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科学共同体、大众传媒、政府的科学传播互动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内发生了多种自然灾害,这些重大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在这样的重大灾害发生时,如果人们能够拥有一定的灾害自救和互救的知识,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挽救更多的生命。为此,在常态机制下的科学防灾、救灾知识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中,我们将会从权威专家的参与、科学知识传播节目的制作以及政府部门在知识传播方面所应做的工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设科学传播专家库
从目前我国常态机制下减灾、救灾知识的传播模式来看,专家的参与程度还是不够的。
首先,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灾前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中缺少引入专家参与的制度保障,很多灾前科学知识传播活动都是由一些政府相关部门决定的,在传播知识内容设置、传播组织形式等方面也很少获得权威专家的支持和建议,这样不仅影响到了所传播知识的可信度,同时也无法保证所传播科学知识的正确性。除此之外,在有些防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活动中,即使有一些权威专家的参与,但是却无法保证专家所提理论和建议的独立性。从学术的角度来讲,很多专家都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政府相关部门所认可,为此,在参加知识传播活动时,往往被要求不能提一些没有得到政府认可的知识内容,这样就会使专家在参与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
为了使更多的权威专家参与到常态机制下防灾知识传播的宣传中来,增加所宣传内容的可信度和权威度,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防灾科学知识宣传活动中树立起应有权威专家参与的观念,完善防灾科学知识普及过程中有权威专家参与的宣传模式。权威专家在防灾领域从事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他们的专业知识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专家们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现场调研中所积累的防灾、救灾经验可以提高防灾科学知识宣传内容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加强民众对于防灾、救灾的认识。
第二,在防灾科学知识宣传工作中要整合专家资源,发挥不同研究领域专家的知识优势。防灾科学知识是包含了多种科学知识内容的综合性科学,而专家们通常是在某一种重大灾害研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相对来讲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为此,要在防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活动中整合不同领域权威专家的知识结构,使得最终传播给民众的是理论层次较浅,简单易懂,同时又能够涉及多种灾害防护的综合性知识和技能。
第三,要在防灾科学知识的传播中形成公众、政府和权威专家三者之间的互动,提高专家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宣传活动效果。在有权威专家参与的防灾科学知识宣传活动中,要形成民众、政府和权威专家三者之间的直接对话。这种让民众与政府、专家直接接触的宣传形式,既能够提升民众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专家了解民众的需要,为他们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使他们的研究内容向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为以后的防灾科学知识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科学传播节目制作
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给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防灾科学知识传播节目的制作提供了多种传播途径。电视目前还是应用最为广泛,且为不同年龄段人们所接受的一种传播媒介,有很多中老年人都将看电视节目作为每天必做的一件休闲事情。因此,电视防灾科教节目是防灾科学知识传播的首选。
在进行电视防灾科教节目的制作时,首先要体现科学性,邀请权威专家做客节目现场,并且与现场观众形成互动;除此之外,还要以一些已经发生的重大灾害来进行防灾、救灾的案例分析。权威专家的参与能够提高观众对于防灾科教节目的收看兴趣,增加他们对于防灾科教节目的信任;另外,现场的互动环节会使很多民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答,解决民众对于重大灾害中一些问题的困惑。对已发生重大灾害的防灾、救灾分析,能够将各个重大灾害的现场重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受到心灵的震撼,增强他们学习重大灾害中自救和互救知识的意识,提高防灾科教节目的宣传效果。
在现代信息传播中,网络就如空气与水一般无法替代,计算机和网络已经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年轻人在网络上畅游,获取知识和欢乐,现在还有很多中老年人也在努力地学习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乐在其中。因此,通过网络来传播防灾科学知识可以扩大宣传范围,同时网络又具有随意性,将电视上播放的防灾科教节目放到网上,人们可以随意点播,而不用受到时间的限制,非常方便。除此之外,各大门户网站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防灾宣传节目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由于门户网站在广大网民心目中的地位较高,因此他们所制作的防灾科教节目的可信度也是很高的。门户网站在进行防灾科学知识传播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自己录制的节目与其他相关的防灾科学知识宣传片制作成专栏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将民众感兴趣的防灾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提高防灾科学知识传播的效率。
(三)加强政府在科学传播中的主导性
