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游戏规则在真人秀中的中心性

游戏规则在真人秀中的中心性

时间:2023-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游戏而言,规则是游戏的灵魂,是其游戏性的来源和保证;对个体、组织和社会文化而言,规则是维持并保障世界继续运行的核心,是文明的基础,并且广泛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游戏而言,规则是游戏的灵魂,是其游戏性的来源和保证;对个体、组织和社会文化而言,规则是维持并保障世界继续运行的核心,是文明的基础,并且广泛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对既具有媒介游戏、文本游戏性质,其内容又常常是以竞赛游戏为主的真人秀来说,游戏规则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真人秀的性质是多重复杂的,我们不局限于讨论节目中游戏活动的游戏规则,而是从真人秀作为媒体奇观的角度讨论支撑和塑造它的游戏规则。所以要认识游戏规则在真人秀奇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就需要对真人秀的肌理做条分缕析的剖析。

有人总结,电视真人秀核心元素不外以下十个基本条件:(1)节目由规则来承载;(2)没有专业化的演员;(3)有人为选定的场所;(4)节目一般都设有明确的目的,如大奖;(5)节目有虚拟性;(6)节目有实录性;(7)节目强调目击感、新闻感;(8)节目有故事性;(9)节目有暴露性;(10)节目具有天然的悬念[54]。“十条件说”既强调了真人秀作为电视节目的性质,又标明真人秀的游戏性。尤其是“节目由规则来承载”这一基本条件将游戏规则在真人秀中的作用简要地揭示了出来。

在《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一书中,尹鸿等也对真人秀的构成做了梳理和总结。他们指出,真人秀的七个关键元素如下:自愿参与者、竞争行为、真实记录、规定情境、目的、规则、艺术加工;真人秀的七个节目元素如下:参与者、竞争、现场记录、时空规定、悬念、淘汰与选拔规则、艺术加工。这两个“七元素说”虽然极为相近,但其实各有侧重。真人秀七个关键元素对应作为“元游戏”的真人秀奇观,而真人秀的七个节目元素对应的是作为超节目的真人秀奇观。此外,尹鸿等在《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还分析过真人秀的三个关键词:真、人、秀,并且指出,“真”是特色,体现了这类节目形态必须是纪实的,非虚构的;“人”是核心,意味着节目必须要有人格和人性的凸现;“秀”是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

至此,我们可以再次确认真人秀的三个基本性质:首先,真人秀是一种以电视媒体为核心制作和构建力量的文本化的“超节目”;其次,真人秀的主体内容是一种包含核心事件的游戏活动,它和节目文本的制作、传播和接受一道共同构成一种媒介活动;作为文本的节目和作为游戏的活动都是在规则的制约指引和协助下运作;第三,真人秀以其节目文本和媒介活动的特点和影响而成为奇观社会中的典型媒体奇观。真人秀的三个关键词与真人秀的性质、特征的对应关系就成为:真——体现为由纪实性和事实性构成,真人秀的媒介文本有纪实性,真人秀的媒介活动和媒介事件具有事实性;人——体现为受制性和自发性,在游戏时,各方主体既有不能逾越规则的受制性,又有利用规则结合能动性的行为和选择的自发性;秀——体现为加工性和创设性,真人秀的节目文本需要艺术加工,真人秀的媒介活动和媒介事件是策划设计出来的,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

由是可知,规则围绕和渗透真人秀奇观,在各种移动层面存在并以不同形态发挥作用。它们总是属于特定语境的。它们是某个特定的情景、(亚)文化、历史时期等的组成部分[55]

一、游戏规则与竞赛游戏

真人秀节目的游戏规则不等同于节目中游戏活动的游戏规则,虽然后者在真人秀节目的游戏规则体系中最常见也极为重要。在一定意义上,游戏是由其游戏规则定义的,节目中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规则的推动下形成了相应的游戏内容,这些内容成为节目文本记录和表现的对象。规则有异,游戏的内容即不同,游戏内容不同,它们就分属于不同亚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相应的节目制作手法和节目构成方式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在节目文本层面,它也就有了区别于其他亚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的一些游戏规则。所以,在真人秀节目的游戏规则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节目中游戏活动的游戏规则。

竞赛游戏中的规则非常重要。它一方面规范比赛秩序,保证一切按正常轨道进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竞技性和比赛的悬念,这点非常关键。游戏的参与者因为有规则而目的性更强,在合理规范中提高了竞技的精彩程度,而且人们很难知道接下来会怎样,比赛会变得跌宕起伏、千变万化,这就是竞赛性游戏最吸引人之处。

