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十年我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进程
1978年,国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国际私法渐渐受到重视,一些国际私法著作开始出现。1981年,刘丁、章尚锦编著的《国际私法》(上、下册)和姚壮、任继圣所著的《国际私法基础》是我国国际私法的拓荒之作。[3]而1983年韩德培教授主编的《国际私法》则是第一部全国统编的国际私法教材。[4]在此之前,各高校实际上已经有不少自己编著的教材,但这部教材的出版无疑对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国际私法的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国际私法学的研究。该书的编写者韩德培教授以及刘丁、陈力新、李双元、朱学山、余先予、任继圣、姚壮、张仲伯、钱骅等专家学者不仅先后成为各大高校国际私法学科的带头人,而且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国际私法人才。在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之后,中国学者研究国际私法的热情日渐高涨,国际私法学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下述分类作以介绍。
1.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于1978年最先恢复招收国际私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接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也先后招收国际私法专业的研究生。1982年,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还招收了国际私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合并为一个国际法学科。目前,拥有国际法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已达16家,[5]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科研单位达30多家。针对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晚近一些国际私法研究生的教材也不断得以推出。[6]
2.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私法教学方面,国际私法课程不仅在正规高等学校法律院系开设,而且还进入了电大、职大、夜大、函大、自学考试以及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政法管理干部院校的教学领域。1997年10月,国际私法学被教育部法律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之后,武汉大学黄进教授(2006年)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仁山教授(2008年)主持的国际私法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教材。目前,以韩德培教授主编的《国际私法》[7]为代表,国际私法教材层出不穷,从1983年到2009年大约有近百本不同的教材,例如,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1984年编:《国际私法的理论与实践》;高树异主编:《国际私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余先予主编:《简明国际私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双元编著:《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高树异主编:《国际私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华东政法学院国际私法教研室1987年编:《国际私法讲稿》;唐表明:《比较国际私法》,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国际私法教研组编:《国际私法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1988年版;陈力新、邵景春:《国际私法概要》,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刘振江、张仲伯、袁成第主编:《国际私法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袁成第:《涉外法律适用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钱骅主编:《国际私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董立坤:《国际私法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2000年修订;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余先予主编:《冲突法》,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浦伟良、郭延曦编:《国际私法新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李双元等编著:《中国国际私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2003年修订,2007年再次修订。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李双元:《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仲伯主编:《国际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7年修订;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修订;刘仁山主编:《国际私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2007年修订;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7年修订;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7年修订;韩德培、肖永平:《国际私法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韩德培、肖永平:《国际私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章尚锦主编:《国际私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5年修订,2007年再次修订;肖永平:《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修订;肖永平:《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修订;张潇剑:《国际私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余先予主编:《国际私法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李旺:《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徐文超、储敏:《国际私法要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屈广清:《屈氏国际私法讲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丁伟主编:《冲突法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徐冬根、王国华、萧凯:《国际私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屈广清主编:《新编国际私法通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陈卫佐:《比较国际私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邓杰:《国际私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杜涛、陈力:《国际私法》(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蒋新苗主编:《国际私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金彭年主编:《国际私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林武坛、章博主编:《国际贸易私法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刘益灯、彭丁带主编:《国际私法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秦瑞亭主编:《国际私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孙智慧主编:《国际私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利民主编:《国际私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潇剑:《国际私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赵生祥主编:《国际私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徐青森、杜焕芳主编:《国际私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蒋新苗主编:《国际私法》,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屈广清编著:《国际私法学》(第3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刘弓强、胡朝新、刘道远:《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徐冬根:《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许多高校的法学院都编著了自己的国际私法教材。
4.教学参考资料。从早期的中文法规汇编(以1991年韩德培教授和李双元教授共同主编的《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为代表),到中文法规、案例共同编辑,[8]再到中英文结合的发展(如黄进、何其生、萧凯编著的《国际私法:案例与资料》),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的语言和内容都越来越丰富。[9]而在案例方面,晚近以中国新型案例为主的出版物和资料不断出现,[10]国际私法学者越来越重视实证研究。
