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建精品炼厂

创建精品炼厂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9月29日,在巍巍大青山下,滔滔大黑河畔,随着29响开工投产礼炮响起,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座现代化炼油厂拔地而起。经国家企业评价中心排序,分公司位于全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第241位;内蒙古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第128名;并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工业生产先进企业。

1992年9月29日,在巍巍大青山下,滔滔大黑河畔,随着29响开工投产礼炮响起,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座现代化炼油厂拔地而起。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的建成与投产,结束了内蒙古没有石油加工工业的历史,为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时至今日,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已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顾这风雨兼程的十年,我们看到它取得的成绩是辉煌和巨大的。

——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和提高。生产装置由建厂初期的7套,增加到现在的12套;加工能力由建厂初期的100万吨/年,经过扩能改造,提高到150万吨/年。十年来,累计加工原油967.6万吨,完成工业产值146亿元,上缴税金13.84亿元。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一路攀升。与1993年相比,轻质油收率达到68.52%,提高11.32个百分点;综合商品率达到93.7%,提高4.5个百分点;加工损失率1.11%,降低2.49个百分点;能耗达到13.23公斤标油/(吨·因数),降低13.28公斤标油/(吨·因数);单位加工费为146.69元/吨,降低67.18元/吨。

——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进一步提高。1992年、1993年,分公司分别实现利润2083万元和8000万元。经国家企业评价中心排序,分公司位于全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第241位;内蒙古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第128名;并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工业生产先进企业。从1994年开始出现政策性亏损,但分公司始终坚持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持续减亏,从1996年开始,至2000年先后取得了减亏3378万元、254万元、3004万元、4057万元和2791万元的好成绩。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员工的收入也有一定的提高。

——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建厂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分公司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先后实施了计划、财务、物资采购、车辆、第三产业五个归口集中,强化了生产、技术、设备、安全、成本、销售、质量、队伍八项管理,连续三年开展了“管理效益年”“科技效益年”“人才效益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效益连年提高。2001年,获呼和浩特市经济快速发展突出贡献奖。与此同时,各项管理工作也取得突出成绩。1995年,分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炼制行业企业形象十佳单位”,200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科技有了长足进步。1995年,分公司引进DCS集散控制系统,优化操作手段。针对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每年都研究专项科技攻关和创新项目。十年来,分公司先后完成了催化装置扩能改造、常减压伴气降凝、加中质剂技术应用、溶剂脱沥青装置原料渣油掺油浆技术等27项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项目,使分公司的经济技术指标大大提高。十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8项,获局级科技进步奖21项。

——人事、工资、劳动用工三项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实行干部聘任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初步建立了一个不唯身份、重在素质、不拘一格、能上能下的用人体制;对395个工人岗位、294个干部岗位进行了劳动评价,实行劳酬结合、易岗易薪的工资制度;劳动用工总量由1992年的3143人减少到2001年的1640人,减幅为47%。

——公司环保工作取得新进步。废气排放合格率和废渣处理率、利用率都达到100%,污水处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平均值达到了94%,高出目标值7个百分点。2001年,顺利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联合组织的“一控双达标”检查验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达标的企业单位。

——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十年来,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在援助锡林郭勒盟灾区、支援达旗麦收、帮助和林县治理沙漠、赞助呼市地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同时,还为内蒙古化肥厂提供平价渣油82.46万吨。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十年来,分公司党委扎扎实实抓好党的建设,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始终保持一种良好向上的势头。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分公司两次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单位;分公司政研会七次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呼市市委评为优秀政研会,特别是1998年,还获全国政研会颁发的“政研会工作奖”;分公司团委连续七年获“红旗团委”称号,200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团委评为“新世纪青年兴业杯”优胜单位;分公司工会被河北省总工会评为产业职工体育先进单位,各项文体活动和体育比赛先后20多次获集团公司、河北省、华北石油管理局一、二、三等奖。分公司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先后在华北石油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中宣部组织的有关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和推广。

——广大员工素质明显提高。十年来,有1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5人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48人分别获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颁发的有关荣誉称号,有405人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11人成为分公司技术带头人,27人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内部工人技师24人,星级员工304人。十年来,分公司深化员工技术培训工作,使广大员工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十年共培训员工12000多人次,对420人进行了高中文化补习,安排386人参加高等教育,有228人先后获得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证书。

