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晖
(咸宁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咸宁 437005)
摘 要:对我国高校学报网络出版所面临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报;网络出版;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出版现已成为21世纪出版业关注的焦点,也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Internet时代的新形式。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印刷出版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时效性强,信息内容随时更新;互动性强,编者、读者、作者及审稿人之间实时交流;检索功能强大,文献内容便于查找,相关内容比较全面;传播范围广泛,遍及世界各地,有利于期刊发行;阅读方便,只要按动键盘或鼠标,就能圆满获取相关信息。总之,从投稿、编辑、出版、发行、订购、阅读乃至读者意见反馈的全过程均能在高效的网络环境中得以实现。传统期刊的运作模式正受到数字化技术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处于期刊林立的今天,作为我国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报,既面临数字化生存的考验,同时也面临快速发展的最佳机遇,所以,尽快用数字化方式改造自己,调整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已成为当今学报同仁们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学报网络出版的紧迫性
1.数字化技术对高校学报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因特网上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期刊群。其中,有的是全新的网络版,没有印刷版的载体;有的则是根据印刷版而出的网络版,实际上是对印刷版的数字化改造。这些网络期刊的特点在于: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出版物的制作和发行;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这种出版和发行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出版物发行手段的单向性,非定时的、发行对象不广泛,信息的聚焦效应差等弱点,极大地拓宽了“出版”的含义,对高校学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提高了期刊编辑、出版的生产效率,为期刊的交流、传播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体现在数字化这一领域正在成为期刊编辑出版的自然延伸。
2.高校学报自身发展的需求。 目前,高校学报从数量上看,可以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质量上看,与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的提高。但与其他科技期刊相比,在总体质量与效益等方面尚有不小的差距。论文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很小,所刊载的文章很难被世界上权威的检索机构收录。究其原因种种,不外乎论文缺乏原创性,在研究上墨守成规。除此之外,学报出版周期、论文录用周期过长,读者面窄,封闭办刊等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网络出版正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1)时效性强,大大地缩短了出版周期。据统计,一篇稿件,用传统的模式运作,从收稿到发表所经过的步骤一般要七八个环节,花在邮路上的时间长达一个多月。这不仅要花费编辑部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而且还有可能发生邮件丢失的情况,给编辑工作带来了经常性的困扰。而网络出版正很好地解决了高校学报在这方面的“老大难”,编辑可通过电子邮件迅速地与作者、审稿专家联系,同时,通过OICQ等相关的软件,编辑可以和作者、审稿专家进行在线交流,非常方便快捷。很明显,这比通过邮寄要快得多,而且不易丢失。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投递的稿件一般经过校对修改,差错率较小。对于可以刊用的稿件,编辑直接在计算机中对电子来稿进行编辑加工、排版,经过校对后,可直接上传到网页上,这些步骤只需几天之内完成,而传统印刷本则需一个月之久,大大地缩短了出版周期。曾有人统计,从来稿到发表,利用网络出版,比传统的印刷出版要缩短近4个月,这不仅减少了编辑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由于缩短了出版周期,使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得到及时发表,从而有力地提高了科研水平。[1](2)出版与发行同步,可节省大量的办刊经费。长期以来,高校学报的出版、印刷、发行费用都是靠各高校拨款,各校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大多数高校学报发行量一般在一两千份左右。其读者群也主要是具有相应的学术造诣的专业人员或者是一些图书馆、情报研究所之类的科研单位,发行数量少,读者面窄,办刊经费短缺,其影响因子和被引率等也必然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纸张、印刷、邮寄费用的大幅度上涨,使得本来在经费上捉襟见肘的高校学报更是雪上加霜。[1]而利用网络出版,既可以大大地帮助学报扩大影响,又可以节省办刊经费。因为无论是建立网页让读者浏览、下载,还是制作文件发送给别人,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发行的环节,并使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成为现实。
二、高校学报网络出版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1.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网络出版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还很不规范。出版的途径主要有权威性网站组织的集中上网和自主上网两种途径。[2]前者发展已初具规模,绝大多数学报都加入了“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这是一条省时、省力、省钱的途径;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学报与网络嫁接的主流形式。这种集中上网的方式,优点在于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检索相关学科信息,也解决了大多数学报缺乏开设网络版经费问题和维系网络版运营的人员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建共享。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出版,仅仅是纸质期刊的内容复制,或者说是纸质期刊的网络版。各刊的特色淡化甚至消失,交互性不强;内容缺乏新颖性,内容更新速度随同期刊出版周期一样,且排版文件经由编辑部发送到网络中心又需要一定时日,并未根本上解决论文刊发时滞长的问题。
