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南地区其他特色传统资源及其保护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知识,主要是指迄今还未被工业化利用的区域民族的生产知识和特征生活知识:传统医药知识、针灸、特征作物的培养及育种知识、民族服饰、传统烹调、传统民居、地方戏剧、陶瓷、武术、气功等[16]。这些以生活传统和物种的形式保留在聚居地域的具有原生特征的民族文化自然遗产是国家宝贵的无形资产。
一、云南的特色传统资源——基诺族民族文化
基诺族是我国目前最晚确认的一个单一少数民族,并且人口仅有2万多人,在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大家庭中影响力不太大,加之政府、基诺族本身对其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对基诺族及其传统民族文化就知道较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其他民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以外的地区)的民众对基诺族及其民族传统文化几乎一点不知道,有的甚至听说有这么一个民族还感到惊讶,以为是某些“娱乐节目”编造逗人玩的。我们在调查中,当问及基诺族同胞是否“知道其他民族同胞对基诺族民族文化了解的状况”时,一部分人回答“汉族、傣族”人知道,但具体知道基诺族什么传统文化就不清楚了,还有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对于基诺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应该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乡等政府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种保护措施往往是理念落后,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和传承基诺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作用。如为了保护和传承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基诺族乡政府专门划出办公和活动的地方,建立了基诺族乡文化站。可是,基诺族乡文化站中主要是一些基诺族老人的一个活动场所,并没有真正起到传播基诺族民族文化的作用。
又如“基诺民俗山寨”:1997年1月,云南省政府召开第二次“西双版纳旅游现场办公会议”,指出:“西双版纳将形成东西两个环形旅游圈,即东环线的景洪——野象谷——基诺山——植物园——勐仑——橄榄坝组成,集中展现西双版纳热带动植物和民族风情等主要特色。”[17]为此,“基诺民俗山寨”东环线民族风情景点的重要内容。“基诺民俗山寨”包括“历史画卷区、中心娱乐区、山寨风情区、密林情谷区”四个功能区。历史画卷区主要是向旅游者展示基诺族的历史,从民族的起源、演变、发展、重要历史事件记载等,让旅游者较为全面了解基诺族,感受基诺族的民族特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基诺民俗山寨”对于宣传基诺族民族文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传承真正的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上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消极的影响。因为“基诺民俗山寨”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被深深地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并非历史地介绍基诺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如房屋的结构就反映了与基诺族传统民居不同的价值体系。
基诺族的历史应该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基诺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18],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基诺族在20世纪50年代末仍然处于“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的原始社会时期,基诺山解放后,基诺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由原始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7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承认基诺族为我国的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人口数为20899人[19],在56个民族中人口位居第44位。像基诺族这样的人口较少民族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就显得势单力薄,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关于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景与趋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杜玉亭研究员在1990年指出:“基诺族的长老制,成年礼和由成年礼开始的人生自然等级结构,传统的上新房和过年仪式,以及刀耕火种山地农业的传统生产和仪式方式等,从1958年起就一去难返了。传统的竹楼、基诺族民族服装、世代口耳相传的基诺族传统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基诺族歌舞、基诺族语言、以及反映基诺族特点的传统文化将有可能在今后50年内完全消失。1996年,杜玉亭先生对基诺族传统文化消失的时间再次进行了预测:“鉴于中青年已不穿或压根儿没有传统民族服装,甚至有些老年人也跟随时尚穿上了西装,所以民族传统服装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且是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20]我们将杜玉亭先生第二次预测与第一次预测相比,基诺族多数传统文化项目消失的时间都大大地提前了。
鉴于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基诺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为合理保护、利用和传承基诺族传统民族文化服务。我们认为基诺族民族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依靠党和政府的方针与政策这一主线,坚持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原则。我们建议:第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乡等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拨出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制定宣传基诺族传统文化的项目,扩大基诺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第二,领导,特别是基诺族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以身作则地倡导恢复和传承基诺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三,政府出面积极组织与协调相关部门或者其他单位进行恢复与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并制定和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基诺族同胞恢复与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
