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华北的成本战略

华北的成本战略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报记者 李华贤 岳双才改革先行一步的华北油田,在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的新思路中,又有哪些新的思考、新的动作呢?以钻井工程成本为基数,华北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1000万元的成本支出。这一发展新思路得到总公司领导的肯定,使华北油田实施成本战略更添信心。对此,华北油田认为,在控制成本过程中,必须把人工成本降下来。

本报记者 李华贤 岳双才

改革先行一步的华北油田,在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的新思路中,又有哪些新的思考、新的动作呢?

记者6月中下旬采访,感到这个油田在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中探索了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新路子——实施成本战略。

高与低的跨越

过去,石油企业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而有的企业得到的却是低效益。按照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的要求,必须走一条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之路,这是总公司确立新思路的立足点、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

那么,石油企业能不能实现从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跨越呢?有件事给华北石油人大大增添了信心。以钻井工程成本为基数,华北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1000万元的成本支出。近几年华北钻井成本年均上升7.15%,这个上升幅度在油田企业中应该说是较低的。

能不能让它更低些呢?华北通过加强区块动态和随钻、随井、随层分析,及时提出调整勘探部署意见,卡准完钻层位,去年钻井减少无效进尺1万多米,节约投资1100多万元。研究部门加强科学民主决策,优化井位设计,少打探井20口。这些工作量的压缩,并未影响勘探效果,反而多找到石油地质储量375万吨,探明储量15.75元/吨,是近7年中投入最低的。这不正是在向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跨越吗?

华北石油人为这一事实而振奋——控制成本并非没有潜力可挖。为此,在总公司1995年领导干部工作会议上,他们响亮地提出了“力争3年成本不上升”,即原油生产成本和局内各项施工作业成本控制在1994年的水平上。

这一发展新思路得到总公司领导的肯定,使华北油田实施成本战略更添信心。今年作为实施成本战略的第一年,他们把原油生产单位成本定在716.23元,比去年下降12.71元。实施的结果怎样呢?1至4月份,原油单位成本降至691.30元,比预算成本还低24.93元。

华北的事实充分说明,东部油田企业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向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跨越。

新与旧的突破

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以及企业的下属单位,对成本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呢?简单回答就是:伸手向上要钱。要得越多越好,成本越高对企业越有利。而成本的确定,正像华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刘海胜说的,我想让它发生多少就发生多少。这是旧的成本机制。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路走不通了。

那么,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石油企业应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成本新概念呢?华北油田是从企业能够承受和市场能够接受两方面着眼的。也就是说,确定的目标成本若超过了油田的承受能力,就要发生经营性亏损,若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油田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为此,确定目标成本他们坚持两条:一是“两自”原则,把全局的盈亏点作为目标成本的最高封顶线,实行倒推算法。二是经济效益原则,确定吨油产能建设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直接投资的标准,确保完成油田稳定发展所需的实物工作量,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效益。以原油单位成本为例,1989年至1993年共上升了83.7%,去年实行“两自两定一挂钩”政策,他们把原油单位成本定在731.44元,油田略有盈利。今年若仍维持去年的水平,就要发生经营性亏损,于是以盈亏点作为标准,倒推算出原油单位成本定在716.23元。为此,华北人实施了4项措施:

——实行行政一把手责任制,建立责任机制。局里明确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是成本第一责任人。若一个单位连续两年发生经营性亏损,其行政一把手要就地免职。前不久一单位行政一把手因成本超支而被解聘职务。

——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建立激励机制。把岗位工资的30%作为风险工资与经济效益考核指标挂钩,绩效工资(即奖金)全部用成本节余或内部利润兑换,且事先不借支。

——模拟市场,建立竞争机制。按竞争机制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择优确定施工单位和供货厂家,以减少投资,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无情兑现,建立约束机制。不讲客观,不考虑涨价因素,实行硬兑现,增强目标成本指标的约束力。年初以来,全局48个厂处级单位有17个因没有成本节约额,没拿到一分钱奖金。

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了目标成本的有效控制。上半年,全油田成本运行没有出现“越轨”行为。

建立人工成本概念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单纯地搞到油就行的观念没能彻底转变,人工成本还没引起高度重视。对此,华北油田认为,在控制成本过程中,必须把人工成本降下来。

他们首先要求各单位树立效益用人、用人要有效益的观念,搞清劳动生产率、成本工资率、工资利税率、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增长比率、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比例等,全面掌握劳动力的投入和产出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效率及效益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人工成本支出。

在具体措施上,他们变奖金为绩效工资,与有效超额劳动挂钩;控制职工人数的增长,分流全民职工从事多元开发等,减轻主业负担。油田结合实际,正研究并实施优化工作时间法,对一些可集中工作的物探、钻井、井下作业、油建、测井、测试等专业队伍,利用生产的黄金季节集中工作,利用雨季、冬季集中休息,并相应安排二、三线人员轮休。这样可节约工资30%。

控制成本的攻坚战,正在石油企业中全面而有效地展开。这项工作将有力地推动挖潜增效进入更高的层次。

(载于1995年7月7日《中国石油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