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的价值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针对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中国发展目标的解读,也是我们国家价值理念的一个新构想、新发展。中国国家行政学院薄贵利教授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不但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6]我们看到和谐社会的建构从根本上保持了国家价值理念和个人价值理念与生活目标的高度一致。
(一)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国家价值理念有效的实施
针对社会的根本问题,具体表现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实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各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实践证明,由于各个方面的约束机制一直处于探索中,很多不合理现象在其萌芽阶段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个人私欲膨胀,贪污腐败现象严重;道德和利己天平失衡,关系网取代了公平和正义。这些现象成了今天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的不容忽视的不和谐因素。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新价值理念建构完成。
(1)依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善立法,加大惩治力度,健全监督机制,最为重要的是保障实施要到位,不能法有所依,却依无实效,这是现代社会最为重大的问题,也是人们价值观念上无法解决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保障人民畅所欲言,改革党的执政方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百姓畅所欲言,才能发现弊病和问题,了解社会动态,确定问题的关键,充分体现百姓愿望,在施政纲领上把个人价值理念合理地上升到国家价值理念;社会状态是否合理和谐取决于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应重视领导干部的责任,要求广大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
(二)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完善国家和社会价值理念,使其规范并彼此和谐,形成合理的个人和社会价值体系
(1)由于个人价值理念的多样性、复杂性,由于环境、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个人价值理念往往带有一定的偏颇性,还不健全。例如,人与环境的关系,虽然大家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可是在生活中,还是不能自觉做出保护环境的行为,如使用塑料带、浪费水资源、过度采掘自然资源等。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或强制性手段促使公民提高认识,健全公民理念,使其和国家价值理念的步调一致。
(2)完善国家价值理念的建构,尤其要形成社会新的道德体系。道德体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建设,因为它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政府应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为喉舌,明确国家道德规范,针砭时弊,扬善讽恶,为人们树立起弘扬正义的旗帜,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使其他价值规范成为空洞的说教。
(3)用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价值理念。个人价值理念的发挥只要不触及国家价值理念的限制,就会以大量形式在社会中存在。这既是社会价值理念不断发展进步的可塑性地方,也是人们的价值世界和国家价值理念不断更新的孕育土壤。社会在不断变化,人的观念在社会活动中不断产生,价值理念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理念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要随生产力的不断改变而更新。我们要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价值目标,使其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发展。
【司法考试关联知识点】
国家的目标、宪法的规范性功能以及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练习题】
1.选择题
(1)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的这一规定,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有哪些是正确的或适当的?(1999年卷一第62题)( )
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B.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形式意义的法治
C.依法治国要求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D.依法治国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2)下列关于宪法的指引作用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2年卷一第85题)( )
A.宪法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B.宪法指引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C.宪法指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
D.宪法的指引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
(3)当代宪法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宪法在配置国家权力方面的发展趋势?(2006年卷一第57题)( )
A.行政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扩大
C.议会主权
D.地方自治
2.思考题
(1)宪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护和促进哪些社会价值?
(2)宪法规范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注释】
[1]案情来源于:http://www.people.com.cn/,2002-12-04.
[2]董和平,秦前红.宪法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
[3]陈弘毅.香港法律与香港政治.香港:广角镜出版有限公司,1990:28.
[4]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68.
[5]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6.
[6]兰红光.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 2595497.htm,2010-06-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