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的纺织女工
■案情概述
38岁的付某从棉纺厂下岗了。作为多年的劳动模范,付某是带头下岗的。虽然她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下岗真的成为事实摆在面前时,她还是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失落和孤独。她把自己的满腹心事告诉丈夫,希望丈夫能够帮助她出出主意,渡过难关。没想到,丈夫极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你不是积极吗?有本事自己想办法去,少来烦我。”从正式下岗回家的那天起,里里外外的家务事全部落在了付某的身上。丈夫下班后就躺在沙发上抽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有不如意,就拿付某出气,说她晦气,会给家里带来不幸。5年前,付某因肾炎动过手术,身体一直不好,干不了重活。过去换煤气罐这样的重活都是由丈夫来干的,现在都由她来干了。她的家住在5楼。有一次,当她艰难地扛着煤气罐走到3楼时,看见丈夫从后面下班回来。就请他帮帮忙,一起把煤气罐抬上去。丈夫却说:“我有专职的家务工,还用得上我吗?”回到家里,付某实在难以忍受,对丈夫说:“你也太不像话了。”可丈夫却瞪着眼睛说:“我有什么不像话,就你那一个月不到一百元的下岗金,要不是我养活你,你早就过不下去了。你有什么资格来训斥我?不愿意干就给腾位置,年轻漂亮的姑娘有的是。你当我多稀罕你。”付某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她毅然和几个姐妹办起了社区老人服务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的公司受到了社区老人们的喜爱,随着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展,付某也将自己的小公司变成了连锁公司,让更多的下岗工人参加了工作。
对于付某来说,尽管她又一次寻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但因为受到丈夫的歧视而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却永远无法抹去。她对我们说,丈夫对她人格的侮辱,使她意识到,女人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地位,才能找回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对于她丈夫的行为,付某思考得不多。幸运的是,付某毕竟是一个自尊自强的女人,她依靠自己摆脱了受丈夫歧视的尴尬境地。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女性都能如此,她们对于男人的依赖性往往要大于自己的独立性。
■分析建议
人格侮辱型心理伤害表现在丈夫对妻子的长相、文化程度、生理缺陷、经济地位、职业、娘家条件等方面进行人格攻击和伤害,如在语言和行为上对妻子表示轻视、欺辱等,对妻子的人格构成严重的伤害。
人格侮辱型心理伤害多是建立在夫妻关系不平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双方家庭条件悬殊等基础上的。它对女性人格的攻击性表现出普遍性、经常性、公开性等特征。此外,实施此类精神暴力的男性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到目前为止,精神暴力对女性的伤害仍为社会普遍忽略,但研究者们在对家庭暴力的调查中发现,精神暴力对于女性健康和权利的威胁并不亚于性暴力和身体暴力。和性暴力、身体暴力相比,精神暴力具有的普遍性和隐匿性特征,使它更难以预防和消除。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打人”与“骂人”所持的不同的态度,也决定着他们对于身体受伤与精神受伤的反映和态度。在很多人看来,打人是不能容忍的,是应该受到惩罚的,但骂人似乎还算“内部矛盾”。从人类医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人类的各种生理的疾病都与精神和心理有关系,精神作用在人的疾病的起因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预言家说: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心理疾病。
对于家庭中精神暴力的预防不同于其他形式家庭暴力的预防,它更需要依赖于人们意识的改变,其中作为受害者妇女的观念的改变是更为关键的。当人们习惯于某种思维定式,并被这种思维定式左右自己的行为方式时,首要的问题是改变人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当然这往往是需要事实来说话的,这也许是一个难题,因为人们对那些他们耳闻目睹的事实往往持不同的态度。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认为,对于精神暴力的防范可以有以下一些良好的途径。首先,对妇女群体进行精神暴力的表现、特点、危害进行分析和讲解,鼓励那些正在受精神暴力伤害的女性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讲出来,使她们内心的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释放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女性增加对这种暴力形式的了解和认识。要通过各种让妇女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让她们敞开心扉。妇联组织和其他妇女民间组织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次,在各种媒体,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更多的人了解精神暴力对受害人的危害。也可以请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就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最后,是在法律法规中增加制裁、处罚精神暴力实施者的条款,从法律上认定其有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