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原来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20世纪90年代末学科调整中新闻传播学科从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应地升级为二级学科,并逐步建立起了各自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新闻学学科基本构成
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三大分支学科及三大学术领域,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或分别简称为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这三大分支学科又各自承担着怎样的具体的研究任务以及它们在新闻学体系中的具体地位和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首先,从外在的学科结构的布局上,如图1-1-2所示:
图1-1-2 新闻学学科构成
新闻学的学科构成当中,又包含着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大分支学科。就三大新闻学分支学科从各自从事的研究范围来说,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具体的分工。
一般来说,历史新闻学也就是新闻史研究,关注的是新闻事业历史发展中的种种现象和过程。它的基本学术方向是纵向的,即以时间顺序而加以延伸性的观照和把握。因而,新闻史的研究主要就是运用历史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详细考证已经发生过的新闻领域的历史事件,根据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一方面要系统化、有序化地准确描述和尽量重现新闻界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要从中揭示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应用新闻学即通常所说的新闻业务,其中包括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等不同层面。它所研究的主要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加以实施和应用的一般性原则,也包括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相关的规则与规律。按我国新闻学术界的划分习惯,应用新闻学又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简称采、写、编、评)以及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编播和主持等方面的研究,这一类的研究实践性或实用性更强。
理论新闻学的性质属于更为纯粹的抽象研究范畴,其基本方法也是纯粹理论研究,一般采用逻辑的方法和思辨的程序,而其最终所产生的成果也就是“新闻理论”。说得更明确一些,理论新闻学,就是运用逻辑的与思辨的方法,通过对客观的新闻领域内的大量的事实和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并经过进一步的推理和深化,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从而反映和揭示整个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普遍的活动规律。
二、传播学学科基本构成
(一)基于研究对象的传播学构成[1]
传播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体系,从研究对象入手,传播学可以分为人际传播、小团体传播学、组织传播、公共传播学、大众传播、文化间/国际传播学六大板块。我国学者比较关注的是其中三个板块:
1.人际传播学
西方人际传播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修辞术和演讲术,在当时演讲被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相关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在这些相关著作或文章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一书。从那时起至今关于修辞表达的研究在西方延绵数千年。这些研究可以看做是人际传播学的萌芽形态或者前学科形态。而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以后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随着约德维托(Joseph A.Devito)《人际传播教程》、耐普(Knapp,M.L.)《人际传播研究手册》、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等著作的出版,人际传播学作为大众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成熟,发展壮大。
2.组织传播学
从广义来说,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组合而形成的统一体都可以成为组织;从狭义来看,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写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郭庆光(1989)]。顾名思义,组织传播学就是研究组织传播的传播学分支,它是我国传播学研究中蓬勃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
3.大众传播学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即大众传播学就是研究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学分支。长期以来,大众传播学在传播学各个分支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当前的传播学主流教材如郭庆光著的《传播学教程》(第2版)、胡正荣等著的《传播学总论》(第2版)等其主体内容介绍的都是大众传播的内容,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等通常只在个别章节提到,所占份额非常少。
(二)基于分支性质的传播学构成
从分支性质入手,传播学可以分为传播和应用传播两大板块。
1.理论传播学
任何一个独立的学科都至少应该包含三个部分:理论、历史与方法。就传播学而言,这三部分构成了传播学的理论部分。
所谓理论,是帮助我们理解某个现象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抽象系统,其中既有试图解释某一现象的某个较小方面的微观理论,也包括试图解释某个现象的中观理论,还包括试图解释所有现象的宏大理论[2]。就传播理论而言,主要可以分为六大板块:社会心理控制学、修辞学、符号学、社会文化、批评理论和现象学。对于这些理论,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格里芬《初识传播理论》等国外经典教材给予了详细介绍。
诚如罗杰斯所言,“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3],因此对于传播史的研究一直是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传播史的研究又可以分为几个分支:一是以罗杰斯《传播学史》等著作为代表,重点研究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二是以熊澄宇《媒介史纲》等著作为代表,重点介绍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三是以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等著作为代表,重在梳理传播思想的发展历史。这些“史”的梳理大大拓展了传播学历史纵深感,增加了传播学的学术厚度。
传播方法是研究传播学的路径与规则,对于方法的探索与学习一直都是传播学的重点内容。目前传播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套系统,即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就是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结构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性结论,代表性的方法有符号互动论、人种学方法、民族志学方法、焦点小组坐谈法和投影技法。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或市政研究方法,它是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4]。
2.应用传播学[5]
应用传播学是运用传播学理论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来解决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事件的一门学科。根据其研究范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宏观范围的应用传播学,主要包括政治传播学、经济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区域传播学;二是微观范围的应用传播学,主要包括传媒经济学、传播心理学、传播效果研究等。本书第十章将对相关内容做详细介绍。
基本概念与问题思考
1.新闻学
2.戈公振
3.杜威
4.库利
5.施拉姆
6.拉斯韦尔
7.拉扎斯菲尔德
8.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9.谈谈传播学的学术渊源
10.简述传播学四大创始人及其对传播学的贡献
[1] 陈国明等.传播学研究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8.
[2] 理查德·韦斯特.传播理论导引(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9-51.
[3]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
[4]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15-125.
[5] 周鸿铎.应用传播学教程[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4-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