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厅级会长”难产记(3)
意外的结果
一切很平静。46名常务理事陆续走进会议室,嘻嘻哈哈开着玩笑,说着一些业务问题,这些N市的注册会计师这天要选出会长,但他们都避而不谈。
选票发下来之后,上面只有一个名字——现任会长余时先,他也是唯一的会长候选人。余退休前是N市财政局副局长。理事余萍略一思度,没有在余时先名下画圈,转而在选票上写下另一个名字——徐民选。徐是财政部注册会计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N市注册会计师协会顾问,30多年从事企业会计实务工作。
“余时先、徐民选、余时先、徐民选……”唱票完毕,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唯一的候选人余时先只有22票,而原先并不在候选人之列的徐民选竟然有24票。
N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原隶属N市财政局,和N市的其他100多家行业协会一样,是一家事业单位。2001年,余时先从财政局副局长的位置退休后,被财政局、审计局联合指定为第三届会长。
2005年1月,N市下发文件《N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的行业协会和行政主管机关人、财、物全面脱钩。2006年4月6日,经历了一年的过渡期后,N市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会长无记名选举如期举行。
这样的结果出乎余时先的意外,而台下的徐民选沉默不语。一时间,选举现场气氛尴尬。此时,主席台上就座的一位江苏省注协副会长,前财政厅副厅长,站起来发表了一番短暂的讲话。话说得很隐讳,但是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大家选余时先。
协会一名理事指出,选余时先还是徐民选,实际上是协会要继续保持行政管理还是自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许久。
选举无果而终
前副厅长讲完后,由于票数高者也没有过半,第二轮选举重新开始。但这一次,选举形式有了细微的变化。第一轮选举是无记名投票,大家自己上去投,第二轮选举的时候,选票挨个发下来,又挨个收上去。一名理事的说法是,“这样一来,谁选了谁对着座位一查就能知道”。
不少理事都注意到这个细微变化,余萍对着选票想了片刻,最终什么名字都没有写,她选择弃权。而另一名理事则当即站起来大声说,“不能这样做,这样不民主”。台上就座的一位领导严厉地对他说:“你不是代表,不要乱说话。”这名理事并不服气,反驳说:“你也不是代表,你也不要讲话。”
在这样的僵持气氛中,第二轮选举的结果出来了——余时先12票,徐民选还是24票,另有10多票弃权,比前一轮更让人惊讶。一名常务理事指出,“我们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不过既然说了行业协会要自治,要‘自理会务、自筹经费、自选领导、自我约束’,那让我们自己选就是这个结果,这就是民意的体现。”余萍则有点忿忿的说,“我觉得我被愚弄了,说是自治,自选,其实根本不是,所以就第二轮弃权,反正选来选去不会选出我们要选的人。”
而N市民政局相关人士的解释是,“行业协会的会长,由上级主管行政机关的退休领导担任是惯例,各地各协会都如此”。
场面火药味越来越重,主持人宣布暂停。第一次选举无果而终。第一次选举失败之后,理事会在5、6月间接连召开三次会议,讨论会长候选人人选,但每次都没有结果。一名理事认为,按理说,徐民选在第一次选举中得票最高,理所当然是候选人,但不知为何,上面就是不同意,非要指定余时先为唯一的会长候选人。
后来各方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让徐民选和余时先一起参加选举,若徐民选得票高则任会长,余时先任名誉会长,保持原有会长待遇不变,但这个方案也未能通过。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会长之位也是有些益处的,N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目前账面资产有600多万元,每年每个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要向它上缴总利润的2%,每个注册会计师还要缴年费,加在一起,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8时30分,余时先像往常一样准时走出小车,走进位于N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办公室。旁边的人打着招呼,“余会长,您可是厅级会长啊”。
“哎,我是副厅级会长”,老余忙不迭地更正,不苟言笑的脸上浮现了一丝难得的笑容,已经完全看不到不久前在会长选举中以12票/24票落选的阴影。
一名会员不解地追问,“现在我们想不明白的是,行业协会到底是行业内
行政的影子
的自治组织,还是行政机关的附庸”?而余萍的说法是,“当时也没有多想,事先也没和其他理事商量,就觉得余时先年纪大了,60多岁,行政领导出身,不太懂业务,我们毕竟是专业协会,还是要选个业务能力强的人做会长”。
徐民选也是60多岁了,之前是N市财政局会计处的处长。据说,研究会计制度是他的爱好,就像有人爱下围棋,有人爱打牌一样,他的爱好就是没事干就看会计准则。徐民选微胖,夏日里奔走得满头是汗,一边憨笑着擦汗一边说,“看出什么问题了,就和财政部会计司的同志切磋”。
一名前协会的工作人员指出,有一次,一个所的审计报告出了质量问题,财政部要处理,余时先得知消息后没有首先帮事务所想办法找原因解决问题,而是先打电话劈头盖脸把所长骂了一顿。相反,徐民选则带着这位所长去了北京,找到财政部会计司,仔细地呈明之所以这样会计处理的理由,最终,财政部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免予行政处罚。对此,N市一个事务所的所长说,“我们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很大,我们要一个娘家人,能为我们说话,而不是一个行政领导”。
选举未果之后,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N市永华会计师事务所储所长在各方之间斡旋沟通。财政局、审计局、民政局、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他都跑过,而且还要和理事、常务理事们沟通。储所长得出的结论是,“上面的意思是各有优劣,协会需要一个人去和方方面面沟通,和市里、和税务等部门协调,考虑到余时先的行政级别,沟通起来可能更好,徐民选嘛,做技术指导比较好。”但是,尽管这样的意思通过各种渠道发散开来,却从来也没有任何一个上级领导在会员代表大会或者理事会上公开表达过。行政影响,就是那么一个影子,看不清楚,影影绰绰。
储所长的看法是,“现在我们就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从行政指派到自主选举的过渡阶段”。但会员们不同意他的说法。他们的依据是,《N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遵循自主办会的原则,自愿入会、自理会务、自筹经费、自选领导、自我约束。
在各方争议时,第二次选举也正在筹划中,但选举方式改无记名投票为举手表决,在第一次选举中以12票对24票落败的余时先,仍然是唯一的会长候选人。
储所长说:“一定要保证选出来,如果还是无记名,肯定还是选不出来,那就是大笑话了。”
【案例思考】
1.从公共行政角度,本案例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案例材料,N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其法定产生与管理机制是怎样的?实际上又如何?
3.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案例事件出现的基本原因,并谈谈其可能发展趋势与解决途径。
【注释】
(1)本案例材料主要参考徐楠:《村公章缩进镇政府抽屉》,《南方周末》,2006-09-14。
(2)本案例材料主要参考谢春雷:《外来工自治组织初现浙江瑞安》,《南方周末》,2002-07-14。
(3)本案例材料主要参考陈欢:《“厅级会长”难产记》,《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7-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