分公司坚持眼睛向内,走内涵发展之路。他们把1996年定为“管理效益年”,在全分公司扎扎实实开展摆表现、算细账、找差距、定原因、定措施、抓整改活动。通过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共查出各种隐患和漏洞253项,其中98%都得到有效整改,使各项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他们在全公司干部中推行成本包干责任制,把管理费、运输费、招待费等各项费用指标都详细分解,形成了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的局面,并实行“铁指标,严考核,硬兑现”的考核挂钩措施,把各单位的成本指标同收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1996年,该公司各项成本要素发生金额均比上年有大幅下降,其中原油加工成本一项,每吨比年初计划的203元下降了近30元,并由此成功地实现了比1995年减亏3378万元的目标。紧接着,1997年公司又减亏254万元,1999年他们又开展了“讲形势,算细账”活动,制定并实施11项挖潜增效措施,2001年又深入开展了“找差距、抓管理、保三率、降五费、减亏损、增效益”活动,各项成本指标和主要生产指标都刷新了历史纪录。

为积极开拓市场,呼石化分公司充分发挥产品、地域等优势(方圆600公里内大型炼油厂独此一家),建立信息销售网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分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针对石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形势,他们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销售运营新模式,并加入了中石化和中石油集团公司信息网,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准确把握商机,及时了解国内外油品行情、油价动态和油价走向,从而及时制定销售策略和销售方案。1999年,呼石化分公司生产的90#汽油直接销售到蒙古国石油公司,实现了出口贸易的突破。2000年,该分公司又分别开通了石油商情网和民用液化气信息网,保证了价格信息的及时反馈和价格策略的及时调整。同时,他们还把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特别是针对国内外石油产品、上下游产品价格走势等,整理出商情资讯,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油品价格。他们规范销售,依法销售,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先后和一批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合同兑现率达到99%以上。该分公司还注重加强和客户的沟通、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都召开用户座谈会、订货会,对用户进行定期回访,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改,优化服务。他们努力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目前,呼石化分公司已初步形成以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和张家口、宣化地区为中心面向全国的销售网。特别是内蒙古中西部的包头、锡林浩特、鄂尔多斯等已成为该公司油品销售的主要市场。同时,该分公司又利用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接壤的地理优势,积极开拓蒙古国成品油市场,1999年8月开始了和蒙古国的石油贸易,大大增强了市场赢利能力。

呼石化自投产以来,十分重视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千方百计在资金、人员和政策上给予保证。几年来,这个分公司多次与石油大学、清华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锦西炼化总厂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并投资上千万元科研费用和上亿元技改费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科技含量,使装置加工能力和产出效益能力进一步增强。

1995年,该分公司引进了DCS集散控制系统,使生产过程得到及时高效的监控,优化了操作手段,为工艺参数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生产中的瓶颈问题,该分公司每年都确定6项以上的科技创新和技改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效益的提高。1996年,他们用较短时间完成了包括60万吨催化装置扩能改造、常减压伴气降凝、加中质剂技术应用、溶剂脱沥青装置原料渣油掺油浆在内的27项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项目,到当年年底,轻质油收率就由1995年的58.6%提高到62.5%,仅此一项,就创造效益近4000万元。溶剂脱沥青装置原料渣油掺油浆项目,改造前,该分公司的沥青质量在全国各炼油厂排名末尾,改造后,质量排名升为第四位。1997年,他们不失时机开展“科技效益年”活动,确定“六六”攻关工程,给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后劲,使分公司轻质油收率、综合商品率、加工损失率、能耗等4大经济技术指标与全国同等炼厂相比,从第17位一下跃为第10位。2001年,他们通过实施“节能、提高轻质油收率和降低油品综合损失”等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仅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一项,就为公司创效15万元。科技成果的转换,不仅提高了该公司的经济效益,还提高了环境效益。这个分公司先后对22个项目进行环保技术改造,通过技改,从源头上控制了水、气的污染,使分公司在2000年顺利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一控双达标”检查验收。