政府在防灾知识传播中的地位是旁人所无法取代的,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在一些已发生的重大灾害周年纪念日,在灾害发生地组织和开展一些专题宣传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来进行防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醒民众不要忘记那些重大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和痛苦。同时,学习灾害来临时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在关键时刻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除了已发生重大灾害纪念日以外,政府还应该设立专门的防灾科教宣传日,通过宣传日的设置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防灾科教宣传活动,通过板块宣传,印发防灾救援知识手册等方式来提高民众对于重大灾害的认识,学习并掌握在灾害发生时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除了设置宣传日以外,政府还应邀请权威专家编写针对重大灾害的宣传教育书籍,以及技术指导性较强的防灾、救灾科学知识普及书籍。通过书的传播形式,将国内外已发生重大灾害的实际毁坏情况和救援情况展现在读者眼前,加深民众对于重大灾害的了解,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政府对于重大灾害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发生重大灾害时的自救和救援的能力,也体现了政府对于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视程度。政府部门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和人民所赋予的权利,可以提高防灾知识传播层次和宣传力度,实现常态机制下防灾科学知识的普及。
二、加强灾害教育
灾害教育是涵盖地理学、灾害学、教育学的学科,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 (见图4-3-1)。
图4-3-1 灾害科学传播教育架构
(一)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主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进行。
从指导纲要到中小学安全指南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灾害教育已有所重视,但是依旧不能满足公民亟待灾害教育的现状,模块与内容也没有细化到课程标准。教育部门应以增强灾害意识、提高防灾素养为核心设计教学目标计划与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及评价。
(二)专业培训
在美国,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由三级机构组成:美国应急管理学会、州级应急培训服务机构、高等院校。这一针对知识水平较高人群的、专业性强的培训体系可以为我国借鉴使用。我们同样可以设立以下三级机构。
1.中央级灾害教育培训中心
主要针对中央及各级政府中负责防灾减灾的相关官员进行定期培训或者专题教育。
2.地方级灾害教育培训中心
主要针对各省市县级负责防灾减灾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或者专题教育。
3.高等院校的灾害教育培训中心
除了对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定期的培训之外,高等院校的灾害教育培训中心还要担负起防灾减灾理论课程、应急专业知识课程、防灾减灾新技术的开发和试验课程等工作。美国拥有完备的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培养体系。我国本科教育只设置 “0810环境与安全类”下属的 “081004w灾害防治工程”这一个相关专业;硕士教育阶段虽有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90324气候资源与农业减灾”“081523水灾害与水安全”“081822地质灾害科学与工程”这些与灾害相关专业,但都各自从属于土木、农业、水利、地质测绘等大类,都只为某一行业服务,并没有涵盖全部灾害设立的专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所以缺乏完整的防灾减灾人才培养体系和计划。因此,建立起综合性防灾减灾研究方向的学科在我国是十分必要的。
专业培训体系能够率先让相关职能部门官员和社会中的部分精英群体得到定期的培训,保证他们科学防灾减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对于最新防灾减灾知识的跟进,成为公民教育中灾害的科学传播的意见领袖。当灾害降临之时,能帮助公众做出专业的决策判断,在常态的科学传播中也能形成信息的有效扩散,让正确的灾害知识和灾害观念有效率有信度地渗入全体公民中,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社区教育
我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国土且灾害频发的国度,灾害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生成条件,所以国土范围内的不同区域经受的灾害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不同地区的人们灾害观念上的差异,在对待其所在区域不常见的灾害时,人们的危机意识不强,在行动上很有可能准备不足 (事实上,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很多人都认为四川盆地不是地震频发区),因而树立全国性质的标准灾害教育体系是必要的。在此之前,必须有可供这套教育体系有效运转的社会组织,它必须能大量容纳公民,且还要保证教育能得到良好开展与落实。
社区容纳了众多家庭,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既是受灾害影响的公共单元,也是处理灾害结果的主要单位。在日本,邻里之间深知灾害发生时互救的重要性,平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根据这一特点,日本非常注重社区防灾能力的培养,使社区形成良好的居民参与机制,以便于他们在灾害来临时在政府救援到来之前开展自救与互救。在阪神大地震中,许多被埋压者是通过家人或亲友的救助而逃生的。而从我国现有的社区灾害管理工作里可以看出几点不足:上级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复杂,职责范围不明确,容易出现推卸责任和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主要组织者和培训者专业素养不达标,以居委会、街道办工作人员或业主代表居多,他们自身不能保证受到了系统和科学的灾害教育培训。社区灾害培训存在走过场的情况,操作缺乏规范性,灾害演习力度不足,而且难以保证社区成员都接受教育。经费不足或者没有设立专项基金。少有专门针对社区所在地开展的特色性灾害教育。
实际上,我国的社区灾害管理机制的组织很松散,基本上是各自凭借自身的自觉性开展的。如果想在我国建立起覆盖面广泛且行之有效的灾害科学教育体系,除了学校以外,必须从一个个居民社区入手,探索并创新社区居民参与式常态化的灾害教育,构建基层居民参与式、常态化的灾害教育体系。
