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创新品牌发展的战略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深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从早期的吸引外资拉动型走向以合作竞争为基础的主动性扩张活动(刘权,2002)。在参与国际市场的博弈竞争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产品竞争力转向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手段(云治,2009)。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品牌取证和全球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是实现增强国家实力、建设经济强国的理想的有效途径(王伟华,200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为应对国际化竞争,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党中央明确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应积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自主品牌是指依靠技术进步,实施技术创新,用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出来的专有品牌,它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涵盖了企业资本、创新能力、管理、产品、质量、技术、市场、信誉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是实现和创造企业价值的核心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力量和综合能力的体现(贾泓,2007)。实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品牌,不仅是推进我国自主创新进程、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举措。
近几年,以武汉市为例,把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点,积极采取宏观引导、配套改革和有效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完善品牌建设的激励机制、政策体系、体制保障和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举措促进了企业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然而在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分析武汉现有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评价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成效,比较武汉及国内外自主创新品牌发展的差距,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大批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名牌优势企业,形成武汉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平台,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既可以丰富与拓展区域自主创新品牌的研究理论体系,也可以指导中国体育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的构建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十一五”期间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支撑点,这是党中央对我国今后较长时间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显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能力规模扩大和设备的更新,更要关注新技术的研发和自主品牌的创立。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产业体系即使建立起来了,其根基也难以稳固。培育新技术,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拥有自主品牌,才可能提高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有机结合,才可能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就要在培育新的增长点上下工夫,自主创新品牌经济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建自主创新品牌产品,打造自主创新品牌企业,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产业,发展自主创新品牌经济。
二、建设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的政策规划与思路
(一)坚持自主创新品牌的发展战略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又何尝不是,因此企业应坚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能力。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一个好的品牌不但要其质量与国际接轨,其设计的特色更应该做到这一点。设计特色的创新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在企业的各种创新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各种创新又是相互协同,共同发展的。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深化,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保持多年持续稳定增长后,GDP突破20万亿人民币(209407亿);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人均GDP将达到2000美元左右。科技投入规模不断增长、强度持续提高,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4 500亿,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3003亿,居世界第五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研究开发人员总量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世界排名已由1991年的第十五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在SCI、EI、ISTP检索系统论文总数中占7%,与英、德、日相当;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4367亿元;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5287.5亿美元。由此可见在参与国际市场的博弈竞争过程中,建设创新型城市势在必行。创新型城市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的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其竞争已由产品竞争力转向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手段。走出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品牌取证和全球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是实现增强国家实力、建设经济强国理想的有效途径。
城市发展包括资源型、依附型、创新型三种发展模式,其中资源型是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阿拉伯地区)。依附型,以引进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如拉美国家)。创新型,以知识的生产和应用作为创造国民财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
创新型城市共同特征包括:科技创新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R&D占GDP在2%以上和对技术依存度占30%以下。我们只能走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战略的基点。实现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
(二)自主创新型的品牌发展目标
自主创新是品牌战略的基点,它包括三层含义:加强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是品牌发展的途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是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是科技的长期根本任务,发挥科技方面的能动性,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导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目标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三、建设武汉市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的政策环境构建
(一)发展思路必须实现战略性转变
