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向国统区群众指示了革命斗争的方向

向国统区群众指示了革命斗争的方向

时间:2023-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后的中国会是怎样?《文萃》面对的就是如此一个国内环境。《文萃》从那时起就向国统区群众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那就是要为实现全国人民都有权派其代表共同决定国事的民主形式而做坚决斗争。张东荪《中国必须办一次真正的选举》、费孝通《人民·政党·民主》、邓初民《一切为了人民》进一步向国统区群众指明了这一革命斗争的方向。

今后的中国会是怎样? 这是每一个抗战后关心国事的国统区群众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共的局部战斗还在继续。关外打,关内停;关内打,关外停,直到关内关外全面打。谈一阵,打一阵,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边打边谈,直到无话可谈。这两句话就是1945年9月至1947年7月间,《文萃》发行时的国内时局。在国统区,工厂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没有倒闭的也被官僚资本“国营”化了。国统区群众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货币的发行速度,通货膨胀严重,货币极度贬值,人民生活处在无以复加的痛苦之中。国民经济在内战的重压之下几近崩溃。警管区制实行了,各种各样的民主运动被特务、宪兵破坏、镇压了,政治民主的道路已被国民党政府堵死,美国对国共内战调停的努力也最终宣告失败了。国统区群众在想,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国家的前途在哪里? 《文萃》面对的就是如此一个国内环境。它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生存着。它所刊登的文章、歌曲、漫画、木刻、诗歌,对于千千万万在黑暗中求索、苦斗的国统区群众,像一盏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为国统区的群众指示了革命斗争的方向。

(一)帮助读者了解抗战后大后方的情况

创刊之初,正是抗战刚刚胜利结束,被日寇、汉奸奴役统治了八年之久的上海人民迫切需要了解大后方的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的政治主张。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文萃》在最初3期选登了田汉、李公朴《八年来文化运动的检讨》(第1期)、罗隆基《八年来中国民主的动向》(第2期)以及特约稿夏康农《八年抗战在思想上的成就》(第3期)3篇文章,从文化、民主和思想3个方面揭露了国统区文艺已达“空前的危机”“科学的进展愈加更微弱”,教育“到处显现着后退”“出版业至多只能不死而已”“当前的文化正在被绞杀”的现状,使国统区的读者及时了解了大后方文化界、思想界的真实情况。

(二)为群众指明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革命斗争方向

创刊初期,《文萃》刊登的邓初民《中国民主运动的两条路线》指出:从清末伪立宪算起,五十多年里,中国民主运动形成了两条路线,“一是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军阀官僚所代表的民主路线,亦既反民主路线;一是中山先生所领导以及全中国人民和代表人民的党派所提出的真正民主路线”[3]。什么是“真民主的路线?”即成立国民会议,“用全国已成立的团体做基础,派出代表来共同组织会议,在会议席上公开地来解决全国大事”这才是真正的民主路线。《文萃》从那时起就向国统区群众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那就是要为实现全国人民都有权派其代表共同决定国事的民主形式而做坚决斗争。如同郭沫若在《向人民大众学习》(第4期)中所说那样,在这个“人民的世纪”里,“人民大众是一切的主体,一切享于人民,属于人民,作于人民”[4],又如同《文萃》刊登的另一篇文章,陶行知《四万五千万人的大公司四万五千万人做老板》(第4期)所说的,就是要全国人民一起来当这个国家的主人,来做这个国家的“老板”。张东荪《中国必须办一次真正的选举》(第15期)、费孝通《人民·政党·民主》(第22期)、邓初民《一切为了人民》进一步向国统区群众指明了这一革命斗争的方向。

(三)鼓励国统区群众开展“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群众运动

谁最希望和平,谁最不愿意打仗,当然是已经深处水生火热之中的国统区群众。《文萃》的文章既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政治主张,又喊出了国统区群众反对内战的最强呼声,为国统区群众开展反内战运动鼓了劲,加了油。《文萃》第5期“笔尖”栏目的一段文字写道:“我们反对内战,我们反对牺牲国家民族的元气来维护任何人的特殊权力,我们更反对背逆民主潮流之势力妄兴不义之师,我们是无辜的老百姓,除了整个民族的解放战争以外,我们不愿为某一部分人的权势而流一滴血,我们更不愿意残忍地去枪杀自己的同胞!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够苦了,物价压得我们奄奄一息,作战负担更使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为什么为了“一将功成”再有“万骨枯”的悲剧演出呢?”[5]这段话正道出了当时全国老百姓的心里话,代表了全国群众一致反对内战的共同愿望。此后,《文萃》又陆续刊登了聂绀弩《命令你们停战》(第6期)、《陪都各界反对内战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第9期)、云彬《厌战的心理》(第11期)、戈壁《一个反内战空军的公开信》(第28期)等反战文章,号召和鼓励国统区群众与国民党的反动行径做斗争。

