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办国海关监管所涉的主要问题
出于参展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参展者一般在世博会开幕前夕才会安排将其与参展世博会相关的货物和物品运抵主办国。由此,参展国各类货物和物品能否在主办国及时顺利通关,关系到参展者的展区能否顺利完成建设布展,能否顺利在世博会开幕日期如期开展,进而可能影响到整次世博会的顺利举行。不仅如此,海关监管问题也是世博会结束后参展者撤展和拆馆工作中涉及的一项重要事务。只有及时完成货物和物品回运并完成相关的海关核销工作,参展者才能为参展世博会圆满画上句号。
从以往世博会组织和举办的实践看,参展者在参展世博会的全过程中,涉及的海关监管问题主要包括:
1.通关便利问题
通关便利问题,即主办国如何简化和优化其海关通关流程,特别是通过在世博会园区现场实施查验监管,便利参展者的货物和物品能快捷便利地完成通关。
2.暂时进境期限问题
世界各国海关法对于暂时进境货物的暂时进境期限的规定一般均为6个月[3]。因而,对于注册类世博会等举办时间较长的世博会,参展国的展览品等暂时进境货物往往需要在主办国境内停留超过6个月的时间,由此产生需要主办国统一延长暂时进境期限或简化个案延期申请手续的问题。
3.关税减免问题
关税减免问题,主要涉及三类货物和物品免除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1)官方参展者展区总代表用于官方用途的货物;(2)官方参展者在其展区内消耗或派发给参观者的用品;(3)官方参展者工作人员的自用物品,特别是烟、酒和汽车的免税问题等。
4.税款担保问题
如前所述,官方参展者的暂时进境货物在进入主办国关境时免交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然而,有些国家的海关法同时规定,这些暂时进境货物在进境时虽可免交税款,但应缴纳相当于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有些国家则以海关驻场监管为条件免除展览品的税款保证金,但需要收取其他暂时进境货物的税款保证金。对于世博会参展者而言,承担保证金意味着高额的财务负担或财务占用。由此,产生了是否可以免除税款担保或转由世博会组织者承担税款担保,以及担保形式能否更为灵活(如由组织者提供总担保,或以信用担保替代现金担保)等问题。此外,参展者的免税货物也可能产生货物已经到达主办国关境但尚未办妥免税手续的情形,由此也产生需要先凭税款担保进境并待获得免税批准后再注销担保的问题。
5.后续核销问题
参展者用于世博会的暂时进境货物,其在世博会结束后的去向远远超过了复运出境这一简单的情形:有些货物留在主办国境内销售;有些货物捐赠给主办国的世博会组织者,或主办国境内的慈善机构或其他企业、机构或个人;有些货物在主办国境内毁坏、灭失或被窃;有些货物则为参展国所放弃。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均产生是否需要补缴税款,涉及许可证件的还产生是否需要申领许可证件的问题。
6.国内采购货物的出境问题
在世博会结束后,参展者运输出境的货物除了其此前输入主办国境内的货物外,往往还会包括其在主办国境内采购的部分货物。特别是对个别拟将整个展馆回迁境内重建的参展者而言,其在主办国境内采购的许多重要建材、仪器设备都涉及出境的问题。参展者在主办国境内采购货物的出境,涉及贸易方式的确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外汇核销、出口许可以及检验检疫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世博会主办国采取灵活务实的做法。
应该说,参展者参展世博会所涉的货物和物品种类繁多,其在参展世博会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海关监管问题十分复杂。上述提及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参展者货物和物品类型的对应关系如表5-1所示:
表5-1 参展者货物与物品类型及相关的主要海关监管问题一览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