后者(自主上网)具有版权自主、可独立创收、树立自我形象、扩大知名度、创造品牌等优势。笔者认为:这才是当前高校学报与网络接轨的最佳模式。 目前,高校学报发行量小,单靠印刷版已难以扩大影响,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走网络出版之路,才能进一步领先市场,逐渐扩大学报的影响因子和被引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相关学科的数据库、文摘类期刊、检索类期刊乃至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直接联系,把自己的刊物推销出去,得到他们的认可。这种自主上网的方式,更容易和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关系,能更好地树立期刊的品牌和形象。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更有时间上的便捷性和种类的多样性。校外来稿增多,可供挑选的机会大大增加,稿件的质量显著增强。此外,学报可网上聘请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作为院外编委和审稿专家,这样既有利于出版、发行,又可实现投稿、审稿、编辑和发行的网络化;另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枯燥乏味的印刷版变成集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出版物。这些都是传统印刷版所无法比拟的。
2.存在问题。 (1)运行模式问题。 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学报尚处于传统手工操作阶段,审稿流程繁琐、费时,劳动强度大,编辑部每天都有大量的电话来查询稿件的录用情况,编辑人员的工作经常被这些电话打断,造成了工作的低效率;大多数编辑部的电脑、打印机的使用基本上是单机独用,不具备网络处理功能,不能协同运作,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优势;各排版系统专业性较强,兼容性较差,使得学报编辑仍以纸质编辑为主;在期刊发行上,仍采用纸张作为唯一载体,发行方式单一,不能实现交互式传递。传统运行模式带来种种弊端:复杂的编辑流程、较高的出版成本,较长的出版周期等。显而易见,上述运行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信息载体的功能已受到传统模式的严重制约,不能适应知识更新、信息传递的时代需求。 (2)数据格式问题。期刊上网首先要将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统一的文件格式。 目前,网上最适宜的文件格式是超文本格式(HTML),它能够跨平台操作和显示,且可进行文本处理,文件也较小,适合在网上传播。但目前超文本编辑软件的功能还比较有限,不能处理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复杂的内容,对插图的处理也比较麻烦。因此,超文本格式只适用于以文字为主,版面简单的期刊上网;版面复杂的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不宜以超文本格式上网,否则处理后的内容将面目全非,严重侵害作者的作品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性。 (3)版权问题。网络信息表现出的高速、准确、完美的复制性能,对使用者来说有明显的开放性、交互性及自由性,这在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出版物容易被盗版、复制的问题。加之,若干网络出版者及其用户的著作权法律意识淡薄、信用支付机制不健全、网络信息易于被复制等原因,使得著作权人难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对网络出版的发展极为不利。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已达1200多家,所刊的论文学术性较强,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级或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而一旦上网后,难以保证其科研成果不被侵权。 (4)技术与人才问题。网络出版要发展,必须突破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例如,网上跨文化传播带来的语言障碍问题、网络带宽的限制问题、信息转换格式问题、网络出版编排规范化问题、网络安全及上网程序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阻碍着网络出版的快速发展。
三、高校学报网络出版的途径及对策
针对高校学报网络出版所面临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一些相应的途径及对策。
1.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编辑管理自动化、网络化
(1)高校必须建立学报网站,构筑网络出版的运行平台。网页是学报展示自我形象,同时也是编辑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强有力的工具,它能够改变学报编辑部内部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方式,与读者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联系,缩小编读差距,扩大组稿范围,了解学科热点,掌握出版动态,提高刊物质量;有助于收集读者、作者、编委和社会各方的反馈信息,并提供及时快捷的在线服务,对于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学报的特色和形象,对于宣传学报,提高学报影响力及学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3]总之,高校学报的网络版要杜绝那种单纯做纸质期刊翻版的思想,应时刻把握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现有的编辑工作模式,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不断扩充作者队伍,增强与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的动态交流,并加快网页更新速度。