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京经济国际化与“化”国际

南京经济国际化与“化”国际

时间:2023-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南京经济国际化与“化”国际经济国际化是南京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使得南京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主要载体。

第一节 南京经济国际化与“化”国际

经济国际化是南京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入WTO以来,南京经济国际化获得显著的成绩,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的比例逐渐提高。但经济国际化的同时也在贸易与投资、产业控制、市场垄断、知识产权等领域给南京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挤压了民族经济和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有鉴于此,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要通过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的资本输出;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宏观经济环境等策略,以消解经济国际化的不利因素。

——题记

经济国际化指一国经济的发展超越国界走向世界,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与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经济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一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带来了生产要素,包括资源、资金、人才、管理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自由流动。这种流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服从和服务于生产要素的盈利需求。它要求各种要素的国际流动能够形成比较优势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一、南京经济国际化状况分析

经济国际化之路,是南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步入新世纪以来,南京经济国际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微观层面,首先,外商投资有力地推动了南京经济的发展。从1984年批准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以来,到2003年底,南京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7785家,合同利用外资165.3亿美元,直接实际利用外资91.1亿美元。(1)外资占全市工业投入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40%。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0亿元,实现利润31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8%和30%;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和钢铁等四大产业中,三资企业产出分别占75%、43%、6%和9%左右。(2)其次,技术密集型的外商投资,带动了南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截至2003年底,在宁累计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占90%左右。在电子信息、石化、汽车和钢铁四大产业领域,华飞、瀚宇彩欣、爱立信、乐金飞利浦、统宝光电、高新半导体、扬巴、锦湖、帝斯曼化工、比欧西气体、塞拉尼斯醋酸、南亚汽车和华新不锈钢等项目使南京四大重点产业的产业水平和产品档次有了显著提高。摩托罗拉、东芝等企业已在南京设立了研发机构。再次,南京对外贸易保持稳步增长。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00.9亿美元,出口60.1亿美元。2004年,外资工业占南京全部工业的比重为26.8%。2006年上半年,南京进出口总额为14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额为66.71亿美元,2006年半年的出口额已超过2002年的全年出口额。2006年上半年,南京市合同利用外资额为15.6亿美元,同比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额为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5%。2006年7月,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邦基公司并购南京华农公司,设立了邦基(南京)饮料蛋白有限公司,这是自1991年以来南京批准设立的第100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

宏观层面,投资环境方面先后建成沪宁、宁通、宁合、宁连、宁马等与周边城市相连接的高速公路;南京第二长江大桥已于2001年3月份正式建成通车;对市区路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改造;南京地铁一号线已建成通车,南京地铁二号线现已开工,计划于2009年建成通车;为加速与上海的经贸连接,便利外商来宁投资,沪宁城际间轨道交通正在设计论证。投资软环境方面,南京先后出台了多项规范和鼓励外商投资的法规,成立了外商投资信息咨询和服务机构——南京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外商投诉中心、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并建立了涉外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涉外医院、国际学校等,全面开展海外招商、多种代理和综合配套服务。在全市外商投资企业中,推行联合年检制度、收费登记制度、评议政府部门制度和市领导与跨国公司经营者定期会晤制度;在开发区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扎口收费,设立海关监管点;为外资企业从上海港进出口货物提供“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捷通关;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为外资企业提供方便、及时的金融服务。

存在的问题:南京利用外资的速度与规模仍处于一定的劣势,如吸收外资明显少于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外城市;在省内,2004年南京利用外资163734万美元,远远低于苏州的503314万美元,也低于无锡的210967万美元。(4)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南京的产业基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历史地看,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电子、石化、汽车工业的生产规模均居全国前五位。南京拥有36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个大类产品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当前,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南京的支柱产业,且发展势头良好。南京拥有大型企业200多家、数量和规模居全国第5位、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这使得南京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但是,迄今为止,南京还没有出现围绕优势产业形成自己的企业集团,也没有形成国际资本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经济国际化对南京经济的影响分析

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提升南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但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也给南京经济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1.经济国际化为南京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

首先,有利于南京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主要载体。经济国际化能否蓬勃发展,主要取决于南京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在于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是中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弊端导致许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即使是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较好的上市公司,也因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比重过大,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而最终衰退。南京较多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特别突出。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将南京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置于全球分工和国际合作体系中加以考量。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将有助于南京企业构建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与南京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外商都会引入国际经济通行的规则和惯例。这有助于推动南京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创新,并最终促进南京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其次,有利于南京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扩大。根据WTO国民待遇和非歧视等原则,后WTO时期,南京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TRIM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文本表明,国际经贸往来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领域外,还扩展到了服务、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领域。因此,南京可以将境外投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出口、对外援助、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输出等对外经贸业务结合起来,发挥综合实力,提高综合效益。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们可进口其资源性产品,以进促出,同时以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入,扩大境外投资规模,加快向境外转移有优势的长线加工生产能力,带动设备、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出口,为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南京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资金缺口巨大。根据“入世”承诺,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加透明度透、改善投资环境,以降低外商进入我们市场的门槛。这必将增加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外国投资者和国际金融集团的投资信心。作为长江三角洲第一梯队城市的南京,必将迎来外商投资的热潮。

