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政策目标确立的原则

教育政策目标确立的原则

时间:2023-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教育政策目标确立的原则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政策的成败。由此决定教育政策目标应该具有先进性。教育政策目标必须与主客观条件保持协调关系,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其二,政策目标应当符合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和规定。其四,下级教育政策目标要服从上级教育政策目标,地方、部门的教育政策目标要服从党和国家的教育总政策、总目标。

二、教育政策目标确立的原则

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政策的成败。设定正确的目标,应遵循六个方面的原则。

(一)目标的针对性

教育政策目标总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教育问题而确立的。所以,确立教育政策目标必须针对教育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教育政策目标的针对性越强,越有利于使社会形成对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关注,也就越有利于教育政策问题的解决。

(二)目标的先进性

教育政策目标的针对性是与目标的先进性相联系的。教育政策目标针对的实际问题乃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由此决定教育政策目标应该具有先进性。政策目标由于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它需要通过确立目标引导教育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目标的完整性

目标的完整性是指构成目标体系的子目标要顾及到总目标的各个方面。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列举了各个子目标,经过政策实施完成了各个子目标,但并没能达到预定要求。这种现象就是目标欠缺完整性所致。

(四)目标的层次性

目标的层次性是指将总的目标从纵深方向分解成多个层次的目标,与目标的完整性横向组合共同构成了目标的结构体系。目标的层次性,有上层目标、下层目标,或分解为二级目标、三级目标、四级目标等。决策者在对目标层次进行划分时,应注意:目标层次越高就越抽象,越抽象就表明决策者对问题的认识很可能越模糊。目标分解得越细,层次越多,它的适应范围就越小,与所描述事物的发展状态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大。目标的层次性也涉及目标完整性的问题,比如说第二层次的目标都达到了,在保证目标完整性的前提下,那就表明第一层次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五)目标的可行性

教育政策目标的可行性是指所确立的目标通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可行性寓含着高于现实水平又不脱离现实水平的要求。教育政策目标必须与主客观条件保持协调关系,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高于已有的目标水平,又必须是经过努力可达到的。过低的目标水平,一方面不能达到制定教育政策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难以对解决教育问题起到必需的激励作用。不顾现实条件,一味求多求快,盲目冒进的政策目标,必定会给教育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六)目标的规范性

教育政策起着规范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鲜明地体现在目标的规范性上。一个良好的教育政策目标必须是规范性目标。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政策目标要体现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教育愿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性质决定了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以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不同的利益集团会逐步出现,制定政策时必须加以考虑,以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其二,政策目标应当符合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和规定。其三,政策目标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四,下级教育政策目标要服从上级教育政策目标,地方、部门的教育政策目标要服从党和国家的教育总政策、总目标。其五,教育政策目标的概括和表述应具体、明确,不空泛、不含糊。也就是说,教育政策目标的表达应尽量用单义词和大家认识比较统一的词语,使人能够明确领会其含义,而不是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也可以。否则,教育政策执行者就会无所适从,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执行,从而使教育政策的目标难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