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在创新体制上,实现从单项实施的体制改革向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转变;在发展部署上,要实现从强调研发向强调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人才培养并重,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转变;在国际合作上,要实现一般科技交流合作向全面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坚持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创新活动。加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企业和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基地建设等措施。以此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只在产品线中的比重。为树立自主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设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的政策规划与部署
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关系体育软实力的提高,所以应该建立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研究,建立面向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全面战略规划成为必要。规划特点是:
(1)突出自主创新,以此为主线统领全篇;突出科技引领作用,在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的基础上,强调科技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2)突出重大专项,以技术集成创新形成战略产品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3)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4)突出军民结合,统筹军民科技资源,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品牌战略的部署中应重点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
(1)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发挥科技支撑作用(11个重点领域,68项优先主题,16个重大专项) 。
(2)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发挥科技引领和先导作用:①稳定发展基础学科,关注和发展交叉学科,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②超前部署,准确把握和重点支撑前沿高技术研究。
(3)加强科技能力建设,为科技持续发展提供保障:①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②强化制度创新,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③创造环境,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
(三)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构建的核心原则
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的政策环境建设应着力从科技投入、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方面入手,应该注重如下方面。
1.科技投入方面
(1)我国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我国2004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35%,低于世界平均1.6%和发达国家一般2%以上的水平。
(2)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分散重复和浪费等问题。
2.税收政策方面
(1)对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的激励政策力度不够、限制较多,存在某些重要政策缺失。
(2)生产型增值税加重了企业机器设备购置成本,抑制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积极性,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印尼两个国家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3.金融政策方面
(1)国家在引导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缺乏有效政策,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尤其难以得到金融支持。
(2)创业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和起步期很难得到资本金支持。
(3)缺乏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4.政府采购政策方面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政策的主体目标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抑制腐败,而各国通行的政府采购政策所承担的支持新兴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功能发挥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的政策环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应把握4项基本原则:①集中解决制约自主创新的主要政策问题;②利用多种政策组合,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全社会支持自主创新;③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相协调,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合力;④突出政策可操作性,力求明确、有效。
(四)建设自主创新品牌的发展目标
发挥国家级开发区辐射带动自主创新的功能和作用。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加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以“两区多园”为主体、特色园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开展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尽快发展成为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部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加快“武汉·中国光谷”创新资源的优化和集聚,力争“十一五”末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
(五)武汉市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战略建设的内容
围绕国家创新型的战略与目标,武汉市突出加强自主创新的主线,以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中心,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重点,调整政策导向,制定可行的政策措施,形成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协调一致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为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切实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等方面政策。国家推出主要政策进展包括:“2006年财政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长水平”;“统筹落实专项经费,以专项计划的形式逐项启动实施”;“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新政策。武汉市在此基础上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具有武汉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加大科技投入。