再次,有利于优化南京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经济国际化有利于南京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范围,与外商建立稳固、平等的经贸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国外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服务于南京的经济建设。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我们能够顺利获得其他成员方较翔实的贸易政策、贸易法规、统计资料、发展趋势等最新信息资料,了解各国贸易发展的最新动向,从而积极调整南京外经贸战略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大大降低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风险。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化竞争,难免产生纠纷和争端。对此,南京市政府和企业可以积极利用WTO多边贸易谈判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企业的贸易争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免受某一国国内法律的钳制。经济国际化从来都是双向的。南京在吸引利用外资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在利用南京资源和市场的同时,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在利用国际经贸规则的同时,积极以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合理的利益诉求去影响和改变国际市场经济中的游戏规则。这样就能够为南京开放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一种互利性合作和公平性竞争的外部平台。

2.经济国际化为南京经济带来的挑战。

一是宏观上对南京政府经济调控和管理模式的挑战。经济国际化意味着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不仅受中央政府的约束,而且受WTO规则的制约。它要求各级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行为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国际通行的规则办事,不应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而应遵循“政府管理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路径行事。目前,南京市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与经济国际化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转变还很不彻底,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方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某些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WTO基本原则。譬如,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进行“拉郎配”并许以各种优惠政策,积极介入外商投资行为,厚此薄彼,对本土民营资本则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这导致了内资与外资竞争的不公平性,加剧了民族工业企业的衰退,增大了外资对南京行业发展主导权控制的倾向。政府制定的一些法规、政策,在短期内与国际通行的规则难以接轨会招致国外的指责。经济国际化使得南京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的波动和突发事件将直接影响南京经济的稳定。由于南京信息反馈系统、经济预警系统、调控系统都还没有健全,对外界特别是国外影响反应的灵敏度差,这就增大了政府及时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

二是中观上对南京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挑战。跨国公司有着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取得市场优势和垄断利润,因而会与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存在一定的背离。外商来宁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业、医药行业、通信设备的制造、电信服务、精细化工、运输、金融、保险、零售批发、物流等利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的现代行业,而对南京的一些传统工业则很少涉足。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市政府试图借助外资对其进行嫁接和改造,而外商则对其不感兴趣。外商来宁投资产业的不平衡性,加剧了南京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本。外商投资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增加南京环境保护的成本。根据产业转移理论,西方国家跨国公司投资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倾向是,将其淘汰的污染性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到中国的外资企业也存在这个倾向。这些高污染企业主要分布在橡胶、塑料、印染制革、电镀、造纸、电池、制鞋以及五金矿产等行业。一些污染严重的外商企业直接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是微观上南京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经济国际化使南京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险恶,他们不仅面临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而且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经济国际化使得商品、资本、服务、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更加自由快捷。国外产品和服务将更加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白热化。在此背景下,南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没出国门、省门就会遇到国外产品和服务的激烈竞争,竞争的领域和范围更加广泛。面对实力雄厚、管理科学、技术领先的跨国巨头,原来被政策保护、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竞争力有限的我市汽车、石化、电子和生物制药这四大支柱产业的企业将受到全面的冲击。例如,曾经红极一时的一大批南京国有工业企业,扬子石化、熊猫电子、金城摩托、南京钢铁、跃进汽车等,在经济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位次逐渐后移,有的步履艰难。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成本、价格、质量等方面都很难与发达国家同类产业竞争,直接冲击在所难免。南京的汽车工业是在政府以高关税、许可证、进口配额等重重措施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生产规模小、成本高,而且产品质量、性能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2006年底随着汽车进口关税的全面降低、进口配额的取消,南京的汽车企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三、南京经济国际化进程之隐忧

1.南京经济国际化在观念上的误区。

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国际化与经济民族化的关系,是南京经济国际化的关键。经济国际化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来发展本国经济,壮大民族工业企业,造福于本国人民。因此,经济国际化是以民族经济、民族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前提的,那种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对民族经济和民族产业放弃的观点是错误的。放弃民族经济和民族产业的发展,是对经济国际化的逻辑误读。受这一错误观点的影响,一些经济工作者在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丧失了保护和壮大民族经济和民族产业的自觉意识,将经济国际化战略自觉不自觉地当成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的。实际上是误将经济发展的手段当成目的来追求,使战略实施掉入舍本求末的陷阱。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南京要在WTO基本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的框架内,树立民族经济与民族工业第一的理念,并配套一系列的制度措施。

