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起至今,以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网络传媒经历了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技术进步,以及网络经济的破灭与复兴,到当今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网络媒体的兴起深刻地改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实施跨国跨文化传播,将把受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传播世界。这里所说的网络媒体是基于传统PC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
一、网络媒体特征及其影响
(一)网络媒体的变迁
1.Web1.0:内容为王的时代
万维网是因特网应用取得爆炸性突破的关键性条件,通过Web万维网,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地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这种利用互联网络实现了人类海量资源共享的技术,就叫“Web 1.0”[1]。
“Web1.0”的本质是聚合、联合、搜索,因此Web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网站的目标是以内容来吸引眼球、吸引人,这种思想也是传统媒体思想的一种延续。在这一时期,虽然各个网站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都强调技术创新主导模式,都是通过点击流量来作为依据谋取盈利等。
在众多互联网公司中,Netscape,Yahoo和Google为web1.0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Google则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
2.Web2.0:自媒体的时代
Web2.0是指互联网的第二代服务,这既包括互联网的底层技术变革,例如P2P技术对现有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冲击,同时也指互联网应用层面的变化,其中博客(包括播客)、维基、RSS、SNS、社会书签等尤其受到关注[2]。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扩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扩展为更多自组织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人类正在进入自媒体时代,通过博客、SNS等技术平台,个体生产内容的目的已经不局限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Web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不再作为“拟态社会”的静态组成部分,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
在Web2.0技术的推动下,平等成为新闻传播的核心理念,网状传播成为主流的传播形态,而传统的新闻真实受到了强烈的质疑,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不断降低,面对海量的信息,受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性困惑。自媒体在给予每个人“麦克风”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纷繁嘈杂的网络喧嚣时代。
3.Web3.0:互联网的商业时代
Web3.0一词最早由Bille Gaizi在2005年提出,意指个新的搜索引擎智能化互联网概念模式。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一个在讨论中的概念,大家对于其内涵和外延仍远远没有达成共识。
假如说Web1.0的本质是联合,Web2.0的本质是互动,那么Web3.0的本质就是价值。目前最能代表Web3.0的应该说是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领域。不管是B2C还是C2C,网民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进行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获得了财富。
在Web3.0时代,搜索引擎智能化,搜索结果精准;网络带宽更宽,传输速度更高,传输容量更大;互联网服务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3]。此外,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也大大提高。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当前我国以经济转型为契机,提出了国家层面的“互联网+”战略,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支持。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Web3.0的发展必然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传播媒介技术变革的飞跃性发展。
(二)我国网络媒体发展简史
就我国网络媒体发展而言,1994—1998年是网络媒体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新浪为代表的商业网站纷纷建立,以报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媒体掀起了网络化的热潮,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在各自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1999—2000年是我国网络媒体大跃进的两年,受全球互联网热潮的影响,我国网站和网民的数量成倍暴涨,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截至2000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1690万人,CN域名数量达到9.9万个。可惜持续不长,从2000年下半年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许多商业网站纷纷倒闭,存活下来的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网络媒体的发展进入了调整期。
在经历两年的互联网“严冬”之后,从2002年7月开始,三大门户网站先后宣布扭亏为盈。这标志着中国网络媒体开始走出低谷,进入了一个再起飞的新阶段。2004年更被誉为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二个拐点。从这一年开始,搜狐、新浪等商业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成为网民上网的第一门户;这一年,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传统媒体传播的综合性新闻网站迅速崛起,并成为其他网络登载新闻的主要来源;博客、RSS、网络杂志等网络新新媒体开始崭露头角,互联网开始朝着Web2.0迈进;同样是这一年,3G门户的开创标志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破茧而出。之后的十余年,中国互联网沿着这一年开创的路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互联网的规模实现了从10亿美元、百亿美元到千亿美元的飞跃。特别是在2014年,我国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第一次超过广电媒体的广告收入,这标志着网络媒体的已经逐渐成为今天的“第一媒体”!
