务。

(三)救灾资金拨付

2008年5月12日至7月18日,全县共收到上级财政下达指标及专调资金58709.3万元。其中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7822.5万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金7921万元,地震灾区灾民紧急转移安置资金1200万元,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资金1340万元,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00万元,农房建设资金24404.8万元,师生临时安置、重置教学用具资金390万元,抗震救灾应急及救灾综合财力补助资金11836万元,防汛及应急供水资金1420万元,地震受损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应急整治资金400万元,地质灾害及环境监测资金310万元,玉米蔬菜改种补种资金70万元,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资金35万元,其他资金60万元。

截至2008年7月18日,全县共下达下级预算单位指标及专调资金47771.1622万元。其中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7822.5万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金7921万元,地震灾区灾民紧急转移安置资金1200万元,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资金1340万元,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00万元,农房建设资金24076.5万元,师生临时安置、重置教学用具资金390万元,抗震救灾应急及救灾综合财力补助资金1236.1622万元,防汛及应急供水资金1420万元,地震受损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应急整治资金400万元,地质灾害及环境监测资金310万元,玉米蔬菜改种补种资金70万元,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资金35万元,其他资金50万元。全县共收到捐赠资金5243万元。

(四)民政“两金”及农房建设资金发放

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金发放。根据国家政策,对因灾造成“三无”人员实行每人每天10元钱、1斤粮的补助,补助期限为3个月。对“老三孤”“新三孤”“五保”人员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具体发放程序:各乡镇以村社为单位填报《地震灾区困难群众统计表》,并张榜公示。乡镇将统计表汇总后上报县民政局、财政局进行审核,再报县政府同意后实施。县财政局将临时生活救助金全额拨付到县民政局,民政局根据县政府审查意见将款项拨付各乡镇,由乡镇财政所、民政办具体负责发放。截至2008年7月17日,县财政局共拨付地震灾区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金7921万元。

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发放。抚慰金的领取程序:抚慰金领取人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5.12”地震亲属死亡证明、家属关系证明及本人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各乡镇民政办对领取人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县民政局、财政局进行复核。民政和财政部门将复核后的材料报县政府审定后向领取人发放现金或银行卡。截至7月17日,县财政局共拨付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7822.5万元。

农房建设资金发放。根据国家政策,对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居住的农村居民(“三孤”人员除外),不需要政府提供过渡安置房的农户,由重建管委会给予每户2000元的现金补助。对地震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居住的农村居民(“三孤”人员及农村“五保”人员原则上不再单独重建,实行集中安置到福利院、敬老院居住),按三类标准进行发放: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1~3人家庭补助2万元,4~5人家庭补助2.3万元,6人以上家庭补助2.6万元;一般农户,1~3人家庭补助1.6万元,4~5人家庭补助1.9万元,6人以上家庭补助2.2万元。

据统计,全县共有倒房户16248户,严重损毁户14301户,一般损毁户6224户,合计30549户需重建。截至2008年12月底,县财政局共拨付农户建房及自建过渡房政府补助资金24000万元。

五、财税政策

(一)国家有关财税政策

汶川地震后,国家和四川省等对汶川地震灾区实施了积极的财税政策,印发了一系列文件保障地震灾区的财经秩序。出台的主要政策性文件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落实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62号);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0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减免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8】7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四川省等遭受强烈地震灾害地区延期申报纳税的通知》(国税函【2008】409号);财政部《关于对汶川地震灾害严重地区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财综【2008】4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09】105号);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关于重灾县(市)营业税起征点执行时间的通知》(川地税发【2008】63号);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地震受灾期间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川地税函【2008】467号);北川县人民政府《关于“5.12”地震遭受重大损失个人所得税减征有关问题的通知》(北府发【2008】140号)。

(二)落实各项税收政策

地震后,北川县国税局、地税局采取措施,积极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上级有关税收减免政策。组建专门的涉税事项工作组,了解各企业和各纳税人受灾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通过新闻媒体、当面咨询、电话咨询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及时宣传震后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方式;同时因陋就简,创造条件,尽量简化办税审批程序,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编发《灾后恢复重建税收政策指南》、印发《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税收优惠政策》等册子,到各乡镇、街道及纳税人群中进行巡回宣传,散发税收政策宣传资料8000余份,张贴税收宣传画800余幅;做好取消部分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和监督培训工作;确保政策不出偏差,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严格执行税收减免、所得税前扣除等政策,严把审批关。

(三)特殊金融政策与保险

地震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采取“政府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信用社贷款一点,亲友帮助一点”的办法,强化重建永久性住房资金保障,重建永久性住房有困难的群众,每户可向银行申请贷款2~5万元用于住房建设。截至2008年6月底,全县安排灾害重建资金8.5亿元,涉及29872户,其中农户27105户,个体工商户2670户,中小企业97户。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县共投放农房重建贷款6975户、2.5亿元,发放中小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12户共3670万元。

六、保险理赔

(一)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绵阳中心支公司北川营销服务部

地震发生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开通赔款直通车,加快赔款速度。公司发挥保险的社会职能,及时成立抗震救灾小组,制定一系列抗震救灾方案,启动灾害理赔“绿色通道”服务,简化理赔手续。推出“现场赔付直通车”、送赔款上门服务等服务举措。从5月16日至19日,联合保险公司北川营销服务部对个人意外险全部实行上门赔付,赔付金额14.5万元。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年保费收入258万元,全年理赔件数819件,理赔金额385.4万元。

(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川支公司

地震发生后,财险北川支公司分别在市分公司办公楼设立业务处理中心,在安昌设立临时接案、报案服务点,方便广大受灾群众报案、赔付及保险信息查询。在通讯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北川支公司与各乡镇、县畜牧局、养殖大户、浙江广厦北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及其他建筑业主联系,了解受损情况,深入现场查勘,确定损失金额后及时兑现保险赔付。

房屋长效保险是经济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影响大、分布广。地震中,广大居民房屋遭受毁灭性损失,出现大量的垮塌,损害遍及全县20个乡镇。市分公司立即组织成立查勘领导小组,多次到全县各乡镇现场查勘,为理赔工作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及清晰的现场照片。

截至2009年5月12日,北川支公司地震赔款支出2957万元,其中家财险赔款1316万元,工程险赔款401万元,政策性农险赔款764万元,意外险赔款476万元。

(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川支公司

地震发生后,中国人寿保险北川支公司迅速组织幸存员工,恢复正常营业,全力开展灾后客户服务和理赔工作,成为地震后第一个恢复经营的保险公司。支公司以社区、村为单位,开展声势浩大的保险宣传工作。县政府大力支持支公司开展创建北川“国寿保险村”活动,增强农村居民的保险保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2008年底,创建国寿保险村22个;共理赔2900件,赔付3550万元,其中学生险1419件,赔付677.4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