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钢
摘 要:本文在深入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施放的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新闻教育如何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三大基础元素的建构,如何完成与新闻实践、信息技术和国际社会三个方向性融合等问题,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教育;改革思考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influence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construc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China:teaching staff,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plat-form,and how to fulfill three directional fusion problems such as the practice of journalism,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and provid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Keyword:Media convergence;Journalism education;Thoughts on Reform
今天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担负着神圣的使命,这就是培养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
中国新闻传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正在面临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与新闻教育的职业责任相关的很多重大的事项。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施放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技术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科学发明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时段,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着社会的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
影响未来网络信息传播形态与模式改变的技术是多元的。从已有的网络技术的社会应用趋势来看,直接影响信息传播形态与模式改变的三大技术已经日益显现。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得以实现。
二是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个人平台。
三是云计算服务的发展,它将极大推进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
这三大核心技术将形成千姿百态的信息服务,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模式与样态,从而使公共信息的提供方式,社会关系的经营方式,社会结构的演进方式发生革命性改变。
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直接相关的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经清晰呈现。
今天我们感受到的媒介融合,是数字化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数字化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经营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把历史上不同媒体形态的独立演进过程统一为一个更加丰富、更加有序的过程。
这种新的信息传播结构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产生着颠覆性影响,对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闻传播学科需要高度关注网络技术对媒介形态的融合性影响,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对信息传播的广泛性需求,高度关注其他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之间的交互性渗透,高度关注公共信息传播的实践与理论的延展趋势,突破按照传统媒介形态进行专业划分的教育认知局限,突破传统新闻学以机构为主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实践认知局限,突破经典传播学研究逻辑框架的方法认知局限,突破新闻传播学科壁垒森严孤立发展的学术认识局限,在信息传播全新的实践进程的基础上,在多元学科对信息传播学科领域全面渗透的基础上,在对新闻传播与信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的新的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建造起具有科学价值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应用体系。
二、中国新闻教育三大基础元素的建构
在新闻传播教育的过程中,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仍然是决定新闻教育质量的三大基础元素,这三大基础元素的建构关系着新闻传播教育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关系着新闻传播教育目标的实现层次。
(一)建设拥有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跨媒体技能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今天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师资队伍,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的支撑;既需要了解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知识体系,也需要洞察学科前沿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准确把握世界的前沿动态和趋向。
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我国高校新闻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造的任务。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都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拥有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形成以下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跨学科知识基础:这种跨越学科的知识基础,对于个体教师来说,不仅是对同一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核心知识体系的了解,更是对至少一门跨越部类学科知识体系的了解,同时掌握各种科学工具的使用。对于整个师资队伍来说,由于新闻传播学科所具有的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和与自然科学的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具有构成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知识背景和与信息传播相关的理工学科知识背景的人员广泛加入新闻传播学科的师资行列,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才能够拥有坚实的人才基础。
跨文化思维能力: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需要了解和把握国际范围内业界与学界的基本情状与前沿动态,需要具有对于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尊重。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视野的开阔度、思维的深刻度,而且关系到教师与时俱进的潜能蓄积。
跨媒体工作能力:特别是实务专业课教师,应该了解网络数字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技术核心与技术趋势,各种媒体形式之间的能量互换方式和传播效果控制的原则及手段。
新闻传播学科的师资队伍的建造,需要强调学科背景的丰富性,学缘关系的多元性,实践经验的广博性,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整个师资队伍的协作机制,使得个体教师的能量在团队集群中发挥更大的专业效应。
一个新闻教育机构要想自身组建起一个专业覆盖全面,知识结构完整,创新机能健全的师资队伍是困难的,因此,需要在国家制度层面上考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上的改革。新闻教育机构需要通过与业界的衔接,与学界的衔接,与技术行业的衔接,与国际专业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衔接,探索提高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新途径。