(三)网络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1.互动性
在网络上借助网络的技术优势,受众可以即时与传播者沟通,传播者也能即时回答,使大众传播转化为人际传播,使困扰媒体的受众虚象得到解决。正是这点让研究者欢呼雀跃,人们终于不必再做媒体的奴隶,而是要做媒体的主人了。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个人制作、传播新闻成为可能。有的网站把自己BBS、聊天室等的热点消息放到新闻网页上,可以看作是这种现象的萌芽。
2.超文本结构
所谓超文本结构,就是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常常有多个主题连接,通过特定程序的功能把与主题相关的新闻(包括深度报道、连续报道、评论、相关新闻背景和新闻搜索等)都连在一起,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网络新闻的超链接功能是对线形编辑的一种突破,其表现形式更有利于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
3.海量的信息
现实中大型的新闻网站每天要随时更新数百条、上千条新闻,如新浪网的滚动新闻每天发布约1700条;新华网每日发布的最新新闻信息超过110万字。这对于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无疑意义重大;但海量信息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同时也会造成信息泛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向我们冲来。对于一般受众来说,过量的信息已成为一种负担。
4.广泛性
现在互联网几乎连接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麦克鲁汉预言的“地球村”在网络上成为现实,空间距离在网上是没有意义的。在网上,你可阅读《纽约时报》的头条,并发表你的读后感;同样,美国人也可看到我国《人民日报》的文章。这种特性使地方媒体有了国际媒体的传播范围,对于扩大世界上意见的多样性很有好处,避免了看问题的单调性,对于一定程度上遏制文化霸权;但必须认识到,对于文化霸权的竞争在网上并未消失,而是转变为对网络设施控制的竞争。
5.即时性
网络新闻报道可以借助技术优势,达到即时性。以人民网2015年的“两会报道专题”为例,人民网所发新闻稿与会议进程之间的时差已精确到了“分”。网络新闻采用的滚动播报,随着新闻事件的变化发展而随时更新,杜绝了“明日黄花”,一般在新闻事件发生几分钟内就可播报,保证了在“第一时间”把新闻传递给受众。这是就传播实质来说的。在表现形式上,每条稿件标题后都标出了时间,并精确到分钟,使受众在接受新闻时的时间感更加强烈。人们阅读的新闻已不是昨天发生的事件,而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这就使网络新闻在处理突发新闻事件上占了绝对优势。
(四)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1.公民新闻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也称公民共享新闻(citizen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指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即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旨在提供一个民主社会需要的独立、可信、准确、广泛及其他相关信息。从发展趋势看,网络已经成为公民新闻最主要的传播渠道[4]。
特别是随着博客、论坛、社交媒体、维基新闻、微博、微信等各种自媒体形态接连出现和发展,公民新闻的发展更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越来越多的民众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加以传播,并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展开讨论,甚至形成公众舆论,如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如“孙志刚案”、“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药家鑫事件”、“郭美美事件”等,都是公民新闻实践的典型实例[5]。
2.公民记者与公民报道者
关于公民记者的确切定义,学术界始终未有定论,甚至关于该不该、能不能使用公民记者这个词汇,众学者也是各执一词,意见不一。有研究者将学界的各种观点大致归类为三种意见:一是对公民记者大唱赞歌,认为公民记者侧重表达的是“公民”,表现了一种大众参与报道的现象;二是保持中立,认为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因而就不存在专业记者和非专业记者的区别;三是则显得保守而又谨慎,他们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记者是一个职业,要有专业认证,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为记者的,因此公民记者提法不妥[6]。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以“公民报道者”来代替“公民记者”,并对两者的区别做了详细的考证[7]。
虽然对于公民记者有很多的争议,但是能够出现这么多的争议,本身就说明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到新闻的报道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记者和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一方面,很多突发事件往往是公民在自媒体爆料或者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另一方面,传统媒体报道某件事情后,大批公民立即跟进报道,甚至展开大规模的所谓“人肉”搜索。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的报道受到严格的检验,传统媒体的公信力被反复质疑。这对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报道实践都是全新的挑战。
二、移动媒体特征及其影响
(一)移动媒体的兴起
移动媒体是指以手机等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的新兴媒体形式。事实上,以移动网络为依托的媒体形式都可以被划归为“第五媒体”之列。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类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又具有便携性、实时性、定制性、定向性等特征。2013年,我国移动通信4G发展的正式启动和以3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渗透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新一代的高速、泛在、智能、弹性、开放的宽带网络,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应用的出现[8]。