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重视科技离不开对科技人才的重视。这个分公司建立完善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技师选拔培养制度。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开展“人才效益年”活动,同时,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科协等组织在科技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五小”科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今,他们的轻质油收率、综合商品率、加工损失率都达到了集团公司同行业先进水平,这些都为分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呼石化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企方针,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快发展提供了保障。几年来,该分公司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用良好的治安环境安定人,使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分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思想实际,他们采取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办班轮训、专题讨论、分层施教等办法,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六中全会《决议》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专题研讨开展得扎实有效,先后举办各类研讨会14次,有不少论文分别被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杂志、内蒙古《思想工作论坛》杂志采用。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班子成员顾大局,识大体,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广大职工尽职尽责,干劲十足,较好地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在党支部的创建上,他们落实“创先争优”“一联二带三承包”和“一岗两责”制度,全公司46个党支部有41个支部达标,达标率为89%。

该公司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评选厂内标兵、十佳青年等,广泛开展向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十年来,先后树立了基层班组长李玉龙、王玉录等28名先进标兵,张越亮、魏文仁等30名十佳青年,激发了广大员工为公司做贡献的积极性。同时,他们还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精神文明示范窗口单位,对窗口单位从示范内容、标准、保证措施、公开承诺、礼貌用语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考核,从而推动了全公司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有效的开展。

他们广泛开展文明岗位、文明班组、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岗站、文明车间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几年来,涌现出文明岗位51个、文明班组24个、文明职工114人、文明家庭28户、文明岗站19个、文明车间4个。同时,还以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组织职工开展文学、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的文化品位。

呼石化的十年,是稳步发展的十年,是艰苦创业的十年,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开拓创新的十年。今年3月份,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在中油股份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他们注重找准企业的战略定位,突出工作重点,唱响发展主旋律,在立足现有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呼石化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呼石化做精、做细,努力建成精品炼厂,并制定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为此他们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建成精品炼厂的目标,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理财上精打细算,技术上精益求精,队伍上精明强干。从3月份到现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该公司向精品炼厂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他们从强化基础工作做起,建立销售日报、计量日报,加大计量管理力度,保证了原油入厂和成品出厂差量,当天发现,及时解决,并严格考核,使原油入厂损失居高不下的势头初步得到扼制,最低时降到了0.58%,上半年累计损失率为0.9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9个百分点。建立物资采购日报,能够准确、及时地把握物资采购运作状况,为生产建设服好务。严格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落实竞价采购原则,降低了采购成本。建立门卫持出台账和物资持出日报,堵塞了漏洞,防止了资产流失。规范合同管理,严肃资金支付审批程序、专门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厂容厂貌的治理,现已初见成效。

从精细管理入手,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增强员工当家理财的意识。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们对全公司的车辆进行集中管理,推行了单车核算制度,大大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特别是取消了长期外租车辆,使该分公司每年可减少租费100万元。同时,该分公司在投资和资金的使用管理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经常分析研究平衡资金,压缩重整加氢建设和一些大的技改费用,压低部分项目的取费标准,砍掉一些不十分紧要的项目,为降低投资做最大努力。另外,他们坚持资金封闭运行,加强资金周转,按要求控制银行存款限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上半年共节约财务费用102万元。在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成本的同时,分公司还积极开辟新的增效渠道,及时分析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走势,于8月份,全部停止了区外液化气的销售,改为汽车散装出厂,为分公司增加了较好的效益。上半年完成现金单位加工费91.7元/吨,比预算指标降低1.63元/吨,实现减亏467万元。

建设精明强干的队伍,必须首先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该分公司针对这一点,于4月份出台实施了《员工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和《员工行为管理条例》,对所有与分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进行行为、专业理论水平和岗位操作技能三方面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累计计分,实行末位淘汰。员工行为管理是以劳动、工艺、操作、工作、施工五大纪律规定个人禁止行为,凡触犯具体条款的均为违纪行为。这两个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几个月来,员工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18日,投资2.1亿元的重整加氢联合装置一次投产成功,为呼石化的稳步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牢牢占领市场,实现创建精品炼厂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十年的风雨历程,十年的奋斗求索,呼石化已逐步变得成熟稳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呼石化的发展道路也会越走越坚实。我们坚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呼石化创建精品炼厂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载于2002年9月22日《工人日报》、9月25日《中国石油报》,与于鹏、王秀丽合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