“9·11”事件过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于2002年9月公布了一篇名为 “你准备好了吗?——市民灾害准备工作”的详细指南,经过修订和更新,它逐渐成为美国政府对社区居民进行灾害教育的范本。该指南的具体内容包括:灾害准备工作。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灾害准备的详细方案,例如,如何得知当地的应急规划?如何确定灾害?如何保持应急通讯计划?如何收集应急救助包等。如何应对各种灾害。向读者提供不同类型灾害的灾前准备、灾期应对、灾后重建的详细指导信息。如洪水、泥石流、酷热等自然灾害,危险事故、家用化学物品紧急事件等技术灾害,生物威胁、化学威胁、核爆炸等恐怖主义灾害。我们的公民教育也应当详细地容纳以上内容,尤其要强调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针对基层社区居民应急意识普遍淡薄的现状,增强应急心理教育,锻炼社区居民的应急心理。政府可以分类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示范基地,总结形成一定的模式方法,为以后的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另外,美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组织,即社区应急反应队(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CERT),它以社区为基础,工作重点是向市民提供全面的灾害培训,加强市民的相互救助能力。如果在我国能够建立一批此类针对普通群众的灾害教育培训机构(非营利组织、商业组织均可),与前文所述的基础教育及专业培训的三级机构相结合,那将形成一个容纳全部公民的无死角灾害教育常态体系。
三、加强媒介的科学传播素养、加强公民科学素养
(一)加强媒介的科学传播素养
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曾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新闻工作者要站得高、看得远,就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由于新闻工作者活动性强,接触面广,每天面对不同的人物、事件、问题,如果没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是不能适应纷纭复杂的情况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新闻传播学同越来越多的学科之间形成日趋紧密的联系。新闻传播工作者更应该扩大知识视野,增添科学素养。媒体是科学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在科学与受众之间,媒体的责任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精神、方法、思维的传播。媒体有责任就公众对科学的看法、疑问给予及时反馈,求得科学家的解释,这样才能达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初衷。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不仅要建立新闻媒体进行科学传播的意识,也需要不断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科学传播素质。在重大灾害面前,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客观予以报道,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应下大功夫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尽可能地将之运用于新闻实践中,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者而言,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基于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改变着人类自身。新闻作为社会的真实反映,不能漠视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二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当今时代新闻工作者履行职责的必备工具。为了提高媒体应对重大灾害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能力,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必须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媒体的科学传播素养。
1.揭露伪科学,引导社会舆论
作为媒体,揭露伪科学是应有的职责。揭露伪科学同时也是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有的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收入,昧着良心参与那些打着科学招牌欺骗受众的商业骗局的炒作,这是一种可怕和可耻的行为。有些媒体在传播科学时,虽然抱着办好事的心态,但是由于种种局限性和自身缺陷,很容易分不清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反科学,把它们全都混杂在了一起。可以说,揭露伪科学的道路是任重道远的。对伪科学不能姑息养奸,要揭露。揭露伪科学也是科普的一项内容,要用科学的精神与伪科学做斗争,把伪科学逐渐消灭。
2.培养媒体批判的认知能力,如实、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
媒介应具有质疑的精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不用再讨论的话题。向受众提供真实、有益、丰富的信息是媒体的责任。面对市场利益的诱惑,媒体人在选择新闻事实时不盲从、不误导,具有质疑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质疑意味着要有准确的新闻判断力,新闻判断是新闻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秘密能力;意味着新闻报道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要有权威的消息来源;意味着不急功近利,要深入生活实际做调查研究,既要考虑新闻可能带来的轰动效应,又要考虑新闻的真实性;意味着媒体对受众的责任,记者不要为了引起读者兴趣故意在导语中使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造成对科学事实的歪曲报道。准确的引用被采访科学家的言论,在发表前要请科学家审阅,不要自作主张地解释科学家的技术结论,除非得到科学家的同意,不要轻易使用绝对化的字眼。
可见,在重大灾害突发公共事件中,不仅是要建立新闻媒体进行科学传播的意识,也需要不断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科学传播素质。真实是新闻的灵魂,不真实或偏离真实是新闻的大忌。如果不真实或偏离真实,新闻便会失去价值。新闻是事实真相的真实报道,不是写小说、写戏剧,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杜撰。突发事件,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或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对外报道前,记者应与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认真核实相关数据,确认无误后再予以报道,并作为前期报道的补充。切忌偏听偏信、感情用事,把听到的或收集到的个别人的言论、数据不加过滤,盲目地对外报道,以致造成与事实不符或前后矛盾的情况,影响个人声誉,影响所在媒体的形象,影响决策部门的决策,贻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佳时机。
