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亿中国人的抉择

亿中国人的抉择

时间:2023-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奥运会鸟巢。2008年8月8日,我们期待已久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揭开迷人的面纱。它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因为,这是13亿中国人民在历史关头作出的共同抉择!这对中国而言,史无前例;对于世界,影响深远。最欣慰的是这一年中国创造了15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还刷新了1400亿美元的记录,跃入名列世界第十位的贸易大国。

北京奥运会鸟巢。

百年奥运,梦想成真。

2008年8月8日,我们期待已久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揭开迷人的面纱。

你可曾知晓,30年前的中国到处都是废墟,国人愚昧而贫穷,国民经济竟成了“运动经济”、“命令经济”。

你可曾探究,当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国人在呼唤:要不要解放思想? 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新中国领导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英明论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它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是不能前进的,它的生机那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

这是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一次重要讲话,就是这个被誉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 使中国人民开始摆脱了文革10年动乱的阴影,一场励精图治的变革如春潮般涌动。

人们怎能忘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商鞅变法”到清末时代的“百日维新”,从北魏初年的贫富分化到大唐中兴,一代又一代的改革者为求强国梦,前赴后继。

5000年的黄河浪,乘风万里的长江水,见证了中国的变革与成长, 见证了中国的艰难与崛起, 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风云际会,也抚育了中华儿女的生活文化和情感归属。 但纵观过去,无论是变法还是维新,都不能与今天的改革同日而语。

因为,这是13亿中国人民在历史关头作出的共同抉择!

这对中国而言,史无前例;对于世界,影响深远。

人们怎能忘记,历史上的一次惊人巧合。1978年12月,当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时,几乎同年同月,在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的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里,有18位农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挤在一起在土地《包干保证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就是这18位农民“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创举,就是这18个手印的丰碑,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纪元!

今天,这份《包干保证书》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而在谈包干色变,视为 “禁区”、遭到批判的当时,这18位农民却是抱着生死由命、义无反顾的坚定信念,投身包干的。 土地大包干当年,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这个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包产到户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实践作了响亮的回答。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公开肯定了小岗村的做法。 他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

时隔30年的今天,小岗村以及小岗村改革的人文、历史故事,业已成为联合国组织官员和国际专家调研的课题和踏访的“圣地”。

严俊昌,作为这份包干书的发起者和实践者,有着说不出的感慨:“当时心里有点紧张,现在我们可以讲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目前村里有4户农民有小车了。 只要有党中央的好政策,将来我们农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

这18位农民的改革之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982年1月1日,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界定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责任制。 ”此后,我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创造了用世界上7%的土地来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人间奇迹。

与此同时,一场由农村转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上演。

1980年5月,中央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4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它的诞生从一开始就被赋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场”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历史使命。

如今的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而当时中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涨、腐败现象滋生等诸多问题,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将往何处去?

1992年1月18日10点31分,邓小平同志在武昌火车站一站台与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副书记钱运录等边走边谈。 (据新华社)

1992年春天,已是88岁高龄的邓小平开启了南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小平同志发表多次重要谈话。在武昌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深圳、珠海他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这都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

现在,每当人们再次听到这些话语时,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经过近20年的改革探索,1997年中国人拥有了许许多多值得珍藏的记忆。最欣慰的是这一年中国创造了15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还刷新了1400亿美元的记录,跃入名列世界第十位的贸易大国。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说:“这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信号。 ”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跟上去。小平同志又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一时间,人们视野开阔了,新的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到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新的理念,正汇聚成一股创业的热流。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中国的社会变革在大大提速,一项项改革方略频频出台: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它们如同一串串璀璨明珠,耀眼夺目。 而在经济体制的转型中,一大批下岗工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改革的顺利推进作出重要贡献。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对此感触良多。

他说,只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必胜信心,不怕付出,改革即便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艰难险阻,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像当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那样,赢得最后胜利。

罗开富认为:“长征精神与30年的改革开放一脉相承。30年来,长征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也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现在回顾起30年的曲折历史,背后是我们艰辛的付出。 小平同志曾说过,改革是第二次革命。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却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红军长征前后不到2年时间,但这个精神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与红军长征都是在同一信念下进行的,我觉得在今天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30年来,中国农村种田不交税了 ——政府反倒给种粮补贴;上学不交学费了 ——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看病能报销了 ——有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得到实惠,我们城里人买东西也不用票证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 ”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 在人类告别20世纪时,中国也告别了这个世纪曾经的苦难。没有改革开放30年,就没有北京奥运。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也以新的面貌融入到世界。

今天的中国变得自信与从容了!

无论是2003年我们遭遇的非典白色恐怖,还是今年百年难遇的冰灾和汶川大地震,当中华民族面对一个又一个严峻考验时,世界却惊奇地发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中国已经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来抵御各种大灾大难,灾难使这个民族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更加开放。

自80年代北京天安门广场打出 “小平你好”,到如今网络上人数众多的国家领导人的粉丝们,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亲民、务实、民主的党和政府。

这是一部恢宏的交响曲,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而这一切的一切,得益于改革开放。 过去的30年靠的是改革开放,100年后还要靠改革开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过:“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为什么?因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人民的意愿,人民的要求。只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 ”

(2008年8月8日《圣火中国》大型广播,合作者:胡宁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