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消了现有政策中“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限制,直接提出“允许企业按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且使政策受益范围从工业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提出了“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等新政策。因此武汉市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为加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等政策。国家提出“国家开发银行在国务院批准的软贷款规模内,向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软贷款,用于项目的参股投资”;“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特别融资账户,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参股投资和项目投资提供资本金”等新政策。由此武汉市支持创新型企业增强融资能力,鼓励支持科技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建立科技企业上市扶持基金,重点支持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国家提出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扶植创新性自主品牌。建立政府首购和订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等方面的政策。主要政策进展包括:提出“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加强预算控制,优先安排自主创新项目”;“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自主创新试制品或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政府进行首购”等新政策。武汉市严格执行国家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由市科技部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为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限制盲目、重复引进,支持企业以及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家推出的主要政策进展包括:提出了“重点工程项目中确需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由项目业主联合制造企业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作为工程项目审批和核准的重要内容”;“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府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等新政策。武汉市提出凡国家有关部门和市政府核准、审批、备案的重点工程项目,涉及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立项前,由项目业主联合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作为工程项目审批和核准的重要内容,按规定报请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后实施;项目完工后,将消化吸收是否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对引进项目验收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装备和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的范围。对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的国家或市级重点工程,将优先予以申报或安排。
四、自主创新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一)准确定位品牌的发展方向
市场是品牌发展的土壤不同的消费群体需求构成了市场需求。品牌的产生及发展就是要满足这种需求,其生存价值要以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值为体现,最终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研究分析表明,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在顾客忠诚度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品牌并不单单建立在功能性、标志性的基础上,而是客户依靠自己得到的信息、感性化的认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构成,在自己的生活场景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定义与情感。
企业必须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市场上顾客的不同需要结合市场竞争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科学确定本企业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地位。顾客是产品价值最大化者,他们塑造出一个产品价值的期望值企业应准确把握并实现它。在品牌发展中企业要做到准确定位消费群体并识别他们的需求分析某地域群体下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有针对性地对消费者进行产品的开发及品牌的推广。
雅芳凭借对女性群体心理的仔细分析,不断丰富品牌种类,建立合理的品牌层次,不断推出新的品牌满足不同肤质女性对化妆品的需要。雅芳凭借丰富的品牌种类满足了各经济层次、各年龄女性对化妆品的需求。由此看来企业要对不同地域、文化、经济下的市场仔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才能精确定位市场需求。同一品牌的小包装纯色洗发水在日本往往受到主妇的采购而在韩国同样的洗发水装在大瓶里出售则受到更多主妇青睐,原因是韩国消费者购买力强通常购买大包装的产品。而在某些国家,包装精美的瓶子盒子及一次性小包装是鼓励人们去尝试并继续购买的方法,但在一些阅读能力经济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单一用途的低成本、简单的包装则更能够帮助消费者认知产品、牢记品牌名称并选择产品。
品牌的定位应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定位为基础。大海航行靠舵手,方向如果不对,那其他更无从谈起。准确的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可行战略。准确定位品牌的发展方向就好像是船在波涛滚滚的大海中找准了方向,坚持不懈地朝那个目标前进,使武汉市自主品牌在此定位的方向上获得持续竞争的能力。
因此,创建全球性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已经同技术竞争一样成为企业竞争的高端形式,品牌不仅关系到企业产品、服务的规模,更是决定产品/服务溢价能力的关键。首先,品牌国际化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一些在世界上驰名的品牌,这些品牌成为他们强大的经济支柱,也是他们经济实力的象征。实践证明,经济实力与品牌状况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反之,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国际品牌越少,表明其经济实力越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越弱,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也就越容易受到外部的冲击。其次,品牌国际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我国企业品牌只有实施适合于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寻找合适的品牌代言人
良好的品牌代言人能帮助企业有效地传播品牌的信息,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拉近企业、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吸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选用品牌代言人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所以在寻找和选择品牌代言人时应慎重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代言人的形象是否与品牌的理念相符,是否能长久被消费者认同。名人影响虽大,但其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并不一定适合代言某种产品。因此不一定找最好的,一定要找最合适的。代言人也有其生命周期,也会有一个萌芽、成长、鼎盛和衰退的发展历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
一般说来,代言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在受众心中的印象越是牢固,说明该广告越是成功,一旦该代言人的知名度和人品下降,产品品牌形象必将受损。因此,企业对于有潜质而又处于成长期的产品,应尽量避免请那些人气处于鼎盛期后或处于衰退期的代言人。
(三)打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品牌的打造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品牌能否有长久的生命周期一部分取决于企业文化。目前,各大企业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以此来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优良形象。可以说企业文化已逐渐成为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你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靠什么来支撑员工的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靠什么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备,它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大的增长经济效益,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很难做成大的蛋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底蕴和精神支柱,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是一个长期需要企业累积、酝酿,厚积而薄发的艰难而巨大的过程。