需要指出的是,手机只是移动媒体的一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融合,一切能够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沟通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终端都应划入移动媒体之列。比如,以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移动影院甚至数码播放器、数码摄录像机等设备为依托的媒体形式都将成为移动媒体的一部分。
(二)媒介融合走向深入
最早描绘“媒介融合”图景的是尼葛洛庞帝于1978年出版的《媒体实验室:在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未来》一书。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两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与互联。由于当时网络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尼葛洛庞帝对于媒介融合的描述还处于预想阶段。
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伊契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convergenceofmodes)概念,他的本意是指多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他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而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发生聚合[9]。
网络平台是媒介融合的基础。传统的媒体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来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而网络平台由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升级换代,必然导致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深入。在PC互联网阶段,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为:新闻门户网站、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报刊、网络出版等;而到了移动互联网阶段,媒介融合又新增了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刊、微博(媒体)、微信(订阅号)等多种形式。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国家政策的调整,跨媒介的传媒集团不断涌现。比如,2014年3月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和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整合后成立了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形式,引领了国内跨媒介集团建设的新浪潮。有些省份虽然短时间内不具备组建跨媒介的传媒集团的条件,但是也在积极进行着相关的准备或尝试。比如,2015年5月,有不少媒体报道了“湖南日报社将与湖南(广播)电视台合并”的消息,虽然后来经过查证发现是由于表述不严谨造成的误读,但是湖南报业集团和湖南光电集团“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确实对于促进不同媒体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媒体的“误读”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了湖南传媒人的努力和尝试[10]。
(三)融合新闻与背包记者
所谓融合新闻(convergentnews),是指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以及GPS位置信息等多媒体产品形式的新闻形态,它是媒介融合的“终端新闻产品”[11]。有研究者将当下的融合新闻生产正呈现出“四无”态势[12],即:
1.无权威:生产者的弱化
由于信息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传统媒介影响力的不断消退,以及受众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因此新闻生产者不断弱化,新闻的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无中心:生产地点的改变
在传统媒介主导的时代,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和路径是相对稳定和清晰的,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介既是新闻的生产、发布中心,也是受众获取新闻、反馈信息的中心。如今不仅融合新闻生产和传递的“界面”变得越发复杂多样,而且市民新闻、草根新闻的生产和发布的手段也变得日益多样化和生活化了。手机报、ipad平板电脑、电子纸、户外视频、汽车电视、IPTV,甚至不断从你屏幕右下角弹出的信息窗,都可成为融合新闻发布或获取的渠道;随身携带的手机、ipad、手提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都是公众通过短信、微博、微信、博客等形式发布。
3.无边界:模糊的传播范围
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域媒介了,原有的媒介边界已经坍塌,界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那些看起来彼此相距上万公里的媒体企业,会突然近在咫尺;那些似乎毫不相干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企业,会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突然向同一轨道靠拢,昨日的陌生人可能很快成为盟友、伙伴甚至敌人;那些本不知道广告为何物的人,可能因为微博上的百万粉丝而突然做起广告的生意和传播的买卖。在世界传播界,无边界的力量正无孔不入、攻城略地,传统媒介殚精竭虑建立起来的行业壁垒和专业规范,可能只是一道“马其诺防线”。
4.无预知后果:失控的传播效果
