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拓宽《文萃》的舆论宣传范围,1945年10月经孟秋江、计惜英、黄立文3人商量决定发行北平航空版。当《文萃》出到第3期时,孟秋江和黄立文便在北平将3期的纸型交由唐勋负责印刷出版《文萃》北平版,前后共出了20多期。当时,军事调处执行部的中共代表团正在北平,唐勋向李克农同志汇报了《文萃》的情况得到李克农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为拓宽《文萃》的舆论宣传范围,1945年10月经孟秋江、计惜英、黄立文3人商量决定发行北平航空版。因为当时铁路破坏,无法邮寄,就先将纸型以航空件形式寄至北平印刷,故称为北平航空版。在北平负责此事的是抗战期间桂林中共“国新社”支部的负责人唐勋。当《文萃》出到第3期时,孟秋江和黄立文便在北平将3期的纸型交由唐勋负责印刷出版《文萃》北平版,前后共出了20多期。当时,军事调处执行部的中共代表团正在北平,唐勋向李克农同志汇报了《文萃》的情况得到李克农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文萃》北平航空版从发行初始就比较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文萃》刊载的文章能够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达各民主党派各方面的政治主张,而且编排得体,内容丰富。因此很能吸引读者。1946年5月,唐勋以“无意”的笔名为上海《文萃》写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进步人士的几篇“北平通讯”。1946年9月平沪铁路交通线恢复后,北平中外出版社开始作为上海《文萃》在北平的经销基地发售《文萃》周刊,至此结束了《文萃》北平航空版的发行。唐勋由徐冰同志安排编辑《民主》半月刊。应当说,在北平没有发行基地的情况下制作的《文萃》周刊航空版,拓展了刊物的发行空间,有效地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