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林书豪媒体奇观的文化政治涵义

林书豪媒体奇观的文化政治涵义

时间:2023-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书豪的报道不断占据《运动画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CNN等媒体核心“版面”,通过与费德勒、奥巴马等跨行业名人的关系互动与媒体再现,在身份比较中无形拔高了林书豪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CNN 焦点新闻称之为“美丽的童话”,讲述一个不可思议的个人主义奋斗史的神话故事。

林书豪的报道不断占据《运动画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CNN等媒体核心“版面”,通过与费德勒、奥巴马等跨行业名人的关系互动与媒体再现,在身份比较中无形拔高了林书豪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CNN 焦点新闻称之为“美丽的童话”,讲述一个不可思议的个人主义奋斗史的神话故事。媒体奇观首先必须将事件涵化为一个象征性符号,进入消费主义文化商品流通领域。而事实表明,林书豪得到越来越多的球迷支持及表现出较高附加值的商品营销张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人形象品牌的迅速成长,以及基于符号消费动机的媒体奇观带来的结果。奇观可以扩大事件的影响力,也可以像海市蜃楼一样消散其光环,最后受伤害的往往是被奇观化了的主体[10]。为了放大林书豪的文化政治影响,《纽约时报》派出专访团队远赴中国台湾,高调采访林书豪的奶奶,置于《纽约时报》网络版头条位置。美国媒体的“扒粪”精神和兴师动众的行为表现,无非是想在国际上塑造美国梦的神话形象,树立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成功典范,藉此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即在美国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便能获取应得的回报,实现个人梦想。美国许诺为个人权利与自由提供充分的制度条件,媒体神经质似的挖掘一切吸引眼球的信息,个人隐私不断见诸报端,在国家利益的招牌下无偿使用。奇观化的主体被权力窥视与裹挟,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个人权利、自由与隐私的制度保障在媒体霸权和国家利益面前近似空中楼阁。林书豪感同身受,在《时代周刊》公开发表评论谴责到,“我只是希望人们尊重我的台湾亲戚的隐私,他们需要过自己的生活[11]。”

中美新闻报道的文化政治博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美国媒体对林书豪加入“梦之队”征战伦敦奥运会报以谨慎态度,侧面引出林书豪是否代表中国参赛的身份争议问题。纽约时报新闻评论称[12],林书豪具有双重国籍,可代表中国台湾参加国际比赛,但中国台湾未拿到伦敦奥运会篮球赛入场券。林书豪加入美国梦之队的希望渺小,要出现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只能代表中国出赛。美国媒体称中国官方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向林书豪“喊话”,让其迅速回归中国,为中国男篮效力。而中国篮协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未有此事,只是前中国男篮主帅尤纳斯曾留意过林书豪,媒体藉此个人意向便借题发挥、偷梁换柱,推衍到中国官方决策的意义上。幕后动机是什么?林书豪的多重文化身份,是新闻媒体制造噱头的素材。美国媒体将建构中国的国际形象列入舆论影响战略范畴,只有在不断界定“他者”身份形象上,才能对比突出欧美中心主义的优越性和神话价值。林书豪从“无人问津”到烫手的“香饽饽”,媒体营造出优秀球员资源争夺的假象,美国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引申出美国崇尚平等、自由与民主的积极形象,而中国提出了一个无从拒绝的“要求”,引申出无知、霸道的“他者”形象。某些新闻语言很巧妙地运用冷战时期东西方政治集团对峙的意识形态残余的话语风格,意图建构西方媒体权力语境中的社会主义文化话语身份。例如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新闻报道,美国网络媒体bleacherreport模仿朝鲜官方语言报道称,“之前有些媒体报道了科特迪瓦3-0战胜朝鲜的消息,但是亲爱的领袖金正日将军可以向人民宣布,这些媒体所报道的消息是完全错误并且毫无根据的[13]!”其目的是要塑造“他者”消极形象,衬托欧美中心主义,瓦解它国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动摇一个民族国家赖以存在的身份基础。同时,篮球、足球运动的普及性及其国际影响,无形中提升了项目的国际舆论战略价值。以伊朗为例,足球运动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脱颖而出,取代伊朗传统项目摔跤的举国地位,来自伊朗民族主义者的观点认为,集体主义比个人表现更能检视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14]。这让美国媒体形成了针对重点单项,投入媒体重要资源的议程设置基本框架。

林书豪的英文全名为“Jeremy Shu-How Lin”,在谷歌国际(google.com)检索到3 670 000条记录,而以“Jeremy Lin”关键词检索到115 000 000条记录,二者相差31倍记录数。美国媒体为林书豪新造的称谓“Linsanity”检索到16 600 000条记录,二者仍相差逾5倍记录数。西方媒体有意或无意略去“Shu-How”,热衷使用“Jeremy”和新造称谓“Linsanity”,有报道亦推波助澜,称林书豪喜欢别人叫他“Jeremy”,这使人怀疑美国是否在拿种姓问题做文章。“Jeremy”象征华裔种姓符码的美国改造,需要传达的信息是,林书豪是典型的“香蕉人”,即“中国人美国造”(American-born Chinese),外表是黄种人,内在具有美国白种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Lin”只是林书豪身体的遗留基因,真正造就林书豪成功的密码不是“Shu-How”文化基因,而是美国政治体制、优质教育、文化氛围与社会价值观,是崇尚改变与创新的“Linsanity”文化基因。因体育名人种姓问题引发广泛的媒体争议,最典型的案例是早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移民日本,随即改名为小山智丽引发强烈的民族情绪反应。媒体奇观利用精心编制的神话和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构成柔性化叙事系统,力图掩盖与传达种姓政治的利益诉求,旨在强化这种作为权力秩序合法性来源的象征秩序。种姓政治最直白的表现了美国梦的景观内容,影射美国的优越性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重要地位与积极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