2.南京经济国际化与产业安全。

南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国有企业比重偏高,外资及民营企业比重偏低。二是制造业(第二产业)比重偏高,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GDP为24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1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0.4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1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6.7%。南京的民营经济占全市GDP已达34%,成为全市经济重要力量。在制造业中,重化工业的比重偏高,信息电子工业的比重偏低。产业结构的比例与产能效益比呈现出反向关系,即产业比例偏高的国有企业和重化工业的利润率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产业比例偏低的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这极易导致本地产业的空心化、边缘化。

南京产业发展主导权的衰落。外资并购国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投资的新动向。跨国公司来宁投资更多的是对南京优势企业的投资并购,目的是实现双方优势的组合或者目标企业具有跨国公司发挥其优势的基础。跨国公司并购所选中的这些优势企业大多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基本上是在市场具有相当实力与较大的市场份额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利润空间较大行业的企业,这可以增强跨国公司的市场垄断力量。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被跨国公司所控制的严重后果是产业发展主导权的旁落,这最终会危及南京的产业安全。如若不积极采取措施,将有可能出现南京经济发展主导权被外资所控制的局面。

3.南京经济国际化与贸易投资安全。

在贸易方面,南京进出口贸易基本持平,但贸易结构不尽合理,服务贸易比重偏低。在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较多,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商品较少。在投资方面,引进外资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利用外资的区域位置无明显优势。特别是利用外资质量不高,没有带动本土企业形成特定的优势产业群。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有一个过分强调引进外资的偏好,而忽视对外资本输出。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引进外资的数量可观,大约200亿美元,而对外资本输出极少,不足1亿美元。2005年,南京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额,从2004年前的48万美元提高到240万美元。在对外投资中,南京民营企业的投资额占全市中方对外协议投资额的7成,18个境外投资项目中有16个为民营企业,占对外投资项目总数的89%,而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则甘拜下风。(5)资本的流动是双向的,惟有善处引进外资与资本输出的关系,才能提高经济国际化进程中的抗风险能力。

4.南京经济国际化与知识产权安全。

从总体上看,南京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专利数量较少。这不利于南京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南京制造业企业总体上尚未摆脱“引进—仿制—再引进”的“跟进式”、低层次的引进模式,尚未形成自有知识产权创新和研发体系。来南京落户的跨国公司虽然不少,也生产了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产品,但核心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外方手里。例如,南京生产的燃气轮机已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生产了20多年,但至今其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仍然控制在外方手里;南京手机的生产能力已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南京至今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知识产权、打南京品牌的名牌手机。虽然南京不少装备企业已建立了十余家国家级和省级的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但大多是孤立地进行研究开发,没有与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开发的“创新网络”。

根据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中国必须执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这将迫使中国的电子、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放弃原有的仿制发展模式,从而提高产业的技术壁垒和技术控制;跨国公司不仅可以通对中国企业进行收购、兼并以及合资而取得在企业中的多数股权控制,而且将越来越多地采用非股权控制,如采用无形资产控制、技术诀窍控制、融资控制、管理控制、高级人才控制等策略和手段,进一步形成对南京本土企业的技术打压。

四、南京经济“化”国际问题的基本策略

经济国际化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性。这已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拉美极度外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证明。在经济国际化路径中,本土经济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民族特色,不要被国际化及国际资本所左右,在双方的合作搏弈中实现共赢。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南京要注意消解国际化的风险,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做到这一点,可采取以下的经济“化”国际的基本策略:

1.在投资领域“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

(1)调整利用外资策略。

首先,要将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传统工业、培植主导产业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引资领域。南京要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吸引外资。在南京市产业基础中,起主导地位的还是国有企业,抓紧进行这部分企业的改革。搞好产权招商,以对外出售产权形式加快老企业改造步伐。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推向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国外大财团通过购买国有大企业股权和买断中小企业产权的形式,实行合资合作,或直接到国外包装上市。坚持各类产业利用外资并举,在注重第二产业利用外资的同时,积极向第三产业延伸,开拓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新领域。在利用外资继续加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科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商业流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旅游娱乐、设备维修、售后服务等行业,建立与整个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体系。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在积极引入中小项目的同时,全力引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科技型项目和以世界500强为主的旗舰型项目、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项目。惟有如此,《南京市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十一五”行动纲要》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实际使用外资100亿美元以上,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0个以上”的目标才能实现。