通过电子信箱(E-mail)及网上稿件管理系统,作者可进行网上投稿,编辑可上网组稿,并对网上来稿直接进行编辑加工,或送往相关专家审稿,并可及时发送审稿修改意见以及录用、退修、退稿通知。编辑在审读稿件时,也可直接查询文章数据、核对参考文献等。通过开办网上论坛,可利用其交互性强的优势,开展专题讨论,从而拉近读者与编者的距离,以吸引更多读者,发现新的作者和新的选题。[4]在每期学报出版前,可将学报目录在网络上发布,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注意,从而对其工作有联系的文章加以留意,以便有针对性地阅读,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利用主页,可定期发布学术动态、出版信息、专家导读等,宣传学报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学报主页还可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介绍学报的历史、现状、研究重点和方向,是网上宣传促销的最好方式,有利于树立学报形象,扩大影响,达到广而告之的效应。[4]此外,编辑部要设专职网上编辑,负责对网络版学报进行具体设计、制作等。除了专职网络编辑外,青年编辑也要在网络版学报中承担部分栏目。在网络上,读者阅读学报不再是以“期”为单位,而是以“篇”为单位,读者索取信息,提高了针对性和准确性,减少了盲目性与笼统性。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下载,使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实现其传播与推广的办刊宗旨。 (2)改变传统期刊运行模式,使之适应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网络的运行环境。 目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研究开发了“编辑部办公管理系统(BJB-OMSv1.0) ”,经全国200多家编辑部近一年的试用,效果良好。该软件还通过了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计委学术委员会软件测试中心的测试,获得软件质量保证测试评价和软件质量特性测试评价“双优”。[5]是当前较为理想的编辑管理软件。通过软件,编辑可在网上处理来稿登记、审稿意见处理、稿件查询、录用情况以及稿件管理等日常工作,从而,结束过去那种单纯靠手写的传统工作方式,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当然,编辑部也可根据本刊的实际自行设计和开发编辑管理软件,以求更方便、实用,从而使编辑工作有条不紊。 (3)选择最佳信息转换格式。根据万方数据等网络中心的经验,采用超文本格式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既方便读者直接浏览运用,又便于数字化期刊媒体功能的扩展;但由于科技论文信息的复杂性,某一种信息的显示方式并不能解决全部信息的揭示问题,特别是论文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某些特殊符号、公式及图像,加大了从文本信息向数字化信息自动化转换的难度,阻碍了期刊上网的更新频率。面对这种情况,国际上很多科技学术期刊上网都是将排版数据直接转换成PDF格式,用户下载相应的浏览器即可原样浏览、编辑和打印。[6]因此,对于高校学报数字化信息转换,我们应采用多种模式,实现以HTML为主流、PDF为辅佐的信息显示模式。
2.高校应加大对学报网络出版人才培养的力度。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版期刊与网络出版的出现,改变了学报编辑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对学报编辑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编辑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高的文字水平,而且还应具备广博的现代科技知识、相当的计算机技能和外语水平。因为不论是录入、排版、稿件管理,还是网络运行,都离不开熟练的计算机技巧和外语读写能力,因此,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外语应成为编辑培训和学习的必修课。加快网络出版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在高等院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从正规教育入手;二是对现有的出版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使他们成为兼有网络技术、出版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复合型网络人才。
3.国家应尽快制定网络出版版权保护和网络交易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对网络出版物还没有具体的条款,所以对网络侵权的判定还没有具体的依据。另外,网络交易的法律保护尚不健全,尽管国家已经承认电子交易协约合法,使网络出版者的利益受到了保障,但是涉及网络出版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还没有制定。尽管国家版权局对网络出版版权保护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即要在《著作权法》中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有权代表权利人为网络使用授予许可,但还不够全面。
总之,高校学报的网络出版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仍需更多的学报同仁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只是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及同行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吴志猛.高校学报,离网络出版还有多远[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85.
[2]刘玉成.期刊网络出版初探[J].学术交流,2000,(5) :153.
[3]余朝晖.高校学报主页建设刍议[J].咸宁学院学报,2004,24(5) :141~142.
[4]高巍.互联网络与高校学报的新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4):66~67.
[5]http://admin.chinajournal.net.cn/qkwz/qkbbs/topic.asp.topi-cid=276&forumid=1.
[6]石建等.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及信息检索国际化的要件[J].编辑学报,2004,(2):64~65.148.
(原载《成宁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