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变化,数据总体表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了一个常识性的主题,即人的记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时间越久远,记忆到的事件越少,一些重大的事件便成为记忆中的内容。如表15所示,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中国发生的所有事件中表现突出,本次调研的三大群体的印象程度均高过于4.9以上,充分说明了北京奥运会的社会影响力和民众认知程度,这一方面是奥运赛事的国际影响使然,一方面与国家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不无干系。各群体的兴趣点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数据表现也不一,总体上来说,民众植根于日常生活世界,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如饮食、股票、金融问题,相对应的三鹿事件、股市大跌和全球金融危机等获得了民众的较高关注,在事件发生的未来2年中形成了较深的认知印象。而大学生群体相对比较单纯,相对应的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对全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一个平衡的看法,尤其体现在奥运赛事的关注上,表现的非常强烈。记忆曲线的逐年递减趋势,是事件在记忆领域的客观反映,这个镜像比较意义很类似于视觉问题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即张艺谋提出的电影景观实践答问,影片《英雄》崇尚大场面、大制作,这里并不是要观者挖掘影片的历史价值和深度意义,评价影片成功的标志是未来几年甚至10年、20年后,观者是否能够记忆影片中的一、两个视觉画面,这是视觉文化的精髓。与此相比较,记忆呈现出的是对重大事件的印象,一些生活事件相对当时的环境而言,记忆比较深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事件反而成为容易遗忘的记忆内容,与此相反的是,重大赛事的景观日益剥离细节的纠缠,化繁为简,形成记忆中的亮点,或断片式的记忆叙事内容,最后若干年人们回忆起来,会感慨到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而言是非常伟大的事件,股票大跌、三鹿事件等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内容框架,最重要的记忆亮点是奥运盛事。
表15 三次调研对象对北京奥运会事件的印象程度比较(全国事件比较)
如表 16 所示,三大群体印象深刻事件集中反映在“刘翔退赛事件”和“奥运会开幕式”上,这从局部与整体两个纵面反映观者的记忆状况。在消费社会与明星时代,精英运动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代替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表现,如美国的菲尔普斯、中国的刘翔、牙买加的博尔特等,这些世界优秀运动员构筑了国家或民族的心理防线与文化认同,比赛在更大程度上就是运动明星的景观展示,是超越国家与地域边界的,明星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成为景观中的景观。刘翔退赛之所以影响广泛深刻,最重要的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在没有完成第一轮比赛的前提下,甚至在没有跑完全程的前提下,属于突发性的公共文化事件范畴,竞技体育的不可判断性或曰竞技体育的巨大魅力所在突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也映射出人们把对竞技体育的热情过度集中在刘翔身上,实质上是全民过度崇拜明星运动员,有过于跟风追星的盲从表现,这同时是对全民体育意识行为的批判。刘翔退赛事件本身的记忆程度略高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二者并驾齐驱,说明奥运会开幕式的国家与社会影响力广泛,是展现民族与国家文化的重要记忆景观。此外,菲尔普斯的8 面金牌赢得了中国观者的记忆内容,包括牙买加的博尔特的竞技表现,这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肯定与颂扬。美国篮球梦之队更是赢得了中国观者的青睐,究其原因,是 NBA 的中国影响力以及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普及程度使然,这为篮球运动的市场氛围与社会影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奥运会篮球属于该项目顶级比赛,美国队的竞技表现超越了一般的竞技范畴,成为身体艺术性的表演范畴,更多的文化象征和身体性意义突显出来,扩延了竞技意义的空间维度。
数据表现一般的项目尚有:何可欣年龄争议、中国乒乓球队、中国跳水队等,这些项目多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长期支撑中国竞技体育的业绩根基,这些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却与民众的记忆程度相背反,实则有深层缘由。以竞技强度为价值标准,竞技体育可以分为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参与性竞技体育,或者说是职业竞技体育和业余竞技体育。其中,高水平竞技体育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职业竞技和精英竞技,这两个有关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归一的,在价值意义上却产生分歧,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职业竞技如以世界足球五大联赛为标志的商业足球模式;精英竞技如以世界杯足球赛为标志的国家足球对抗模式。举例说明,英超、意甲位列世界职业足球一级市场,而意大利队在 2010 南非世界杯赛上未能晋级十六强,英格兰队未能晋级,这表明一个国家足球联赛竞技水平与这个国家足球队竞技水平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诚然,这两个概念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对立关系,二者之间的重叠部分、联系与互通性亦较大,在此仅为方便本研究的问题讨论,将二者做出了比较与区分。巴西是历史上赢得大力神杯最多的国家,在国际足坛走和谐足球路线,讲究互相尊重,点到即止,但求取胜,不求大比分。这在晋级四强与荷兰队交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巴西队在先进一球的情况下放松防守,上演巴西式杂耍,最终桑巴舞步阴沟翻船。朝鲜队的民族革命情结赢得了巴西队的尊重,亦对朝鲜队的凶猛拼抢表示理解,在朝鲜队队员对抗倒地后伸出友谊之手,在比赛结束后主动要求交换队服。竞技是一杆天平,能甄别球队内在的实力和技战术的高度,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际高端竞争能力。中国依靠对国际体坛尚未充分发育的边缘项目和新创项目的大力投入,夺取到了大量的“低含金量”金牌(这当然是可喜的、值得肯定的),再加上靠其它机遇夺得的金牌,中国依靠行政优势,在奥运会上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全运会的经验同时表明,看重金牌数量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砍掉所谓“低效益”的集体项目[2]。与此同时,中国过分依赖女性体育的单项投入,藉此提升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在 1991 年的第一届女子世界足球锦标赛中,中国闯入了最终的决赛。在1996年中国女足夺得了奥运会银牌。在1998年夺得了世界杯银牌,而男子国家队什么奖牌也没有得到,形成的差距再也不能被拉大了。在 20 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女性运动的黄金时期,对女足的期待由此也越来越高,奥运会的前景看起来似乎越来越是一种既可以预料的事实,又是一种上天注定的结果。在那段黄金时期,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共获得923个世界冠军,其中有575块金牌(62.3%)是女子获得的。这种结果被说成一种现象“阴盛阳衰”,依事实看来,似乎没什么争议。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里,女子一直保持着占总金牌数(62.3%)的好成绩。在1998年,十强运动员中只有一个男生,女性在国际体育赛事上的成功,提升了女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在 21 世纪,也有男性在某些邻域取得骄傲的成绩,比如刘翔。从2003年到2006年中,中国获得的420个世界冠军中,女子共获得270枚,占64.3%[3]。这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奥运优势项目诸多,而这些单项在时间和历史的演进下却产生不出记忆内容的原因了。
表16 三次调研对象对北京奥运会事件的印象程度比较(奥运事件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