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对华北油田任丘矿区“水”的状况作了一番调查,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水”的忧虑
华北油田水源“吃紧”,早在几年前就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有资料显示,任丘矿区的地下水的动水位已由油田开发初期的10多米下降到目前的70余米。
由于缺水严重,前几年矿区每天只能按早、午、晚三次定时供水,高层楼房住户常常是望水兴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这个油田经过多方努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于1992年6月建成了雁翎至任丘矿区的输水工程,第二水源的开闸放水,使几万名职工家属从中受益,给人们带来了欣喜和希望。
然而,水危机并没有因此而消除。现在水电厂所辖的108口水源井中,已报废的有20口,因出水量少等原因不能启用的有10口,能够正常“服役”的仅有78口。任丘地区地下水连年呈下降趋势,而用水量却逐年上升。预计到“九五”末期,矿区日需水量将达10万立方米,按现有的供水能力,矿区日缺水将高达3万~4万立方米,用水危机正向人们步步逼近!
新的水源开发利用前景不容乐观。首先是任丘矿区附近已没有合适的第三水源可供开发,前几年曾计划在莫州地区开发第三水源区域,但经河北省水利部门专家论证,因担心此举会导致白洋淀千里湖堤下沉而告吹。其次是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权威人士断定,2010年前,这一浩大工程将难以完成。再次,与油田毗邻的京津两市用水频频告急,早已不再是耸人听闻的新闻了。华北地区地表水严重不足,地下水严重超采,每年正以0.5~3米的速度下降,河北省浅层地下水已达到允许开采量的90%,导致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华北油田正处于京津冀严重缺水区域内,这些将给华北油田用水带来直接的影响和潜在的威胁,其中道理不言自明。
该好好算一算“水”账
说到水危机,有认或许认为是杞人忧天,小题大做,或许觉得那是遥远的事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怎么可能会变得如此紧张呢?在对水的认识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和存在的问题同样令人忧虑。
认识上的错误导致节水意识的淡薄。一些人并不了解,水与石油一样,也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水资源是不可替代和再生的。所谓“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一错误观念必须进行更新,我国水资源并不充裕,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量的1/4,华北油田所在地区可供开发的水资源更是极少,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不断上升的采水费用和低廉的水价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众所周知,除去兴建水源工程的一次性投入巨资外,现在油田的供水综合成本已达每立方米1元钱。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来,按每立方米水征收7分钱水资源费,油田每年向地方政府所缴的水资源费就达数百万元,而由于政策性原因,局内结算所收水价则是每立方米0.6元,对于集体来说,一吨水还不如一支雪糕,而摊到职工家庭个人头上,一吨水仅值几分钱,基本上还是福利性质的“大锅水”。价格严重背离价值,水价低廉致使耗水量惊人。某单位一对新婚夫妇,3个月就用去了100多吨的水,问其缘由,回答是厕所的马桶坏了懒得修,请人修理抽包烟也比水费贵。
供水网络问题严重。自1977年以来,任丘矿区供水管网已运行近20年,管道腐蚀,水泵老化,有的已处于病险状态,由于资金,大面积更换供水管线一时难以实现。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新建第二水源的输水管线上,一些不法分子盗水猖獗,汩汩清水大量白白流失。
用水浪费现象惊人,跑冒滴漏随处可见。过去由于水资源长期无偿使用,在一些人头脑里形成了水资源无价、可以无偿使用的观念。近年来即使实行了收费制度,也只能说是补贴后的“象征性”收费,自此带来的浪费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矛盾。在一些公用场所,“长流水”已是见怪不怪;在一些居民家庭,用水“大手大脚”更是司空见惯。据估算,仅矿区冬季采暖,失水量至少在100万立方米。控制用水,已成了不少单位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出路在哪里
水资源如此紧张,形势如此严峻,供水不足正在成为制约有的企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解决这一难题,完全靠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那么,用水作为关系到油田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大事,出路究竟在哪里?
当务之急是要更新水观念。华北油田用水供需紧张矛盾将长期存在下去,必须用战略眼光来认识和研究水的问题,节水宣传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已颁布7年,国家把每年的7月1日至7日定为水法宣传周,把每年的5月15日所在的一周定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然而,不少人对此知之甚少。我们的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教育职工、家属树立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树立水是不可替代的生存资源意识,全面增强节水意识。
矿区用水管理要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商品化的轨道。由水工程提供的水是一种商品。供水水价的制定和水费政策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近年下发的《华北油田任丘基地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在规范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加强用水管理,加大奖惩力度,要进一步制订和完善节约用水管理法规,建立合理的水价价格体系。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促使大家千方百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自觉地依法规范用水,使供水事业走上良性循环。
加快矿区节约用水技术改造,向节水要效益。据测算:每节水一立方米,相应节电0.5千瓦时,既节约了大量能源,又控制了成本支出,可谓一举两得。要深挖节水潜力,不仅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有可为,在生活领域内,同样可以重复利用或一水多用。要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提高矿区节水的技术水平。
水是宝贵的,如何使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我们有关部门和领导应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载于中国石油报社《石油内参》1996年第2期,与王东星合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