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媒体的定义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在没有权威定义的情况下,人们赋予了它多义性的特点。
一般而言,新媒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第一,狭义的新媒体,包括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以电脑为终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第五媒体的移动网络(以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为终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电信网络增值服务等传播形式)。
第二,广义的新媒体,包括大量的新兴媒体,指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它既包括网络媒体,又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融合而产生或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如电纸书、数字报、IPTV等[1]。
总之,笔者认为,新媒体旨在强调数字化承载方式,集合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的表现手法以及视听感结合的全方位体验。在当今,没有任何一种大众文化传播能够摆脱新媒体。
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2]在传统意义中,作为大众文化传播主要承载媒体的报纸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中,也不得不面对日渐衰落的事实——从过去的长足兴旺到如今主动地寻求媒介变革,以获得当今生存的一席之地。
早在2009年3月,AC尼尔森公司公布:2008年,中国电视、报纸、杂志的广告市场收益总额为5203亿元,而从对比情况看,呈一边倒态势——电视占广告投放总量的83%,报纸和杂志仅占15%和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公布: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其中使用宽带的网民2.7亿。此外,还有1.18亿网民通过手机上网。
“传统媒体的消亡”这个并不算新的话题,再次真切地摆在面前,所有传统媒体无不感到阵阵逼人的寒气,变革成为唯一选择。谁走在前列,谁就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通讯社的产生,本来就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每次技术革新中,通讯社都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而我国的新华社也敏锐地意识到了挑战与机遇的存在,提出实行战略性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作为一个有近80年历史、1.8万名员工的庞大的媒体集团,新华社向多媒体业态的转型必须考虑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自身的承受度。为此,新华社采取局部突破的方法,分段实施,平稳过渡,逐渐带动整体转变。而如何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就显得至关重要,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报道策划为其提供了契机。
(1)第一种新媒体方式。当时新华社推出的“图话这一年”,是一种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产品。多媒体中心充分利用新华社记者所拍的抗震救灾照片,8集《汶川记忆》按不同主题采用静像电影和视频特技手法编排照片,配以抒情音乐和滚屏字幕,使照片以幻灯片形式“流动”起来,能够以多元化、大信息量的方式呈现给受众。4集《记者口述》则通过摄影记者之口,挖掘图片背后的故事,再配以电视化手段提升图片内涵和情感元素。对图片进行视频化展示,不仅使原本单幅发稿的新闻图片丰富起来,而且由于特技的运用,也使图片的冲击力得到放大。
(2)第二种新媒体方式。“新华眼”是一款新闻地理化报道产品,它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新华社有关汶川地震及灾后重建的报道通过三维地图整合,使网民通过点击灾区地图上的地理位置图标,就可以浏览新华社关于该地点的全部报道。这种媒体报道方式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时空感,融新闻性、可看性、互动性于一体,拓展了网络传播信息的空间。
(3)第三种新媒体方式。“电视报道文字版”是将视频报道平面化而开设的专栏。视频节目和解说词也是高度凝练的新闻,含有丰富的信息量。报道期间,多媒体中心安排专人对所有视频节目和文字稿进行整理,有选择地编辑播发文字通稿,发挥了视频报道生动形象的优势,放大了报道的影响力。
同时,新华社还与黑龙江电视台联合进行了持续12小时的大型电视直播节目《重生》。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直播节目的同时,多媒体中心使用新开发的手机直播系统,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3G平台上,实现了手机电视不间断直播,整个过程顺畅清晰,探索了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这套手机电视直播系统是新华社第一代3G手机电视试验平台,并基于先进的3G通信技术建立了一条视频节目从数据源采集、转码发布、网络传输到手机终端展示的完整生产链。
在重大战役性报道过程中,大量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种报道形式如何以最快速度传播出去,一直都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演播室和编辑平台联合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报道期间,多媒体中心尝试以主持人播报、解读作为串联,对当事人做连线采访,同时,在播报中插播最新收到的图片、视频稿件,并在最短时间内编辑、发送给用户,起到了放大传播效应的作用。这一系列报道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发稿平台的优势,摸索了全媒体形态报道的业务流程。
新华社多媒体中心还尝试借助外力,与近来异常火爆的实名制商业网站开心网合作开设“寄语汶川,激励重建”专题,充分利用对方2500万注册用户、网站互动功能比较齐全的优势,将相关音视频稿件实时上传,并邀请网友留言。专题开设后,网友一条条充满感情的寄语不断刷新着页面,两天时间内就吸引了63万网民留言,大大超过了其他新闻媒体平台留言数量。由于访问量激增,开心网线路还一度阻塞,该网站CEO认为这个合作项目的效果“非常出乎意料”。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文字、图片等传统媒体编辑部门和音视频、网络等新兴媒体编辑部门以及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华社全新的多媒体中心初战告捷,达到了预定目标。多媒体中心的编辑来自不同编辑部,分别编发汶川地震一周年文字、图片、音视频、网络等各种形式报道,同时,尝试结合最新传媒技术,研发新的多媒体融合产品形态,以使传播效应最大化。在这个全新的中心里,不仅有“物理反应”,而且有“化学反应”。
二、新媒体的特征
数字化是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地位,而且使媒体传播形式从单向的传播转向了多向的互动的传播,并突出了“个性化”“分众化”的传播。传播内容从媒体灌输的广播向针对某个群体或个人需求的窄播转变,是信息时代最具标志性的旗帜[3]。
(一)数字化
当前生活空间中日益充斥的车载移动电视,公共场合的楼宇电视,用手机等便携终端接收的文字新闻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以及用互联网协议传输的图文新闻、网络广播及电视等,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新媒体所包围。
新媒体在表达形式上突破了媒体特性的限制,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固定表达模式,以多种方式呈现新闻,如传统平面媒体主要通过文字、图像表达,广播传播使用声音,电视运用影像、声音表达,而新媒体则是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甚至虚拟环境等各种媒体手段实现信息的传输[4]。
(二)互动性
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的传播,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的局限,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可以连接网上任一用户,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之间能够无障碍沟通交流。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受者极易进行角色转换,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有利于受众对传播内容畅所欲言、及时反馈,从而使媒体得以与受众在互动中同声同气。
(三)个性化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此外,受众对信息同样具有操控权,如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所以,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受众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中“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寻找和制作信息的用户,这是一个基于用户个人建立起来的双向交流系统[5]。
三、新媒体时代全面的网络化生存
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6]。
(一)网民手机商务应用发展大爆发
表1-1 网络应用用户规模及使用情况
1.即时通信
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其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5.1个百分点。2014年,在中国网民中手机商务应用发展大爆发,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率分别为63.5%、73.2%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用户增长幅度。长期处于低位的手机旅行预订用户年增长率达到194.6%,是增长最为快速的移动商务类应用。
2.网络视频
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71.9%的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在使用电视收看网络视频的用户中,58.5%的用户通过智能电视收看,70.0%的用户通过网络机顶盒收看,其中广电系的机顶盒和互联网机顶盒平分秋色,市场占有率均在25%左右,IPTV的市场占有率接近10%。
3.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根据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6亿,网民使用率从2013年年底的54.7%升至56.4%,增长规模达2782万。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2.48亿,使用率从2013年年底的43.1%提升至44.6%,增长规模达3288万,手机端游戏用户成为最核心增长动力的同时也意味着电脑端网络游戏用户向手机端的进一步转化。
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使得当代人们的生存方式表现为全面的网络化生存。可以说,一方面,新媒体给人们的生存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另一方面,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明显,甚至出现了手机依赖症等手机病[7],对此,笔者在本书第八章会有专门的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