二、川渝的特色传统资源及其保护
1.以四川康巴地区的民间文艺为例
康巴地区歌舞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康巴藏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康巴地区历史悠久,据昌都卡若遗址的发掘考证: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从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看出,早年居住在这里的先民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考古学家们通过对遗址中出现的“两种文化因素”的比较、分析,认为:早在原始社会后期,西北氐羌系统的人就逐渐向川西的雅砻江、岷江、大渡河流域迁徙,当地土著文化与迁徙而来的外来文化也就开始融合。地处川西民族走廊的甘孜州,历史上民族的迁徙变异,部族间的更替交融,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康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地方。在古代,《史记》作者司马迁,作了一些初步的实地调查,就发现此地民族太多,记录不清楚,于是曰“皆氐羌”。据文献记载,这一带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出现过氐羌、笮、白狼、牦牛羌、多弥、东女、附国、党项、苏毗、南昭、白兰、吐谷浑等诸多部落,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君长以什数”,形容民族之多,形成了我国民族史上最著名的“藏彝走廊”,因而其文化又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多重性的特点。康巴地区多元化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多彩的歌舞音乐。康巴地区歌舞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分布广泛。除作为主体的藏族歌舞外,也兼有少数其他民族的歌舞流传。
1979年以来,省、州有关部门每年都下拨补贴专款,支持甘孜州藏族民间歌舞活动,还组织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歌舞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极大的促进了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音乐的发展。巴塘弦子的发展:1988年,四川省文化厅将巴塘县城所在地夏邛镇命名为“四川省特色(弦子)文化乡(镇)”;2000年5月,巴塘县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2006年6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周”活动中,巴塘弦子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塘弦子是巴塘人民智慧的结晶。康巴歌舞是康巴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而每一个康巴人也默默地、不由自主地继承着它,并将这一民族的东西合理地搬上现代的舞台,把民族的东西装入更多现代人的心里,因为民族的艺术才是世界的艺术。康巴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是康巴人民智慧的结晶。康巴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中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折射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其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有着上万首曲目的康巴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是藏族民间音乐的最大宝藏,它是保存最完好的藏族音乐的“活化石”,其音乐和唱词已经渗透到了康巴藏族其他各种文学艺术当中,保护康巴歌舞对于保护藏族歌舞艺术、研究藏族文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以重庆的特色传统资源及其保护为例
1)重庆的古镇文化
古镇浓郁的文化旅游特性,使得它成为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令人们心生乏味和压力,人们渴望过一种回归自然、贴近传统、朴实轻松的简单生活,以寻求与现实生活相悖的补偿。于是,开发古镇旅游成为了不少城镇发展经济的思路。重庆荣昌安富地处老成渝公路线上,是巴渝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古镇与四川隆昌县的李市镇、泸县的雨坛镇仅数公里之遥,位置独特重要,辐射较宽,被誉为“渝西第一镇”。作为重庆人生息繁衍的社会空间,古镇的格局鲜明地体现了原始的巴渝风情,其本身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巴渝特色鲜明的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更是古镇的精神所在。2002年,安富古镇被公布为重庆市亟待抢救的历史文化街区,从而加入了古镇旅游开发之列。作为古镇,安富传统的清代民居建筑,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布局顺其自然、建筑高低错落、道路蜿蜒曲折、空间收放开合,布局完整,质朴恬然。行走在巷里街间,巴渝民居淳朴之风扑面而来。传统老街区、传统民风、民俗、民情以及传统的生活,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情画卷;悠久的陶文化以及兰草种植历史、古寺庙、题刻等无不反映出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精神,以古镇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前提,当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与开发的企划书。但直到今天,古镇依旧沧桑。