(二)建设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保证新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教育目标的完整实现,就必须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这种质量控制应该从课程体系的标准化建造和教学过程的标准化管理着手。
新闻学科课程体系应该能够保证学生具备和拥有:
(1)高尚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情操;
(2)热爱祖国和人民政治素养上的社会责任意识;
(3)对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和中国国情的全面知晓和深刻理解;
(4)坚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
(5)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
(6)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工具的使用能力;
(7)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和精湛的专业工作能力;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在长期历史间形成的课程体系是宝贵的,这些课程体系的核心成分和新闻业的职业使命、职业道德一样,也具有其自身的稳定基因。然而,面对今天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市场化的进程所推进的新闻传播业的变革,基于传统新闻业结构模式和运营方式形成的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改革需要。
从世界范围看,今天的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教育包括三个层面的教育,即通识教育、各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是指人的生命潜能全面开发和人的品格精神健康发展,所需要接受的构成人类文明基础知识体系和价值认识体系的教育。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有远大目光,通融见识、自由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所需要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人性教育。”[1]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保证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及传统,塑造起高尚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品格修养,了解不同知识体系的结构方式和方法体系,掌握语文、计算、外语这些终身学习和潜能开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各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相对完整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教育。
在今天,媒体分工日益细化,新闻报道专业深度日益加强,业界对新闻人才的专业性要求也变得日益突出。
从美国一些著名新闻传播院校进入21世纪后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基于一门专业学科的基础教育之上进行的新闻传播的专业教育已经是普遍的课程设置原则。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分工细致的双学位课程,包括地球与环境科学新闻、新闻与法律、新闻与商业、新闻与宗教,以及与法国大学合办的国际与公共事务新闻。[2]
北卡罗莱那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强调法律与新闻传播学的结合教育,他们与该大学的法学院合作,联合培养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新闻传播领域的专门人才。此外他们还注重培养医学领域的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3]
密苏里新闻学院则是让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专业教育,在后两年实施新闻专业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2011年起,与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分别联合培养法学与新闻学、国际政治学与新闻学双学位的本科生。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也在为培养学生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对本科生教育的整体进程进行着重大的结构性调整。
上述探索都预示着今天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设计的趋向。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是专业工作的思维与方法及专业工作技能的培训教育。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一般缺陷表现在:专业课程内容陈旧;专业方法课程欠缺;与专业实践连接薄弱;专业课程数量总量超重。
由于教育过程特有的周期性,上述缺陷造成的影响会形成巨大惯性,这就加大了培养目标与新闻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我国新闻学科的课程体系整体上面临着加强科学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改造。
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选择已经告诉我们,仅仅具有新闻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学科知识背景和跨媒体专业技能的集成成为今天媒体选择人才的共同价值取向。
从新闻传播学科应用型人材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造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
从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型人材培养目标上看,我们需要加大跨学科课程的比重,加大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比重,优化课程结构,改良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以滋养其智慧,给学生更多的方法以增强其能力,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去探索其未知。
(三)建设多功能、跨媒体、可扩展的教学平台
在新技术条件下,教学平台的建设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中的独立的实验室建设,而是拥有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今天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
今天新闻教育机构的教学平台已经不再是信息采集工具和编辑工具的简单集成,而是具有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教学平台。这种教学平台建设需要考虑的原则是:
(1)注重教学平台技术设备与技术标准的前沿性,以保证学生和老师能够掌握现代新闻传播业所依赖的技术体系,知晓这一技术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发展趋势。
(2)注重与教学平台新闻业界实务工作平台的衔接性,以保证学生和教师对业界主流技术系统的精确了解,从而保证学生投入专业工作时的高度适应性。
(3)注重教学平台对新闻传播学科各个专业方向的兼容性,以保证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和有限的设备规模下,让教学平台对整个学科产生最大的功能效益。
(4)注重教学平台先进功能的持续扩展性,以保证实验物理空间和软硬件设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兼容技术发展的能量,能够持续平稳顺畅地扩充新的实验教学与科研的功能。
今天的新闻教育需要建成 “融合性平台”系统。这种融合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其二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或实践都可以成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充分调用各个实验室的资源,各个单元之间也都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
新闻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大基础元素的建构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改革的全部内容,它们需要在严谨的制度体系、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运行机制之下形成整体能量,需要与高端科研规划的实施相结合、与业界的动态实践成果相结合、与前沿的社会服务相结合,以获得新闻教育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中国新闻教育需要完成的三个方向性融合
