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对生活的深刻变革
以英国第一台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科技文明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第一次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20世纪,电力作为新的能源取代了蒸汽机而占据了统治地位。20世纪40年代以后,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和升级换代,推动了高技术群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以磅礴之势在信息、材料、能源、生物工程、空间、海洋开发等领域向前迈进,充分发挥了科技对于社会的先导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以高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迁。科技的深入发展使得科技成为我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业。各种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高速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电车的经营与运输,改进我们生活有关的工程建设、石油、煤矿的开采与经营,以及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医疗药品、食品等都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离开了科技,现代人将无法生存与发展。但科技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自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因科技进步,技术改良,工业发达,生产力扩大,生产、生活领域中现代化因素加剧,使得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过失犯罪不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该犯罪中有科技因素的渗透,因而使得行为过程及因果关系的判断不再简单和明确,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过失犯罪的质与量都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革。
就交通事业而言,随着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事故也急剧上升。1969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为72万件,第二年的1970年,死亡人数达到了16 765人,负伤人数也达到了98万人。从1987年开始的8年间,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万人,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数目也从1993年起,死亡人数也从1998年开始,不断在改写过去的最高记录。在日本每年因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约有一半是因为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其中,绝大多数是道路交通事故即汽车等交通事故而引起的。根据日本警视厅的统计,2000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31 934件,死亡人数(24小时以内死亡)达到9 066人,负伤人数达到1 155 697人[1]。就我国交通事业发展来看,情形也不容乐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向快车道,与此相应的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也迅速上升。据统计,我国的机动车保有数量1979年为155.49万辆,到1998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 507.1万辆,而截至2001年底的统计,则已达7 398万辆。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2000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93 853人,2001年突破了10万人,而2002年死亡人数上升到10.9万人。若以机动车万车死亡率计算,我国为24.3人/万车,美国为2.1人/万车,日本为1.3人/万车,而世界平均万车死亡率为6.6人/万车[2]。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交通事故是世界人口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是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重大毒瘤。实际上,由于社会的高度产业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在交通领域,而且在交通以外的许多领域都引起了各种灾害事故,如食品、药品事故,土木建筑事故、煤气爆炸事故、大规模的火灾事故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