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钻井工人心思“离”

钻井工人心思“离”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钻井工人不安心一线工作的原因何在?该公司32974钻井队现有职工71人,有16人正式提出申请调离报告,经逐人谈话后发现,全队71人中有70人都想离开井队,只有一名队干部安心工作。上述情况,是造成钻井工人调离的直接原因。大幅度地增加井队工人的工资,牵扯到整个国家工资体系的改革,目前难以办到。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实惠,明显地比二线优越,就可以比较好地改变目前钻井工人“人心思离”的状况。

钻井工人不安心一线工作的原因何在?怎样对井队现有管理办法进行改革,稳定一线队伍?华北油田勘探一公司对此作了调查,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该公司32974钻井队现有职工71人,有16人正式提出申请调离报告,经逐人谈话后发现,全队71人中有70人都想离开井队,只有一名队干部安心工作。这个队1983年曾有两名工人提出辞职,队干部做了两天工作无济于事,两人坐火车返回家乡至今未归。

井队职工普遍不安心工作的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工资待遇低,二是个人生活问题解决不了。

钻井工人月工资,再加上野外津贴和其他补助,平均每月比二线工人多二三十元,但算细账,实际收入反而低于后勤工人。如井队工人大都吃食堂,仅此一项每月开支在50元左右。另外井队单职工多,一年一次或两次探亲假、事假、路途花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有后勤职工家中大事、小事可边工作边照顾,不影响开工资,而井队工人则不然,要么不管,要么请事假,这样钻井工人每月实际到手的工资并不比后勤职工高多少。

加之华北油田近几年来职工收入普遍低(低于石油系统职工收入的平均数),就使得一线职工更显困难。据这个公司在后勤单位找100名青年座谈,问“谁志愿上井队当钻工?”,得到的回答竟是零。32974队副司钻邱德辉说:1977年同他一起分到井队的有204人,以后通过各种途径调离井队的有200人,仅剩4名普通工人的子女还在井队工作。

青年钻井工人找对象难,成家后两地生活也难。该队24岁以上没对象的9名,其中3人超过30岁,24岁以下的15名职工都没对象。结婚后调动难。该队已婚49人中,除随矿外,在外地有工作的19人,其中9名在集体企业工作,油田根本无法安排,爱人在农村的19人。井队离矿区几十公里,家在油田也无暇照顾,井队工人的孩子往往在学校成绩较差。

上述情况,是造成钻井工人调离的直接原因。为稳定一线队伍,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外,应实实在在地帮助钻井工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要真正拉开工资档次,起码钻井工人工资应是后勤工人工资的一倍以上。

大幅度地增加井队工人的工资,牵扯到整个国家工资体系的改革,目前难以办到。那么怎样能解决这个问题呢?32974队党支部书记常德晓同志建议:改革现有的钻井队管理办法,变供给制为承包责任制,这样不仅能解决工资问题,而且还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开支。

常德晓同志边分析边说:现在的供给制,使井队缺什么都伸手向上要,上级为了保生产则有求必应。由于物资节约提成政策不兑现,井队浪费十分惊人。如泥浆药品用来垫路,甚至扔到泥浆池里,这不是一个队的问题。他接着说,去年公司一共拨给我们35栋列车房,平均两人一栋,一栋价值1万元,如果一栋住3人,10栋就节约10万元。此外,每次搬家要增加10个车次,还要多占地多赔偿。要是把总费用包给井队,我们绝不会要那么多房子。

他们建议对每口井可采用招标、投标的办法,或采用承包、签订合同的办法。内容包括每米钻井成本(或口井投资总额)、储量指标、技术指标、建井周期等。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节奖超罚,政策要兑现。这样井队就会由被动变主动,人人树立经济观点,从事事伸手向上要变为精打细算。合同兑现后,即使不要国家一分钱,井队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也会大大提高。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实惠,明显地比二线优越,就可以比较好地改变目前钻井工人“人心思离”的状况。

钻井队全面实行承包,是一次根本性改革,牵扯面广,工作量较大,建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载于中国石油报社《石油内参》1987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