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好这篇大文章

做好这篇大文章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报记者 岳双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产量大幅度递减,生产形势严峻。目前我们在井下作业中面临许多技术难题,一些特殊油藏和低渗透油田大量增加。看到记者专程前来采访,付民很是感动,动情地说没想到《中国石油报》这样关注油田井下作业问题,还把他的来信这么当回事儿。

本报记者 岳双才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产量大幅度递减,生产形势严峻。原油产量占全国90%的东部地区,不仅在“八五”期间,而且到20世纪末,仍将承担全国原油产量的大头,那么,怎样进一步挖掘稳产上产的潜力?

让我们看下面的数字:1990年全国井下作业总工作量146681井次,其中措施工作量31219井次,措施增油963.7万吨,为去年全国石油产量的6.97%,相当于新发现一个大型油田。

数字雄辩地告诉我们,做好井下作业这篇大文章,无疑是潜力挖掘的一个有力方向。然而现状表明,在做好井下作业这篇大文章中,应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提高。

认识之一:作业井次多少,不应是考核井下作业部门的主要依据,措施增油多少,才是考核的主要内容。据了解,全国石油开发一路每年所花的费用,占整个石油行业投资的50%,而其中主要一项则是井下作业投资。1990年,全国作业成本占开发成本的62%。井下作业工作量已由“七五”初期的每年作业9万井次,猛增到去年的14.66万井次之多,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作业井次成本逐年上升,而作业增油量却连年下降,这里固然有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等客观原因,但井下作业质量不高,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如1989年全国井下作业措施有效率仅为64%,有36%的油井为无功作业,浪费十分惊人。为此,要树立“无功作业就是图财害命”“抢扶一口躺井等于投产一口新井”的思想,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井下作业要立足于使井次减下来,质量提上去,千方百计提高增油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认识之二:强化井下作业系统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目前,对井下作业系统的管理还比较薄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有的油田连管理井下作业的职能机构都没配备齐全,对于井下作业的管理或是兼管,或是临时应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生产指挥与四级管理体系。为此,要把井下作业放在与勘探、钻井、采油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各石油管理局和采油厂都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使井下作业管理工作纳入正轨。提高井下作业的管理水平,确保井下作业系统向着提高整体水平和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由于现行用工制度的制约,以及因生产任务重一度忽略了对井下作业工人的技术培训,影响了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据胜利油田调查表明,这个油田因用工制度的约束,作业工人的技术素质相当一部分仍停留在1-2级工的水平上,轮换工普遍技术不过硬的问题更是突出。中原油田有作业工共2511人,其中协议工979人,占作业工总人数的38.9%;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16人,只占作业工人数的0.6%。因此,要下大力气提高作业工人的技术素质,同时,要搞好先进管理经验的推广,使我们的每一个作业队都能像胜利油田孤岛519作业队那样,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做到人人出手过得硬,队队管理水平高,以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认识之三:发挥科技优势,使井下作业具有解决生产中急需的关键技术的能力。近年来,各油田加强对钻井、勘探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相比之下,对井下作业的科技研究和技术攻关还远远不够。

目前我们在井下作业中面临许多技术难题,一些特殊油藏和低渗透油田大量增加。围绕井下作业,要认真组织科技力量,在资金、人力、装备上给以重点支持,准确选择主攻方向,每年都要确定几项重大科研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逐年提高井下作业科技在总工作量中的比例,为整个井下作业系统提供高新技术。还要搞好井下作业新工艺新技术推广,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认识之四:井下作业必须立足于确保油水井利用率的提高。油水井利用率历来是一个油田生产水平的主要标志,而我国目前的油水井利用率普遍较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发生产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现在全国油水井关井总数,占油水井总数的比例为14.2%,而待修井达到3481口,其中潜力井1202口。有的油田问题尤为突出,如我国第四大油田新疆油田,油水井总数为858口,待修井已达到1100口,其中潜力井367口。油水井利用率低,直接导致原油生产水平的降低,而作业又是恢复停产井的主要手段,要努力做好提高油水井利用率这篇大文章。

从经济效益观点出发,投产一口新井,从钻探到形成生产能力,投入资金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而恢复一口停产井,则投入少,见效快。如果使现有的停产井大部分能够得到恢复,按平均每口井日产5吨计算,一年就要增加700多万吨的产量,相当于增加一个相当规模的油田。因此,我们要树立“抢扶一口躺井,等于投产一口新井”的思想,切实把恢复停产井作为井下作业的重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

(载于1991年4月21日《中国石油报》)

后 记

这是记者参加当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华北油田召开的有关会议后写的一篇报道,在《中国石油报》刊发后的4月26日,记者接到报社要闻部编辑陈尔东的电话,说是报社接到几个油田一些作业队的电话,其中有一个是华北油田采油四厂作业大队大队长付民打来的,对这篇反映井下作业的报道很感兴趣。

陈尔东是我的老朋友,后来担任中国石油报社政文部主任主管三版,编发了不少华北油田党建、政工、教育、人物等方面的报道。他虽然比我年长几岁,但我俩很谈得来,他与记者交谈也是直来直去。老陈嘱咐记者能不能去采油四厂,现场采访一下这位作业大队长,要闻部准备在一版刊登后续报道。

第二天,记者驱车百余里来到采油四厂,采访了这个厂作业大队大队长付民。看到记者专程前来采访,付民很是感动,动情地说没想到《中国石油报》这样关注油田井下作业问题,还把他的来信这么当回事儿。他实话实说,一股脑地把他对井下作业的一些认识和建议向记者讲了出来,我当天回来后据此又整理了一篇报道,很快刊发在《中国石油报》一版比较显眼的位置,付民也从此和我相识。在这之后,我每次到采油四厂,也总是忘不了打听一下付民的工作情况。

我觉得,这是报社开门办报、重视基层一线员工意见反馈的一次生动例证,可惜后来报社在这方面并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