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要求
加入WTO和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中国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迈出的战略性步伐。加入WTO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所有WTO成员,有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也有助于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具有影响贸易谈判的不可忽视的讨价还价能力。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贸易实力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薄弱;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国内还存在着某些影响对外贸易的问题,保护劳工权益的巨大压力是这些问题当中的比较突出的一个。
目前,国际核心劳工标准还没有纳入到多边贸易体制中,但由于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和要求以及国际贸易利益的诱惑和追求,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常常或明或暗地成为多边自由贸易中的一项要求,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相应地,保护劳工权益的任务也非常繁重,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常常被某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指责和攻击,并严重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尽管在现有的多边贸易法律规则中,还没有为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保护劳工权益的贸易标准,但从既有的案例中不难理解其争端的深层根源在于保护劳工权益(尤其是保护本国劳工权益)的要求和需要。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这在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因此,在多边自由贸易中,暗中或者侧面指责中国劳工权益保护问题而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的行为时有发生。(27)这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28)
当然,就2004年“中美彩电反倾销”案来说,其发生也还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但它毕竟明确地为中国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一是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二是劳工权益的保护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其解决办法这里不予分析。但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巨大而复杂的“工程”。而且,鉴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其他进口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往往寻找替代国,而劳动力价格几倍于中国的新加坡就经常被当做中国产品中人工成本市场价格的替代国,从而征收反倾销税。这样,中国的竞争优势就被抵消了,中国保护本国劳工权益的压力也就更大了。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工是中国社会生态链健康循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在追求贸易利益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关注一下正在为此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劳工及其权益保护,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因此:
(一)中国需要在多边贸易自由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数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自由化中具有广泛影响。中国应该联合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谋取更多的公平贸易条件,使WTO能够比较平衡地发展;中国应该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与其他WTO成员一起,为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中国需要一个稳定、规范和有序的多边贸易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抗衡,尤其在劳工标准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因而在多边贸易自由化中还无法作出发达国家可以作出的市场开放承诺。(29)作为WTO成员,中国将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遵守WTO规则,履行自己的承诺。在多边贸易自由化中,中国需要由WTO所确立和规范的相对稳定和相对透明的多边贸易环境,由此保证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国劳工权益保护的水平。
对中国来说,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劳动力资源依然是其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多边贸易自由化中进一步完善本国的劳动法律和劳动政策,重视本国劳工权益的保护,积极参与国际劳工权益保护法律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