(一)规则与游戏进程

我们可以从竞赛游戏的游戏进程来看游戏规则在游戏中的地位和作用。刚开始,游戏参与者从裁判那里获取操作权限,这是规则的组成部分,是行为的指引;接着他们利用道具进行一系列操作,这是赛制、赛程指引下的活动,规则是活动的程式顺序;参与游戏者根据操作结果按照约束制度获取分数,这是规则的奖惩装置和功能。

游戏结束以后,常常有对游戏进程进行彻底讨论即所谓汇报(debriefing)。成功的汇报,则包括对某些理论主题的讨论,如发现、改变与打破规则、活动符码,甚至自我认同,这些问题同角色扮演情境下的某些表演有关。

(二)规则与游戏者

规则是游戏参与者与评判者遵循的唯一标准,但任何游戏规则都是人制定的,因此它有规定性(刚性)的一面,也同时存在变更性(柔性)的一面。

从规定性的角度讲,被遵守的规则被解释为是行动者之间解决理想元游戏(Hypothetical metagames)而算计或设计的方法。通过这种元游戏,他们同意受一定规章的限制[56]

从变更性的角度讲,对游戏者来说,规则是一个舞台,可以让参与者更加充分地展示个性的魅力[57]。真人秀总是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尽可能地让选手去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规则在设计时会为参与者预留自由抉择的空间,这个自由活动的空间恰是参与者部分主体性得以较为充分发挥的场域。在规则和自由空间的双重作用下,选手在游戏中的行为效果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在表现选手的自我意识和行动的同时,其效果又依赖于各项规则的制定和选手的选择。自由空间导致如下特质:自然、真实、开放、随机、出人意表、难以预料……

(三)规则的主要形式

真人秀常常包含很多小游戏、小项目,它们成为总体上竞赛游戏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总体大的游戏还是各环节上的小游戏,都是由众多规则所决定。这些规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竞赛规则,规定如何比赛,什么是胜利和什么是失败,赛制、流程、赛区设置等重要赛事构架也是竞赛规则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淘汰规则,规定如何决定胜利者和失败者。而胜利和失败导致戏剧性,导致理性的博弈和感性的强度。

游戏规则是奖惩分明的竞争淘汰机制[58]。但与竞赛规则相比,淘汰规则在真人秀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可以说“淘汰”是真人秀中最重要的节目元素,也是规则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竞争比赛的成功失败往往通过淘汰来完成和实现。为了增加复杂性和可看性,真人秀一般不会只是单一的淘汰,而是通过层层淘汰来组织游戏和节目,并使之成为游戏和节目的转折点与划分段落的依据。

淘汰在真人秀节目中是残酷竞争的结果体现,是参与者进行惊心动魄博弈的原动力,是游戏大部分故事发生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保证节目精彩好看的法宝。例如,《幸存者Ⅰ》巧妙地运用投票淘汰制度,使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在互相激烈竞争的塔吉和帕冈两个部落得以再现。“如果没有让部落成员之间互相投票的这种淘汰制度,《幸存者Ⅰ》节目本身将不复存在。发现谁在下一周‘死掉’是观众收看此节目的主要目的。”[59]

(四)规则与其他游戏要素

游戏道具或环境是游戏的结构性要素,也是重要的游戏条件。它们和游戏规则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游戏规则比游戏条件重要,当然有时有些游戏规则是蕴含在游戏条件当中的,它并未被明确地表述出来。那些蕴含的规则只有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游戏者的参与才能得以自我呈现。

游戏环境或者游戏条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游戏情境,它表现为时空的限制性和规定性。所有的游戏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就可以保证游戏时的行动规则实施的有效性。规定情景是真人秀的重要结构性元素。真人秀节目中的情境由设定的空间和时间构成。参与者(行动主体)必须在限定的时空中去完成任务和达到目的。因此,在一个规定的空间和时间里活动是真人秀游戏的外壳,是其游戏的重要条件,也是游戏规则的依托,并包含和决定游戏规则的可能性和方向,甚至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规定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元素。设定一个故事发生的空间是制定游戏规则的第一步。

二、游戏规则与节目文本

很多研究者都指出,在真人秀的节目元素中,首先就是关于游戏活动之规则的问题。由于这个游戏规则对节目的面貌有辐射性影响,因此秀的一个核心就是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规则。尹鸿等在《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也指出,规则是真人秀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元素。节目的进程和主要内容,或者说节目中的所有戏剧性都由规则的设置而得以实现。可以说,规则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成败[60]