有纯正动机和良好意向的传播行为会导致事与愿违、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媒介融合时代独有的传播特点。尽管网络传播中的新闻生产者、提供者甚至包括著名媒体人以为自己很清楚在做什么和会产生什么结果,但事件往往并不按照自己的意向向前发展,会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是因为面对同样的事件和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性理解、判断和行动。从“犀利哥”到“名表门”,从“吸烟”到“打的”,网络上许多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打开无法预知大门的钥匙。
(四)从精确新闻到数据新闻[13]
1.精确新闻报道:重建科学式的客观
精确新闻报道(precision journalism),又称精确新闻、精确新闻学,是基于科学的量化研究的新闻报道。精确新闻报道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67年,底特律市黑人暴动骚乱蔓延,记者菲利普·迈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对437位黑人的抽样访问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系列报道《十二街那边的人们》,并于1968年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这就是精确新闻报道的开端,随后这种报道形式逐渐在世界各国的新闻界得到认可并推广。
1973年,菲利普·迈耶在其著作《精确新闻学:一个记者关于社会科学方法的介绍》中,正式把精确新闻学定义为:“将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实践新闻的报道。”迈耶认为:“精确新闻是一种扩大记者的工具包的方式,使记者可以接触到以前无法了解的、只能粗略访问的,或是受到新闻审查的主题。这对于了解少数民族和持不同政见者团体代表起了很大作用。”在经历过新新闻主义对客观事实的忽视与扭曲后,精确新闻重新回到了对客观性的追求上来,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抽样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高的精确度和效率。
2.大数据新闻:体验+定制内容+预测性报道
大数据新闻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思维的新闻报道,是数据驱动新闻更高一级的形态,代表了未来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的大数据新闻更多地停留在实验性阶段,预计在2020年以后或者更晚一些时间,大数据新闻的规模化生产会逐步到来。随着大数据分析在信息提纯和数据挖掘技术方面的提升,新闻生产在广泛嵌入性和规模化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也会水涨船高,把媒体报道的范围和创造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并以实践项目促进新闻职业理念创新。这种创新维度主要表现在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数据可视化叙事、数据驱动的应用三个层面,关系到从社会表层现实的关注到社会深层现实的挖掘,有助于提供可靠的洞见和预测;可视化新闻叙事可适应受众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整合的需求。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式会促进探寻事实及其背后的联系,采用的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技术都是相对公开和客观的,这有助于媒体建立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进行新闻报道的透明性。
大数据新闻是基于互联网逻辑的新闻报道,将逐步走向跨领域、跨平台的开放式、众包式合作生产,并将之从目前先锋实验性质的形态转变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新闻内容的价值来自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关联性分析。大数据新闻的关键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用数据讲故事的能力,能否基于读者的不同地域和兴趣图谱,来进行个性化推荐和新闻定制,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性报道三个方面。当新闻阅读变成更加愉悦的体验,当定制新闻成为受众接收新闻的常态,当新闻报道可以对事件发展趋势做出更精准的预测时,大数据新闻的春天,才算真正到来。
基本概念与问题思考
1.政治家办报
2.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3.媒介控制
4.传播制度
5.观点的自由市场
6.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7.社会责任理论
[1] 刘畅.“网人合一”:从Web1.0到Web3.0之路[J].河南社会科学,2008(3).
[2] 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国际新闻界,2007(10).
[3] 张植禾,张晓青,相春艳.Web3.0对网络传播的影响[J].现代传播,2013(6).
[4] 赵俊峰,张羽.公民新闻的发展与传媒生态的再建构[J].新闻界,2012(6).
[5] 陈琦.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建构[J].新闻界,2014(3).
[6] 张震.公民记者的概念厘定与辨析[J].东南传播,2010(2).
[7] 廖礼中.是“公民记者”还是“公民报道者”?——新媒体环境下对“公民记者”的再思考[J].新闻记者, 2009(1).
[8] 付玉辉.2013年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综述[J].对外传播,2014(1).
[9] 杨溟.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
[10] 刘浪.湖南日报湖南广电合并系误读 双方资产资本化进程或加快[N].第一财经日报.2015528.
[11] 王君超.融合新闻的定义、实践与改进途径[J].中国报业,2014(5).
[12] 邵鹏.论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生产的“四无”态势[J].新闻大学,2014(2).
[13] 喻国明.从精确新闻到大数据新闻——关于大数据新闻的前世今生[J].青年记者,2014(12)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