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文化传播与媒介

大众文化传播与媒介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新的媒介在传播关系中改变了人类的感觉发生的性状,也因此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生发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渠道和载体,而且是形成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和引导者。(二)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文化的传播中介,也是联结传播文化资源和关系的工具和手段。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新的媒介在传播关系中改变了人类的感觉发生的性状,也因此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生发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罗杰·菲得勒也曾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所以,文化传播媒介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且更是社会文化形态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大众文化传播”是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也更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传播,后者对深刻理解大众文化非常重要。

当前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化是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大众是媒介影响下的大众[1]

首先,文化是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媒体天然具有传播信息、沟通大众的功能特性,随着电脑、多媒体、光纤通信、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与媒介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广告、电话、计算机、手机等已成为日常生活的象征,负载、传输、播发着文化信息、文化科技知识及其文化价值意识。

其次,大众是媒介影响下的大众。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普及,大众媒介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也导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能很快被大众熟悉和消费,每个人都时刻自然地与由媒介负载的大众文化相连,使大众文化成为与日常生活镶嵌在一起的组成部分。

因而,当前大众文化是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以及报纸和印刷品中广泛传播的雅俗并举的文化。大众媒介文化,是大众媒介时代特有的文化形态。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渠道和载体,而且是形成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和引导者。所以,媒介才是理解大众文化传播的核心所在。

一、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概念

(一)大众传播媒介

在大众传播学视野下,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如电话、计算机、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这些都是能够承载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传播的媒介;二是信息传播的机构,这些组织机构主要从事对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传输等工作,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信息的传播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组织机构,传播媒介的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也决定着社会文化内容的倾向性。

(二)大众文化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文化的传播中介,也是联结传播文化资源和关系的工具和手段。所以根据文化传播的定义,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是指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播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的载体和样式,以及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和方式。此定义基本囊括了当下所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

所以,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既包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也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还包括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如微博、微信等,以及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融合而产生或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如电纸书、数字报、网络广播、IPTV等。

二、媒介形态演变与文化发展阶段

文化传播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既是文化传播的历史,也是媒介发展的创造史和变迁史。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们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认知的系统,也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内容和方式。文化传播手段和文化传播媒介的进步不仅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而且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变化密切关联。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对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规模的要求也就越高,文化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也就更加复杂。媒介制约着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的进步是通过其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实现的。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性质和水平,不在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2]

所以媒体、媒介是促使文化传播现象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为根本的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媒体、媒介文化也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变化。

(一)口头传播媒介与口语文化

远古的原始人类靠约定的信号和身势语言来传递信息。语言产生后,出现口耳传播形式,信息的传播依赖于语言,而语言由于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使传播建立在人们口耳相传的基础上,这样信息无论是在传播的速度、范围、持久性还是准确性方面,都无法与现代社会的传播质量相比拟。

口语文化既是一种民主性的文化,也是一种权力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基于人类先天具备的能力,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利益,提高了人类信息和文化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但同时,由于这一阶段的传播介质是伴随着个人身份和特征的声音,传播主体的权威通常被认为是神灵所赋予的,如祭司等,其话语生产的高度集中使文化与巫术、哲学、历史以及实用性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它无法成为大众文化,而往往表现一种地方性的民间文化。

由于口语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易于受时间的侵蚀而湮灭,其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麦克卢汉又称这个阶段的文化为部落文化。

(二)印刷媒介与书面文化、通俗文化

书面文化使传播成为一种破解和使用符号的技术,这使得人类的文化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按照英尼斯的看法,“书面语的出现使语言脱离了口语传统,向世俗权力转变,结果对空间关系的强调超过了时间关系”;如麦克卢汉所说,文字和印刷术使文化发展脱离了部落文化,进入书面文化。书面文化摆脱了方言所造成的文化隔阂,扩大了文化交往的范围。而印刷术的产生与发展,使书面文化进一步得到发扬,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

在印刷媒介兴起后,通俗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的土壤。第一,印刷技术的提高和印刷业的发展使得通俗读物和通俗文学有了传播载体。第二,有了大众报刊,也就有了与大众报刊相匹配的通俗文化内容。第三,既然大众报刊上需要那么多的通俗文化内容,靠通俗写作吃饭的创作队伍也就应运而生。第四,在此基础上,通俗小说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像哥特式小说、罗曼司(通俗言情浪漫小说)等。第五,读者大众的增多也刺激了通俗文化的繁荣。报纸印刷媒介的盛行,逐步揭开了当代大众文化传播的序幕。

(三)电子媒介与大众文化的诞生

电子媒介可以说是书面文化发展的高峰,声音与图像又重新被接纳到传播文化中,而且声音和图像不再像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时期那样容易消失,现代电子技术使它们被复制扩散及永久保存的能力大大增强。也就是说,电子媒介融合了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使文化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此时,大众文化得以产生。

一方面,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奠定了传播的基础。可以说,大众文化因技术而生,并为技术而生。在大众文化出现之前,文化更多是被精英阶层掌握和消费。电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形式得以传播,从而消除了书面文化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精英文化中的那些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内容由于不符合传播规律而被淘汰,而民间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了文化之中。因而大众传媒使文化格局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在以往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之间出现了大众文化,它使精英文化边缘化,并逐渐取代了民间文化。不论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和图像与文化接触,它对使用者没有任何非自然的要求,因而具有真正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在此意义上,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大众。

另一方面,电子媒体技术也必定使大众文化携带上相应的媒介特点。大众文化摆脱了以往文化以个人生产为主要手段的途径,而是依靠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如同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来生产文化产品。从现代化数字彩印机,到高速刻录光盘、CD的生产线;从都市夜景中五光十色的电子广告,到影视大片中令人瞠目结舌、震慑心灵的惊险场面,到处都离不开现代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有力支撑。此时,电子媒介语境中的大众文化成了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它还具备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视像化。在电子媒介时代,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内容是通过视觉文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这意味着大众文化已经充分视像化了。

第二,轻浅化。大众文化本来就不是厚重之作,而经过视觉文化的生产之后往往变得更加轻浅单薄。

第三,震惊化。本雅明认为,电影会产生一种震惊效果,如果对他的这一思想做延伸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种震惊效果既来自于大众文化的内容也来自于它的形式。此外,由于大众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进行复制和传播,就使大众文化中蕴含了信息意识、现代科技意识、开放意识和商品意识,这与原有的小生产意识、封闭意识和非商品意识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和时代精神。

(四)数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新发展:媒介文化

最新的一次文化传播革命,就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第四次文化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传播的诞生。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如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做数字化处理,互相转化,随意组合或嵌入。此时,报纸、书刊、广播、影视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特别是交互式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关系面临巨大的变化。

这种巨大醒目的变化使得此时出现的大众文化新的发展形态被直接命名为“媒介文化”。所谓媒介文化就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正如凯尔纳(Douglas Kellner)所说:“媒介文化”这一概念既可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态(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介技术和产业。它避开了诸如“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或“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之类的意识形态用语,让人们关注到媒介文化得以制作、流布和消费的那种生产、发行与接受的循环。此概念也消除了介于文化、媒介和传播等研究领域间的人为阻隔,使得人们注意到媒介文化体制中文化与传播媒介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打破了“文化”与“传播”间的具体界限。

按照凯尔纳的说法,媒介文化是后工业时代或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形式,因为在这个时代,“媒介已经拓殖了文化,并已成为配送和散播文化的基本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已取代了先前那些书籍或口语文化模式,我们已生活在一个由媒介主宰着休闲和文化的世界里”。在此基础上,媒介文化是一种图像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高科技文化[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