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技术的快速进步,业界的迅猛发展,中国新闻教育在秉承自己优秀传统的同时,需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局限,瞩目未来趋势,坚持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实用度。
今天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需要遵循与新闻实践的融合、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国际社会的融合这三个方向性的原则。
(一)与新闻实践的融合
新闻学界与新闻业界的融合在今天变得十分迫切。我认为三个事情是当务之急。
1.联手改革新闻实务课程。
中国新闻教育机构需要把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业界人士引入实务新闻学教学的课堂,建造起让富有专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加盟新闻教育的机制,特别是要让业界优秀人士担任实务新闻学学分课程的授课任务。
在这样的结合中,需要选择优秀的教材,制定严谨的教学方案,对新闻实务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工作原则、技术方法体系进行精准认定,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规范,对于任课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择和考察,以保证新闻学实务课程的教学即能够得到来自新闻实践前沿的智慧滋养,也不失进程模式的严谨和技术体系的缜密。
2.联手打造实践教学基地。
今天,不少新闻院系都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实践教学的实施方式、时间安排、考核标准却大相径庭。
我认为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解决三个大问题:
一是实习基地的种类要丰富。中国的国情是复杂的,中国的媒体业态是丰富的,各种区域媒体、各种行业媒体、各种级别媒体、各种形态媒体都是新闻专业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能、丰富阅历、了解国情的专业平台。今天中国如此大量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是要为不同的媒体工作的。因此,过于单一的媒体实习取向会限制学生的眼界和能力。
二是要让学生进入真实的职业角色。在严谨的领导和指导之下,报社能否让新闻院系的学生们独立完成一个深度报道任务?电视台能否让新闻院系的学生独立拍摄一档专题报道节目?网站能否让新闻院系的学生们独立运营一个即时更新的栏目?模拟和实战永远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只有实战才能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真才实学。
三是严密规划、科学管理。新闻人才的培养是媒体机构和教育机构共同的任务。今天的新闻教育,需要对学生实践教学做出严密的定性与定量规划,并且建造起相关的管理制度。
3.联手推进双向交流机制。
除了目前每年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和各式专业培训之外,新闻业界和学界需要建立起常设的交流机制。双方互通信息、交流观点、分析问题,商讨对策。打破相互隔绝的常态,创造能量交互的机制。
在学界与业界的交流机制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联席科研机制。学界和业界需要瞩目于共同关心的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前沿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联手推进对策研究、方法研究和理论研究。具有影响力的学界机构和业界机构应该率先建立起这样的交流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机构应该推进这一机制的建成。
中国新闻学界和业界要联手打造中国新闻教育的平台。
(二)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信息传播技术深刻作用着新闻传播的方法、途径、效果,作用着新闻传播的模式与趋向。
面对这样的技术演变趋势,今天的新闻教育需要高度关注与技术的结合,三件事情是当务之急。
首先是建造起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开发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建造起与技术界进行能量交换的各种通道,了解技术动态,把握技术趋势,熟悉技术思维、拓展技术应用。
三是让具有科学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由他们形成对提高师资队伍科学技术素质、对提高课程建设科学技术含量的带动。
四、与国际社会的融合
今天,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整个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相互冲突的机遇也随之剧增。
置身于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职业新闻工作者需要了解多元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从而掌握在多元文化中展现自己、与人交流、和谐共生的专业工作方法。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他人。只有更多地了解多元文化,更深地理解多元文化,才能更为深刻地认知自己所属文化群落的价值,才能为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进行有效的专业工作。
中国新闻教育机构目前需要考虑的工作应该是:
一是建造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锻造人才的模具。它关系到人的知识体系的建造。而知识体系对一个人的品质、胸怀、眼界、思维方式和专业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
从业界对跨文化传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国际新闻教育机构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规律上看,新闻教育机构对培养对象的教育需要达到三个目标。
(1)知晓国际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情态。
(2)了解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体系的形成过程、基本现状及存在意义。
(3)掌握跨文化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传播技能。
二是强化师生的外语能力。
外语的重要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所不断阐释和证明。在美国21世纪就业技能委员会向总统提交的21世纪美国对学校培养人才要求的专题报告中,外语能力被作为21世纪人才的三大基础中智力基础的要素之一,置于重要位置。
21世纪的新闻传播,将随着国际社会相互关联的密切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加快其国际化的趋势。因此,新闻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是进行国际信息交流的基本能力之一。
重要的是选择优秀的教师,适合的教材,科学的方法,特别是要创造外语学习的仿真环境,强化口头语言和局面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及训练。
三是促进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
这种国际交流的场合不仅可以了解国际社会情状、丰富国际交往的阅历,提升国际交流的能力,而且也是我们向国际社会描述中国情态、讲述中国理念、解析中国问题、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机会。
中国新闻教育创造过自己辉煌的历史,但是和任何事物一样,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延续辉煌。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验证的成功之道就是坚持开放、不断变革、自主创新。
我们越是开放,就越能汲取来自大千世界的能量,以强大自身;我们越是变革,就越能突破旧式的束缚,赢得全新的发展;我们越是创新,就越能享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拥有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 Lee C T General Education:Ideal and Practice.In the paper presented on the 2nd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and Colleges(Taiwan.1997,转引自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网站:http://www.journalism.columbia.edu/
[3] 北卡罗莱那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http://www.jomc.unc.edu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