3.建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习型、研究型的媒体
大众媒介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是保障科学准确传播的基本条件,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成败利钝。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多数科技传播从业者并未全面系统地接受过诸如科技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及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通常的情况往往是懂科学的不懂传播科学,而懂传播科学的又不懂科学。因此,正如有的学者所呼吁的那样,在高等院校的学科建制中,有必要设立科学传播专业,以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等形式尽快地为我国培养出大批的科技传播人才。另外,对于在职的大众媒介的从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素养的培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美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及其专业的科学团体,向医疗、环保、农业等科学记者提供金额可观的奖学金,聘请经验丰富的科学记者和科学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提供奖学金的企业又可以得到政府相应的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媒体自身的科学素质是其科学知识储备、科学思维训练、科学方法应用的综合体现。媒体从业者要在讲究快速、时效的基础上,使所作报道更符合实际,更深入人心,就必须在学习新知识、不断充电上下一番工夫。正如其他各类新闻传播一样,科学传播准确到位的前提是媒体记者对该行业长期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在经过数年时间感悟科学界的人、事、物之后,遇到发生在其中的科学事件时,能以理性思考解读背后更多内涵。只有这样,下笔后的报道才会富有冲击力。
4.建立新闻媒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进行科学传播的意识
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了解事件的重要窗口,更承担了在灾害突发事件中,协助政府稳定社会秩序;帮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并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科学传播;主动承担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社会责任。媒体在科技传播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媒体应引导公众对当代科技的双重效应和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充分的暴露,展现公众、科学家、政府三方面的态度,通过广泛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起到良好的缓和作用。这是作为媒体应该有的精神和责任,应该对 “公众理解科学”负责,并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此外,媒体也要转变灌输式的报道方式,付诸行动。
5.建立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预警反应机制
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新闻报道人员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从历次突发事件的报道来看,事件的发生往往在报道人员意料之外,报道准备呈现仓促状态,但就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任何事物的演变都需要有个转化的过程。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它总要以某种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报道人员若能有所预见,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打好突发事件报道主动仗。因此,新闻媒体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在危机未来临之前做好严密的准备和演习工作,制定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 “预案”。
在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的初始或者刚发生后就估计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势和规模有相当的难度,因此,需要借助一些参照系来增加对于事件演变预测的准确度。这就必须借助某些权威信息源,一是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所提供的,经过科学计算的信息。二是需要对国内外曾经发生过的典型性突发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相对应的诱发因素。新闻媒体也要定期进行一些危机演习,让记者参与到实际行动过程中去,“真实”感受危机的破坏力和处理好危机的重要性。
6.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大众媒体科学传播体系
目前我国在科学传播领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尽管我国2221991年就有了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是一次全国性的调查表明,有近半数的新闻工作不知道它的存在,当然也就谈不上遵循它了。由于我国新闻事业的特殊性质,以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许多事情还处于摸索和磨合阶段,更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大众媒体传播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科学报道中完全丧失社会责任的行为,必须辅之以法律的、经济的等刚性手段,或者说他律手段。社会的任何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属性和特殊的运作规则,需要社会为之制定特殊的发展政策,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管理和约束,对于科学传播业也不例外。国家和政府也需要为之制定特殊的行业法规和政策,建立适合其自身特性的管理和运作制度,以促进它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功能。
(二)加强公民科学素养