其次,在利用外资对南京企业进行资产兼并收购、控股投资的同时,积极拓展利用外资的其他方式。推进外国政府贷款、世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及境外上市、建立海外产业发展基金融资等新的方式吸引外资;鼓励企业到香港、欧美等资本市场融资;探索利用国外各种基金,尤其是对高科技项目的风险投资基金及基础设施项目BOT等特许权融资方式;把境内招商与境外招商、“上门”招商与“上网”招商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拓中介招商,主动寻找和联系国际著名的投资促进机构、发达国家中介机构,建立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合作关系;积极推动招商活动由以政府为主向以企业为主的转变,变政府行为为企业行为。

(2)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的资本输出。

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的资本输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培植自己的大型跨国公司。这是消解国际化风险的重要举措。要积极鼓励南京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实施以收购兼并国外资源为主的国际化投资战略。对外资本输出就是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方式,更好地利用国外健全的市场网络、发达的技术和充裕的资金,把国外先进的生产要素与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南京汽车公司将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开办工厂的中国汽车公司。(6)资本输出的策略重点在于:控制和利用国外丰富的而国内稀缺的矿产资源;控制和利用国外上市公司资源,以实质性地掌握营销网络、品牌、技术和资金;承揽国外大型项目和工程。

在南京海外投资中,民营企业占绝对主体,国有企业相对较少。此外,还具有规模小、质量差的特点。为了扶植海外投资,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南京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金融财税政策主要有:财政补贴、减免税收、无息贷款、低息贷款;资源配置政策主要有:优先解决原材料、能源、设备、优先调配技术力量和劳动力;科技政策主要有:支持和帮助对外投资企业研究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大的科技项目。

2.建立现代化开放型的产业结构体系。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要求建立现代化开放型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结构在经济国际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决定着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建立现代化开放型产业结构体系,关键是顺应知识经济的潮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其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高新技术为龙头,以产业化为目标,努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内涵建设为主,高起点扩建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具体策略有:

(1)引进技术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举。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南京企业应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引进国际上特别是欧美日的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广泛的消化吸收、改造和创新,以便能在国际市场上占领制高点,孵化国际化和世界级品牌的本土企业。南京在钢铁、石化、汽车等重化工业都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不仅可以使其产业链得到提升,还可以使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快“走出去”。走出去的企业与本市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起紧密的产业联系,以形成产业聚集群效应。还要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形式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开放型民营科技企业,使它们成为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骨干和依托。

(2)以独特的教育科研优势为依托。在吸引FDI时,南京要切入产业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避免沦为跨国公司的“组装厂或加工车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FDI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化战略。这种以吸引FDI进行简单加工贸易的国际化战略,没有使本土企业赢得国际化的机会。很多企业所从事的只是产业国际分工的一些低端环节,起点非常低,根本不利于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本土企业的技术含量。南京要转变思路,避免加工贸易国际化的陷阱。南京有着众多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凭借这一优势,南京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国际化道路,即以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的配套来吸引FDI,直接切入产业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政府在这方面应加大力度,通过定期举办优秀科技成果展示、发布与交易会等途径,为南京优越的科教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通过各种制度安排,鼓励优秀民营企业涉足风险投资行业,鼓励科技人员带成果创业,为科技成果转化与风险资本的嫁接联姻而牵线搭桥;发展直接为当地产业服务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弥补素质教育和学历教育针对性较差的问题;鼓励针对特定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各类学术研究。通过发挥比较资源优势,南京经济的总体科技含量会显著提高,这有利于南京经济参与高端领域的国际分工,以获取超额的经济国际化之利。

3.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国际化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不在于参与微观经济活动,而在于完善制度、加强服务,为经济国际化创造优良的宏观经济环境。

按照“入世”要求,对不符合WTO规则,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有碍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法规及时进行废改立,使南京经济运行所需的制度环境逐步做到规范、透明、公正,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围绕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根据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针对跨国公司有可能对我市产业和市场垄断控制的倾向,制定相应的阻却制度,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外商投资限制、行业持股比例、市场份额大小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外商投资与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于我市急需发展的产业,制定相对严格的市场准入以限制外商投资于某些淘汰或者不利于生态建设或者有市场垄断之虞的产业。

经济国际化离不开国际化的人才。南京国际化人才建设的模式灵活多样,首先要加快培养、着力保护以形成一支具有丰富扎实的外经贸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熟悉WTO基本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国际经贸管理队伍;加快培养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熟悉国际市场、懂经营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快培养具备较强涉外专业知识、良好外语水平、善开拓、会谈判、懂营销的涉外专业人员队伍。其次要大力引进国外智力,通过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各种优惠政策、福利待遇积极引进留学的博士生、博士后进入开发区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创办民营高科技公司。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使政府各部门由重审批、重管理向重引导、重服务、重提供信息转变,净化南京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知识创新环境。同时,加强部门协作,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形成支持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合力。建立和完善外经贸管理体制中的信息反馈和服务机制,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应对各类贸易摩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