北京维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较有影响的几个真人秀电视节目《走入香格里拉》、《完美假期》、《英雄古道》、《谁将解说北京奥运》等的策划人和制片人陈强说,真人秀最大的特点是将生活、戏剧、事件与表演等很多东西通过媒介现在的发展混淆在一起。他说,真人秀有一个共性,就是在虚拟空间中用游戏规则产生的推动力让人们进行选择,而后在现场的进行中产生情节、故事、矛盾。这是基本的共性。怎么样被淘汰,怎么样择优,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择优和汰劣本质是一样的。他还认为,构成真人秀的核心要素以及真人秀和其他形态不一样的要素是,真人秀把真实生活和戏剧混淆了。用规则和现代的一些科技成果把它混淆了[61]

规则与真人秀电视节目文本之间的关系,涉及规则与节目的构成、规则与节目的制作、规则与节目的传播及接受。

(一)规则与故事、情节和冲突

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文本内容主要由故事、情节、冲突等元素构成。大致说来,规则与它们的关系是:规则作用于游戏主体然后制造冲突,冲突产生行动,行动编织情节,情节构成故事,故事组合为文本。

真人秀节目由于规则的制定,可以将一个社会的人从社会中抽离出来,部分地还原成一个自然人。但是在参赛选手们组成的“小社会”中,同样充满欲望与道德、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其人物关系有时十分微妙[62]。游戏规则对于冲突的产生有一个激发和规范作用,失去了游戏规则,真人秀中的冲突也就变得完全无从捉摸。

规则精心设置的冲突关系,被现代传播工具编织在一个故事文本里,选手、评委、观众在这个故事中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真人秀电视节目中的故事就是游戏的参与者在游戏规则的推动下面临不同的抉择时发生矛盾,以及为获取最后的大奖或达到最终的目标竭尽全力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每个人是如此不同,看起来就像是个小社会。在面临问题做出决定时,他们体现出的人性,也是他们内心的表达[63]

真人秀节目游戏规则的好坏,实际上决定了节目是否有吸引力。一般来说,游戏规则有几个方面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是规定人物有多大的活动空间(为人物的活动划定边界)。一个好的规则,大家都应该共同遵守,要让节目中的人物有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可能性[64]。游戏规则规定了人物有多大的活动空间。以竞赛规则为核心的真人秀的游戏规则决定了真人秀节目故事的成败。

(二)规则与节目创作

真人秀一般是先以一个规定的游戏规则为框架,游戏进程和节目现场依赖的是先于“事实(或故事)”的游戏规则,与参与到游戏中来的人物在规则制约下的表现,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来产生冲突,制造故事。真人秀的创作关键在于规则的设计。

每一个真人秀的规则都是节目的叙事和构成基础:要设计尽可能调动选手矛盾与冲突的,在竞赛过程中能最真实展示人性的、特定的、适合电视观赏性的规则——创造出令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人的善与恶的展示契机——诸多规则必须深入挖掘人物的特质与人物之间的矛盾,目标就是撕毁节目参与者最后的伪装,而不是停留于人物在舞台上的表现[65]

就真人秀节目文本的制作来说,规则保证了节目的戏剧性情节和走势,同时有利于对节目的有效控制[66]

(三)规则与节目的传播接受

在商业逻辑的支配下,真人秀电视节目为了尽最大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都希望能够最大范围传播并被受众接受。所以,最大程度了解和把握受众的心理与喜好,然后有针对性地通过规则的设置来满足他们是真人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由于电视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他们的一个重要观看动机是和游戏参与者之间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在游戏参与者的形象上,观众可以投射自己的愿望和梦想,从而产生“代理满足”,于是对其产生关心、关怀和期望之情。因此,作为游戏和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遴选游戏参与者就应遵循一个潜在的规则:选手要具有代表性。这个代表性不是片面的,因为电视观众极具多样性,在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爱好等方面均有差异,那么好的选择是游戏参与者在符合游戏主题之规定的前提下最好能拥有不同层次群体的代表性。

在遵循那样的规则的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差异性复杂地置于节目或游戏的开端。在进入节目或游戏后,这些差异性及其背后携带的价值观被激活,自发地创建出丰富而集中的戏剧性场景,编织成具有足够可视性和可分析性的节目文本。