我国有好多比较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自主创新企业也毫不例外,更应该打造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文化,用企业文化来感染员工,以至于影响到消费者,使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做好宣传,特别是广告宣传,让人们看到产品的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广告成为了一种争夺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品牌定位从产品开始,除了产品定位以外,作为品牌定位的重要内容的就是品牌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的广告诉求。必须承认,品牌广告诉求作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主题,是品牌个性的重要体现,没有目标顾客认同的诉求主题,品牌定位也难以实现,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过分夸大广告诉求的作用,进而仅仅以品牌广告诉求来认知品牌定位是片面的。没有与广告诉求相一致的产品,那么,广告宣传的生命力、广告宣传的效果就不能持久存在。因此,可以说,品牌定位是以产品定位为基础,以广告诉求定位为保障,通过各种营销手段的整合运用塑造品牌形象的过程。品牌定位蕴含产品定位,又依赖于宣传定位,品牌定位最终所体现的让消费者所感知的品牌形象与个性是产品定位于宣传定位的有机结合。宣传的快慢、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情况,利用符合本产品的广告打开一条良好的销路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五)品牌文化应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世界是由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宗教的人组成。在世界大环境下,品牌应不断开拓出新的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制定不同的设计策略和营销策略,拓展品牌的影响力及生命力。为了赢得更多文化领域消费者的忠诚认可就要找出对应目标市场的特点、消费人群的好恶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品牌发展策略。当一个品牌跨越文化进入他国市场后必然会面临如何保持自身独特的品牌个性同时而又如何顺应当地文化市场环境这两个看似冲突的问题而事实上二者并不相互矛盾,制定适应当地的地域、文化、经济的设计策略和营销策略同样可以使品牌得到新的市场的认可。
产品的设计与服务应与销售地的文化相融。如固有的社会与文化模式、性别问题、习俗和礼仪等。如肯德基快餐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断地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如今肯德基餐厅成为年轻人聚会、休闲的场所餐厅的环境设计融入中国的传统元素。在节假日,餐厅整体装修上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味,其食品的种类与口味也根据中国饮食特点有所改变。肯德基的发展策略使肯德基品牌在中国人心中既保持着外来的新鲜感又有着亲切感。品牌的塑造应顺应当地经济、文化功能框架并发挥出产品预期之外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品牌下的产品包装、服务的范围及营销策略都会发生相应的针对性的改变。
实施品牌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当地消费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企业需要花大力气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文化,研究不同社会习俗及营销方式,需要对消费者不同的反应做出及时调整。首先要注重品牌的设计。品牌要具备以下特点:简洁醒目,朗朗上口,便于识记,易于传诵,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其次要进行品牌形象策划。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可通过品牌策划重新赋予品牌新的文化内涵。这种新品牌文化内涵如果自然地融入当地文化背景中而不被排斥,就能获得自身品牌文化的渗透力,从而可使品牌所代表的产品被充分认识和接受。
(六)重视人才在自主创新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创造财富的人比财富本身更具价值,人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实现自主创新,培育知名品牌最终要落脚于人的创新活动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竞争态势的加剧,企业知识产权的获得和知名品牌的培育竞争焦点将日趋落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创新优势。企业要千方百计重视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和知名品牌的培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人才是具有高增值性和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人才是创新之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机制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激发起员工的无穷潜力,更好地促进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创新人才特点和创新规律,探索企业创新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技术、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观念转变、体制改革、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都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营者,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是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大学入学率,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集中全社会的智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阿迪达斯与耐克的自主创新
如果你是名认真的长跑者,那么在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初,你只有一种合适的鞋可供选择:阿迪达斯。阿迪达斯是德国的一家公司,是为竞技运动员生产轻跑鞋的先驱。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田径赛中的82%的获奖者穿的是阿迪达斯牌的运动鞋。
阿迪达斯的优势在于试验。它试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生产更结实和更轻便的鞋。它采用袋鼠皮绷紧鞋边。四钉跑鞋采用的是尼龙鞋底和可更换鞋钉。高质量、创新性和产品多样化,使阿迪达斯在20世纪70年代支配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
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健康运动使阿迪达斯公司感到吃惊。一瞬间数百万以前不喜好运动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兴趣。成长最快的健康运动是慢跑。据估计,到1980年有2500万~3000万美国人加入慢跑运动,还有1000万人是为了休闲而穿跑鞋。尽管如此,为了保护其在竞技市场中的统治地位,阿迪达斯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慢跑运动市场。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竞争者,如彪马、布鲁克斯、纽芭伦和虎牌,但有一家公司比其他的公司更富有进取性和创新性,那就是耐克。由前俄勒冈大学的一位长跑运动员创办的耐克公司,在1972年俄勒冈大学的尤金举行的奥林匹克选拔赛中首次亮相。穿着新耐克鞋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了第四到第七名,而穿阿迪达斯鞋的参赛者在那次比赛中占据了前三名。耐克的大突破出自1975年的“夹心饼干鞋底”方案。它的鞋底上的橡胶钉使之比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鞋底富有弹性,夹心饼干鞋底的流行及旅游鞋市场的快速膨胀,使耐克公司的销售额飞速上升。今天,耐克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了35亿美元,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占有运动鞋市场26%的份额。
耐克公司的成功源于它强调的两点:1.研究的技术改进;2.风格式样的多样化。公司有将近100名雇员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它的一些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对人体运动高速摄影分析,300个运动员进行的试穿测验以及对新的改进的鞋和材料的不断改进和研究。
在营销中,耐克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范围的选择,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并向消费者传递出最完美的旅游鞋制造商形象。
到20世纪80年代初慢跑运动达到高峰时,阿迪达斯已成了市场中的“落伍者”。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多的创新产品,更多的品种,并且成功地扩展了其他运动市场。例如,耐克公司的产品已经统治了篮球和年轻人市场,运动鞋已进入了时装时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降到了可怜的4%。
课后练习
①什么是品牌战略?
②如何实现体育品牌传播战略? 试析一体育品牌创新战略的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