针对公民,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大众理性的媒介认知和批评能力,公民能够积极运用媒体资源,并对媒介信息有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公民面对重大灾害时,如何利用信息取决于个人的媒介素养。
1.加强对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公民进行媒介素养知识普及,如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网络上定时发媒介案例解读信息,告诉公民如何分辨信息。只有不断加强公民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才能促使公民准确利用大众媒介实现自身的发展。
2.提高公民面对危机的理性
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是为了使公民在媒体面前,尤其是面对重大灾害事件时,不要停留于表面和个人感觉,能够追求真实,能够相信权威的大众媒体,拒绝没有消息来源的信息。
3.公民要掌握多种媒介的传播技能
公民只有了解媒介的优劣势,才能辩证地看待媒体传播的内容。同时,公民要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和鉴别能力,并勇敢辟谣。
总之,要加强大众媒体建设,提高媒介的科学传播素养,加强公民科学素养。媒体应该从揭露伪科学、培养批判的认知能力、建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和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预警反应机制,以及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大众媒体科学传播体系这几方面着手,用正确的价值观做指导,来客观报道、科学解释、积极引导,这是新闻媒体在灾害性突发事件面前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同时应加强公民素养教育,提高公民面对危机的理性。媒体与公民的媒介素养对于信息的科学传播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真正地做到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服好务,也才能使新闻具备合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心,在成长为一个有理想、负责任的媒体之路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四、各种技术、媒介的开发与运用
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害传播系统,我们就必须拥有一个可靠的支持系统,详见图4-3-2。此系统不仅包含反馈与硬件系统,其软件系统还涵盖政策支持、学科建设与信息资源。
图4-3-2 灾害科学传播的支持系统
(一)政策支持
受国情影响,按照垂直层级分配资金,往往在行政级别末端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应探索有效的资金分配发放渠道。此外,国家必须制定出公民教育中灾害的科学传播的教育指导纲要。社区防灾组织结构的调整组建和基层防灾演练制度的出台也存在一定的紧迫性。
“9·11”事件后,美国把6月定为全国安全月,把9月定为全国食品安全教育月,通过安全月教育活动,唤起和促进人们提高安全意识,使人们清楚危险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所以,设立全国性的灾害纪念日,在加强公民的灾害防治意识和灾害教育上有重要意义。
同时,政府还要继续落实把减灾防灾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工作,发挥民政机构的领导示范作用。
(二)信息资源
第一,建立由各地资源数据库连接起来的全国规模的灾害信息数据库,并且让普通公民有登陆查阅的权限,增加灾害信息透明度。
要建立由全国、省、市级以及行馆应急单位组成的灾害信息传播信息平台。该平台应能兼容历史数据、预警监督、风险评估、应急调动等功能。
该系统首先要具备完备的灾害数据。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该类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几乎都能通过互联网访问,灾害种类齐全;我国灾害数据信息共享尚未规范化。实际上,数据库要有全国及周边的详尽地理、气象信息,要涵盖能追溯最远的各地区详细的灾害记载,要有各地的应急机构比如消防局、医院情况等。数据库在系统分类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实时更新录入最新灾害信息。
在算法上,也应当组织专人进行研究,如果可以通过录入疑似危机前兆信息,就能很快判断出某区域是否会出现重大灾害并预估规模和损失,那么就可以联合各类媒体发出预警信息,为减灾抗灾争取宝贵时间,提供过往经验。
建立的灾害信息传播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交互平台,能够进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重组共享。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智库都是不同的模块,当发生重大灾情时,系统可以协助决策者抓取相应模块,迅速组成应对子数据库,对于应急性科学传播,能够提供最准确的数据和最科学的建议,准确高效地调动不同部门进行救灾。
灾害信息传播信息系统也应当在每个区域设立实体的通讯指挥中心。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纽约的紧急事态管理办公室 (the New York City Off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OEM)的模式:在危机爆发前,它尽职尽责地向公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灾害发生后,办公室监控人员24小时监控城市公共安全机构通过电台和计算机辅助的远程系统,并保持同其他45个市级、县级、州和联邦的机构的联络;此外,还开通热线解答市民关心的问题。
第二,政府或其他组织开办网站,尤其是一些有特色的灾害教育网站,往往可以方便快捷又潜移默化地加强公众对灾害的认知和公众自救的能力。
第三,电视等大众传媒可以制作精良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电视节目,寓教于乐。
第四,各类书籍资料辅助宣传。日本自1990年就出版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安全教育的教材,内容也根据实际情况和年级不断更新,我们可以学习这一经验。民间组织或者政府可以多印制、分发不同种类的宣传手册,分门别类的介绍不同灾害的知识。
灾害教育场所比如5·12地震纪念博物馆可以同时承载起纪念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设立专门的市民防灾中心也是不错的选择,配备好地震、火灾等模拟设施,平日可与学校、社区开展定期的模拟培训活动。我国自1992年开始每隔两年开展定期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但其中未设立针对重大灾害的公民科学素质的板块,只在其他题项中零星涉及灾害知识,并不系统。如果在这类常规化调查中设立检验公民灾害知识的模块,将有助于相关机构掌握公民对于该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或改进灾害教育科学传播的重点与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