目前,安富古镇的老街确实已经破旧不堪,相关政府部门更应该有所作为。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少开发,多利用。三流的真品也是真品,一流的赝品还是赝品。把古镇推倒再建的开发方式是一种建设性的破坏。所以要把握的核心问题是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要把握好度。在规划设计、文化挖掘方面下大功夫,在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吸收社会、民间闲散资金方面加快进程。同时,政府还须尽快改善道路,将穿镇而过的老成渝公路改道,以减轻汽车通过对古建筑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恢复古镇古朴的风貌,提升古镇的文化品质。另外,政府还须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古镇居民建设旅游城镇的积极性。对古镇居民而言,他们既是旅游开发的受益者,又是古镇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古镇旅游发展的生力军。无为的保护必将导致古镇居民的不断流失,没有了居民,古镇的建筑将会了无生气。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古镇保护长效机制,鼓励个人投资按照古镇规划理念修缮古建筑,力争使生活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能和新区的居民一样安居乐业。古镇的旅游开发不能成为建设性破坏,要力戒粗放式开发模式,以免造成旅游资源日益衰竭,古镇的原真性不断破坏的后果,从而对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不良影响。安富古镇一方面要严格保护古镇风貌,治理周边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修缮损毁古建筑、古民居、古文化遗存;另一方面是严格保护现有森林植被,认真落实防火措施,设置相应的人文、自然景观保护标志。同时,古镇不能在自然景区内大兴土木,建造微缩景观、仿古建筑、民俗村、游艺宫等人造景点,以免破坏古镇的原真性。
2)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伴随全球化和商品经济的不断浸润,在多元文化持续冲撞、互动、渐变的时代背景中,主要依靠口传心授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群系遭遇前所未有之困境,许多珍贵的“非遗”资源正日渐遭致冷落、走向衰亡。毋庸讳言,随着时间嬗递,“非遗”保护已为全世界所关注。我国“非遗”保护业已进入全面整体性发展阶段,并已取得重要进展和多项成果。综观重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现状与困境,重庆现已成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我国第一、二批公布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重庆共有20余项榜上有名。2007年底,市文化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历书重庆1200多项遗产的现实状况——良徒难觅,绝技难传,后继乏人的现象相当严重——其濒临失传的境地为我们敲响警钟。此外,有关数据显示,重庆“非遗”保护资金缺口较大,从2005年至2007年的资金投入仅列为西部地区第八位,而各区县对“非遗”保护的力度也有差距,由此彰显重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艰巨性。鉴于经济增长首先在区位较好、资源独特的地区率先发展,而独特的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是需要重庆好好珍惜的文化资源,为响应市委市府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号召,在重庆对外交往不断深入的今天,除占领经济、人才高地,大打金融、贸易经济牌之外,深刻挖掘重庆文化底蕴,展现重庆人文环境,强化重庆文化领域“话语权”,促进文化创新;实现“三大定位、一个目标”的宏伟蓝图——使“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将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统筹城乡改革创新,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依据《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规划》,按照《关于加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保护、传承和弘扬重庆“非遗”工作尤其重要。
【注释】
[1]贵州自然地理[EB/OL].贵州生活网,2006-6-26(更新)http://www.51pc007.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03.
[2]蒋南华、蒋楚麟:《贵州文化资源与开发刍议》,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3]参见达里尔·A·波塞、格雷厄姆·杜特费尔德著,许建初等译:《超越知识产权———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争取传统资源权利》,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第7、14、69页。
[4]参见:中国1998年《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
[5]薛达元著:《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6]常州知识产权网http://hskj.3322.net/03322.htm。
[7]荆门农业信息网http://www.jmnj110com./news/list.asp?unid=435。
[8]参见宋红松:“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研讨会”,北京,2002年6月。
[9]《2002—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中文本,见世界卫生组织网。
[10]陈士奎,蔡景峰:《中国传统医药概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版。
[11]石新荣:《我国已建成首家达标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载于《贵州日报》,2005-05-24。
[12]《黔药出山正当时—贵州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崛起》,载于贵州省人民政府网,2005-07-18。
[13]王乐民:《民族医药产业从小巷深处走来》,载于《健康报》,2005-11-08。
[14]2007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dfndtjgb/t20080310_402468540.htm。
[15]2007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doc88.com/p-34288414103.htm/。
[16]李顺德:《对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生物多样性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探讨》,载《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7]张锡盛:《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基诺族——景洪基诺山基诺族乡》,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盖兴之基诺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9]张世均、杜玉亭、白珍:《基诺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0]杜玉亭:《基诺族籍迷失现象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