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早期的社会规范

早期的社会规范

时间:2023-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早期的社会规范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禁忌一方面表现了原始人对不可触犯的万物神灵的乞求和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原始人消极地为自己规定了行为的准则。图腾崇拜的规范主要体现为原始人对图腾的行为、食用、称谓(语言)及婚配的禁忌规则。图腾禁忌规则在原始氏族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惩戒和协调作用,一旦有人触犯氏族的图腾禁忌,则可能被处以忏悔、献祭或驱逐出氏族。

一、早期的社会规范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法律产生以前,也存在着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规范正是法律的雏形。

(一)禁忌

“禁忌”一词,来自南太平洋波利尼西群岛中的汤加(Tonga)岛,是当地土语Taboo(或tabu)的汉译名称,它与古罗马语Sacer(被诅咒的、神圣的)、希腊语Oyos(神秘的灭顶之灾和不可接近性)和希伯来语Kadesh(意思同Oyos)的意义相似,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指不可侵犯的神圣事物,二指不可接近的危险和不洁的事物。

在人类社会的蒙昧阶段,原始人无法理解日月星辰的明灭、春夏秋冬的交替、花草树木的枯荣以及自身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进而感到非常恐惧。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便产生了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笃信和敬畏,于是加上若干禁制以对其讳避,祈求通过自我的约束控制以避免可能遭至的厄运和惩罚,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禁忌。禁忌一方面表现了原始人对不可触犯的万物神灵的乞求和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原始人消极地为自己规定了行为的准则。

(二)图腾

“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源于奥季布瓦(O jibwa)族方言ototeman,意指“他的亲属”、“他的图腾”标志。图腾有血亲、祖先、保护神之意。原始先民囿于认识低下,对自然界充满敬畏,相信万物有灵,为了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保障,原始先民就认一些图腾物(如飞禽猛兽等)为自己的保护神,进而发展将这些图腾物作为自己族群的保护神,祈祷保护神保佑本族群的生存与发展。图腾崇拜的规范主要体现为原始人对图腾的行为、食用、称谓(语言)及婚配的禁忌规则。图腾禁忌规则在原始氏族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惩戒和协调作用,一旦有人触犯氏族的图腾禁忌,则可能被处以忏悔、献祭或驱逐出氏族。这种伴随人类惩罚(而不是仅依赖自然惩罚)的规范,是后世一切惩罚性规范(包括惩罚性习惯和法律)的胚胎和萌芽。

(三)复仇

复仇是指被害人或其亲属对侵害他们的人所采取的一种报复行为。它是人的自卫本能的体现,因此最初也只是基于人的动物本能而自发抵抗侵害的个人行为。随着氏族社会的逐渐形成,复仇变成了受害者的整个家族或氏族的集体行动,成为整个家族或整个氏族成员的共同义务。这种集体行动后来演化为氏族社会的一项习惯。在原始社会氏族习惯中,复仇是氏族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为重要的习惯,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复仇习惯的演变历史大体反映了氏族习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非理性到相对理性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血族复仇、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三个阶段。复仇习惯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原始人类为避免血族(或血亲)复仇的毁灭性后果而作出的自然选择,也是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半开化半文明的标志。

(四)巫术

巫术是原始社会中人类在与自然和同类的交互行动中获得某种神秘力量的“一种具有实用目的的特殊仪式活动”[2]。巫术的发生是原始人类认识到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依据经验和已有的技术,仍然不能确保获得足够的食物、消除疾病、抵挡死亡以及战胜敌人,于是行动之前或行动中的巫术仪式,就成为他们控制那些不确定的机遇、过程和结果的最好方式。巫术的力量是在巫术仪式中发生或造成的[3],巫术的形式具有特殊的意义。巫术既不同于原始人的“科学”,也不同于原始人的“宗教”。巫术还具有某些特征:如部落中普遍的流行;标准化的仪式和语言(咒语);专门的主持即法师[4]。巫术的这些要素,是法律的规范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萌芽。

在原始社会,这些习惯规范的实施依靠氏族首领的道德感召力和威望,依靠每个人的自觉,依靠社会共同的道德信念和宗教观念。恩格斯曾对氏族社会的调控机制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制度啊!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5]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原始社会的调整机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改变,它必然也会被其他调整机制和方式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