三、游戏规则与媒介文化

真人秀是奇观社会中媒体奇观的典型。真与秀的结合是它的内容特征,记录性和戏剧性的融合是它的形式特征。真人秀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决定和塑造了真人秀奇观文化。造成这种媒介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就是真人秀复杂的游戏规则系统。因为无论是在形成真人秀的内容特征上,还是在造就真人秀的形式特征上,游戏规则都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

(一)节目文本与现实文化的关系

对文化的理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看法是,虽然可以在器物和制度等层面具体体现出来,文化的根本要义还是人的观念性的精神产物。它可以表现为除了自然界以外的一切产物。我们还可以把文化看成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文化具有层次性,它的最外层是显性产品,它们是深层文化的象征;规范和价值居于文化层次的中间层,规范是一个群体对于什么是“对”、“错”的共同认识,价值决定了“好”与“坏”的标准;在文化的最核心处,是关于存在的假定[67]

媒介文本与现实世界的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苗棣曾论述道,电视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归纳为电视并不是我们社会的表面真实,而是象征性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价值结构和内部关系[68]

真人秀这种流行文化、媒介文化产品是以符号象征结构和游戏运动的形式呈现的。象征符号的重组、重建和重复排列组合,以其不断更新的形式,在给予观赏者的感官以种种愉悦的感觉的同时,也是在媒介手段和视觉文化的支持、制约和决定下,尽可能地再现社会现实的“游戏规则”,从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游戏规则与真人秀奇观文化

真人秀具有包罗万象、真实与虚构融合的重要特征。虚构,可以展示可能世界;真实,能够再现实然世界。真人秀的本体一般都是无中生有的媒介事件,因此它是创构性的。使这种创构性的、提供假定性时空和目标的对象运行起来的,正是游戏规则。所以说游戏规则在假定性和事实性(factuality)之间搭设了通道,建立了联系。虽然真人秀有着复杂多变的节目样貌,但也具有相对共同的关键因素,那就是融运动和娱乐于竞争的框架中。而电视上的一系列竞争形式只不过是更广义上的文化竞争而已。电视竞争不仅为林林总总的娱乐节目提供一个构架,同时又担当了重在成功的意识形态范畴的载体[69]。“表面上,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似乎带有规则的娱乐性或竞赛节目,但其规则中的竞争方式,则完整地代表了‘版式’所有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70]

例如,《幸存者》中的投票淘汰制度和《超级女声》中的PK制度,演绎的就是“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

在《幸存者》中,无记名投票淘汰制度贯穿了整个游戏的始终,成为游戏的核心和线索以及最能体现游戏主题“生存竞争”的工具。整个游戏过程中20次挑战大赛在投票淘汰制度的规约下得以开展和进行。在游戏进行的三个阶段,被下放给游戏者自己的淘汰权推动参与者从最初两个部落的16人逐渐减少到10人,游戏由是进入合并后阶段。接着,投票淘汰制度继续运行,直至剩下最后3个参与者。“幸存者”最终在3人中通过投票淘汰得以产生。自始至终,投票淘汰制度(在最后决胜环节略有变动,但核心仍是通过投票来淘汰)是整个游戏的线索与框架。无记名投票淘汰制度在游戏中起到的结构性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如若没有它,“幸存者”游戏必然会变成由一堆小游戏叠成的随意组合,而游戏那种层层推进、悬念丛生、复杂诡谲和扑朔迷离的吸引力即使不是荡然无存至少也会大大降低。节目的策划者制定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为了鼓励每一位参赛队员运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意志,以最积极的方式投入到这场虚拟的也是真实的生存竞争中去[71]

游戏规则还刻意使得竞争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从而把人性和文化中的微妙处表现得更加突出。在《阁楼故事》这样的节目中,更有男女情愫交织在钩心斗角的利益关系中,情况的复杂难以言表。在观众有投票权的时候,游戏者又要顾及电视机前无数群众“雪亮的眼睛”,彼此使手段之后还得努力设计纯洁形象,以免被他们否决掉,局面由此变得扑朔迷离,微妙的局势变化层出不穷,“雪亮的眼睛”也看不明白,莫衷一是[72]

综上所述,对真人秀来说,从游戏规则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游戏规则与节目文本的关系以及游戏规则与媒介文化的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出,游戏规则处于真人秀的核心地位,它是游戏的律法,是活动的框架,是节目推进的无形的手,是真人秀的阿基米德点。它决定了悬念、张力,黏合着虚构与真实、制作与呈现、参与者与策划者以及受众,是聚合各个电视节目形态元素从而使得真人秀成为综合性全息性的节目形态的纽带,为各种力量提供进行博弈的平台,也是媒体奇观语法和理解奇观文化的密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