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地位作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这段论述既是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地位和作用的高度理论概括。
一、“生命线”论断的提出及其涵义
(一)“生命线”论断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用“生命线”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934年,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要求人们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红军中的重要地位。1938年,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明确提出了“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的重要论断。1944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主持下,由谭政具体组织写成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其中阐明了“生命线”的含义,指出“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明确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这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概括。1958年,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要实现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政治与技术的统一,并强调“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实际重申了“生命线”的观点。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对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的真理,对我们党的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生命线”论断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是通过它的“生命线”作用表现出来的。“生命线”用于形象地比喻人们的高尚行为要受到某种正确思想和政治观点的支配。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一个人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就会产生盲目的、错误的行为。所谓“生命线”作用是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保证和服务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事业中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战线,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为各个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中心任务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于党的中心事业的一项辅助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永远处于被决定的地位,对经济基础起巩固、阻碍或推动作用。党在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不同,中心工作是全局性的,关系到根本利益的工作,而其他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都服务、服从于中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一项辅助性工作,只居于从属地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地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地影响。
(一)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思想政治要取得实效,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报刊、杂志、广播、影视、录像、光盘、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传播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全国人民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政府在财税、金融、投资、外汇、价格、外贸、流通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快速、稳步的增长势头。这无疑有利于坚定中国人民的信念,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与开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难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不仅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性格、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逐步由封闭、保守、狭隘趋于开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易于掌握其思想动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水平;还有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和双向交流,增强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以市场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的共同属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这对全局观念和组织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易于滋生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在说理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时说服力明显受到影响。
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容易诱发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和拜金主义,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重视物质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容易导致自我利益膨胀、本位主义滋生,继而诱发各种形式的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和困难程度。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体制改革阶段所特有的失范现象,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在开放的过程中,不仅国内的某些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国外的一些腐朽生活方式也乘虚而入。市场经济需要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加以制约,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改革阶段,各种相应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法律和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使得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政治、法律和道德生活中,严重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冲击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影响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势必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程度。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限制和消除这些影响,离不开经济、法律手段,同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决定的。
1.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来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向保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为了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同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协调发展。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系,它内涵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着社会主义性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紧密相连。作为精神文明一项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
2.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体系来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观念引导
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其正面效应表现为:增强人们的自主观念;焕发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增强人们的开放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增强人们的效率观念、效益观念。其负面效应有: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而且负面效应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和完善的今天表现尤其突出,迫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全面、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价值观,坚决抵制负面思想的侵蚀,遏制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负面效应,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和动力。
3.从市场经济内部运行机制来看,市场经济行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规范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经济,必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使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而法律是“他律”,道德才是最高类型、最高境界的行为规范,是“自律”,并可防患于未然。
4.从市场经济外部调控机制来看,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强化人们服从国家根本利益和大政方针的思想意识,从而自觉执行或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经济情况发生波动时,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功能,调节人们的失衡心理,稳定人心,以免发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进而引起社会动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同感,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经济,了解市场经济,掌握市场经济规律;鼓励人们面对市场竞争,积极参与市场活动,从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行动上认同市场经济的一整套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