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办卡后干洗店玩失踪

办卡后干洗店玩失踪

时间:2023-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办卡后干洗店玩失踪■案情概述2007年3月,刘女士到家附近的革王干洗店去洗羽绒服,并办了一张200元会员洗衣卡,第一次去取衣服时因没洗净要重新处理,再次去取衣服时已人走楼空。刘女士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挽回自己的损失。后来虽然在朋友的帮助下报了警,但是刘女士不知道案件何时才能侦破,后悔自己当时贪便宜反而被骗。

办卡后干洗店玩失踪

■案情概述

2007年3月,刘女士到家附近的革王干洗店去洗羽绒服,并办了一张200元会员洗衣卡,第一次去取衣服时因没洗净要重新处理,再次去取衣服时已人走楼空。不但没取到衣服,所办的现金会员卡也成了一张无用废卡。刘女士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挽回自己的损失。后来虽然在朋友的帮助下报了警,但是刘女士不知道案件何时才能侦破,后悔自己当时贪便宜反而被骗。

■分析建议

刘女士的遭遇近年来在洗衣店、美容美发和洗浴等行业出现很多。消协人士介绍,这些行业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竞争激烈,不少店家为了吸引顾客、稳住客源,纷纷采用“预付费”形式。预付消费通常有一定的价格优惠,但办理时需消费者一次性交纳大量现金,而且消费的时间跨度较长。

这其中,一些规模小、诚信度较差的店,以打折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交预付款,然后一夜之间卷铺盖关门溜之大吉。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协调查或调解消费者投诉的前提是经营者必须存在,因而一旦出现商家关门事件,消费者很难为自己找到有利证据。

如何防止陷入预付消费陷阱,保护好个人利益?笔者建议,一是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应该尽量以书面形式落实对方承诺,最好能签订书面合同,并对终止服务的时间和消费权利做出约定。一旦决定预付消费,应该认真考察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同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消费条件,避免一次投入过多,引发消费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