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诉讼案件事实的一切根据和方法。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作为裁决的根据。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学界一般认为,证据的特征主要有三方面,这三方面构成了证据的基本属性,即: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
(一)真实性
证据的真实性又可以称为证据的客观性,它是证据诸特征中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民事诉讼证据的客观性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它存在的形式是客观的,外表表现为客观存在的实体,这种实体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第二,民事诉讼证据反映的内容源于案件本身,因此它具有真实性;第三,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内容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1)该特征的根据在于,民事案件在形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痕迹、物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都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如,借贷纠纷中的借据、交通事故中遗留在现场的汽车碎片、侮辱人格的短信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证据,无论是借据、汽车碎片还是短信,都是案件历时过程中所形成的,而不是事后人为制造出来的,这些证据是对案件的客观反映和真实描述。
证据的真实性要求当事人及法院在证据的提出以及认证过程中要遵循证据的客观性,尽量避免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以及错误,导致最后定案的证据缺乏真实性。
(二)关联性
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内在的联系。
(三)合法性
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是民事诉讼证据的又一特征,它是指按照法定程序收集、符合法定条件的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只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符合法定条件的证据材料,才能成为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包括以下含义:第一,形式的合法性,即证据的具体形态必须符合法律制度所规定的形式,其具体又包含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符合证据法律制度所要求的证据的种类,在我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证据的种类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八种,因而,证据必须以这八种形态之一呈现,才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才具备证据的合法性特征。第二种情形,即符合其他法律比如实体法律制度对于证据形式的特殊要求,只有符合这些法律要求的证据,才具备合法性特征。第二,程序的合法性,即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取得和认定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第二种含义具体又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只有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收集和提交的证明材料才能成为证据。第二层意思,证明材料转化为诉讼证据的程序要符合法律规定,典型比如必须经过法律规定的质证程序,才能认定证据,未经质证,任何证明材料都不能成为法院认定事实的根据。
【案例讨论1】
老方创作的纪实小说以某县吴村的村支书为原型,其中描写了村支书与村霸吴三(以吴某为原型)斗智斗勇的场面。小说发表后,吴某认为小说将自己作为村霸进行刻画,侵犯其名誉权,遂起诉老方要求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并赔礼道歉。一审过程中,被告老方提出了当地镇党委处理吴某相关问题的决定(档案材料)作为证据,该材料是党委在写小说前就提供给老方的加盖公章的证明材料,证明小说的描写有事实根据。一审法官认为,虽然有相关档案材料,但党委并未同意可以据此创作小说,该材料不能作为证据。问:法官否定老方提出的档案材料具备证据资格是否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