(四)号召国统区群众坚决与国民党的兵役制做斗争

随着内战日益扩大化,1946年10月10日,国民党《兵役法》公布实施,国民党政府再次开始强征国统区群众服兵役。《文萃》在10月24日出版的第2年第3期《文萃》集中刊登了越缨《今日不宜兵役制》《办兵役非建国之急务》以及《未来事件的形态》3篇文章。这些文章告诉读者虽然在近代国家服兵役是一种无上光荣。但是在中国,一个以少数人利益为前提的一个不民主的“党国”和政府并不代表人民全体,而仅代表少数人和一个党。“所谓国民服兵役,很明显的是政府要全国解放区以外的人民为国民党服役,去打内战。但是我们不是党员,不要党争,不要打仗,只要和平,所以只有反对兵役制”[6]。何家槐的短诗《行列》更是描写了群众为被国民党所抓壮丁送行过程中壮丁的痛苦心态:“壮丁们的心里老是惦记着豆子没有收成,小麦没有下地,爸爸不会回来,哥哥还在逃避,自己又给抽去了,只剩下孤儿,寡妇,老母,幼弟,无缘无故去打自己人,实在说,还不如拉去枪毙……”[7]《文萃》的文章和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国统区群众的心,为国统区群众的反兵役斗争提供了舆论支持。此外,《文萃》还通过《文萃信箱》反映国统区读者反对兵役制的斗争。如第55期刊登的读者来信《誓死反对征兵》《又一件征兵的惨剧》等。

(五)帮助读者认清内战的发展趋势,坚定革命必胜信心

《文萃》积极鼓励国统区的群众发表自己对今后国内战局的意见,并通过整理归纳将其刊登出来,引导群众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必将在内战中战胜国民党。在第2年第6期刊登的《本刊时局问题讨论总结》中,文萃社的编辑用肯定的语气写道:“国军绝对没有力量使对方失败降伏;反之,共军却能最后击败对方的企图,这在于:“一、中国广大人民的觉醒,必然自动起来参加反民主的斗争。二、对方必然受到人民的反对,再加上军力不足,兵心厌战,经济崩溃,社会动乱,物资不足……等等,失败没落是他们的必然归宿。三、国际局面和平,反动集团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公开的接济。民主和平的情绪高涨,美反动分子将被击倒。”[8]同时,由于“中国人民的力量尚不足以压倒对方,对方的火力现在较强,还得到美反动派的鼓励支持,因而战争是长期的艰苦的。”[9]这些分析既客观理性,又充满胜利信心,不仅使群众认识到了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又解除了国统区群众心中的疑惑,坚定了他们的战斗决心。

(六)向群众介绍在国统区开展斗争的方法

为帮助群众参加革命斗争,《文萃》在办刊中特别注意向群众介绍、传授在国统区开展斗争的方法。第2年第6期《本刊时局问题讨论总结》一文的最后一问是“在目前及不久的将来,你应当如何努力?”其真实意图是想告诉国统区的群众如何开展革命斗争。总体而言,《文萃》向群众给出了以下4种适用于国统区的斗争方法。它们是:①努力使本人立场更坚定,团结人民,加入人民大众的阵营,扩大并团结民主人士,发挥人民反战力量;②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在生活上帮助周围的朋友熟人进步,帮助他们认清时局以及谁应负内战责任,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一同为民主的事业而奋斗;③随时想法参加群众的集体事业,坚决反对抽丁征粮等一切有利内战的榨取政策,反对一切剥夺人民四大自由的特务政策;④对有条件的读者可以向国际呼吁,制止中国内战,停止美方片面援助,撤退驻华美军。这些切实可行,贴近实际的方法为国统区群众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参考,满足了群众迫切希望参加革命斗争的愿望,丰富了群众的革命斗争经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统区群众运动培育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群众参加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