5.学术著作。早期韩德培教授主编的《中国冲突法研究》和李双元教授1987年所著的《国际私法(冲突法篇)》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两部冲突法研究著作;而黄进教授的《区际冲突法研究》[11]则是我国在区际冲突法研究方面的第一本专著。晚近的国际私法学术专著以博士学位论文为主体,并辅以各种国家课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国际私法的相关理论研究。
6.外国学术著作的翻译。从早期翻译前苏联的国际私法著作为主,到大量翻译英美国际私法著作,国际私法的相关译著日渐多样化。相关著作如[苏联]隆茨等:《国际私法》,吴云琪等译,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苏联]波古斯拉夫斯基:《国际私法》,王明毅等译,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苏联]隆茨等:《国际私法》,袁振民、刘若文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版;[德]沃尔夫:《国际私法》,李浩培、汤宗舜译,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日]北胁敏一:《国际私法:国际关系法》,姚梅镇译,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法]亨利·巴蒂福尔、保罗·拉加德:《国际私法总论》,陈洪武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英]莫里斯:《法律冲突法》,李东来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年版;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编译:《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英]莫里斯主编:《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李双元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肖永平译:《产品责任法重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加]威廉·泰特雷:《国际冲突法——普通法、大陆法及海事法》,刘兴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美]弗里德里希·荣格:《法律选择与涉外司法》,霍政欣、徐妮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德]格哈德·克格尔:《冲突法的危机》,萧凯、邹国勇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著作专门介绍外国国际私法理论,如早期张翔宇所著的《现代美国国际私法学说研究》,使20世纪中叶的美国学说在这一时期被介绍到国内。[12]近年来,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在进一步详细了解国外国际私法学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对于国际私法新近的一些学说流派和各国国际私法具体的立法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内容涉及美国、欧盟、俄罗斯、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南非、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13]
7.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三十年来,中国国际私法的科研活动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同步发展,相关学术成果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徐冬根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今国际私法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最新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瑞士弗莱堡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是目前笔者所统计到的我国国际私法学者在国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部国际私法专著。另外在国外公开出版的著作还有:1994年徐国建博士与瑞士学者胜雅律合著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私法和国际民事诉讼法》,张明杰1997年英文独著的《冲突法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陈卫佐2004年在彼得·朗欧洲科学出版社(德国法兰克福)出版的德文版《国际条约的冲突规范中的反致和转致》等。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2000年由法律出版社以中、英文出版后,影响较大,现在已被翻译为日、法、德等多种文字,并且已在联合国备案。近年来,一方面,中国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举办了一些国际会议;另一方面,中国一些国际私法学者不仅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国际会议或其他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介绍中国国际私法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国际私法论文,[14]在国际上受到一定的关注。
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中国国际私法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公约的谈判,一些学者分别参与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相关国际法律文件的起草。[15]而且,学者们还积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参与公共服务,接受国家有关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的咨询请求,出具咨询意见。这些咨询意见既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实践的价值,也反过来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5年3月,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关于《排他性法院选择协议公约》的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外交部条法司与中国国际私法学会、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组织国内一些知名的学者,针对公约所涉及的问题在武汉大学进行了专题研讨,分别就公约的适用范围、排除事项、赔偿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与其他国际文书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具体、详细的建议,为公约的达成和我国利益的维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8.研究队伍。目前,中国国际私法学界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干力量,老中青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晚近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任教或从事科研活动,大大充实了我国国际私法的学术队伍。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提供交流机会和出国经费等措施,鼓励教师出国交流,借鉴国外经验和教学方法,在国际私法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实力上逐渐国际化。
9.人才培养。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培养了一大批勤奋进取、学风朴实、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人才。很多人才因其良好的素质和突出的能力,日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大学都有一些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培养的研究生任职,并担任重要职务。在我国的涉外法律与司法部门,也有本学科培养的大量人才活跃在各个领域。
10.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与国际私法学的发展。三十年来,中国国际私法迅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的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中国国际私法学会成立于1987年10月,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会址设在武汉,首任会长是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韩德培教授,现任会长为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学会目前有会员250余人,主要是来自中国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及有关实务部门的国际私法学者、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学会的主要宗旨是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国际私法的教学、研究和运用,共同推动中国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进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学会不仅每年举办一届年会,而且还有很多专题研讨会,如早期的《国际私法示范法》的起草研讨会,定期举办的海峡两岸国际私法学术研讨会和内地、香港、澳门区际法律问题研讨会,以及其他一些临时性的专题研讨会。2007年9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年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外交部、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发表了由中外学者共同认可的《武汉宣言》。[16]而且自1998年创刊以来,学会每年出版一期全国性的学术刊物《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目前已经出版至第11卷,刊物不仅为中国国际私法学者发表见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其权威性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