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的形势
这些年来,我们对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有机统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关系,既“以我为主”,依法聚精会神办好自己的事,又遵循国际相关法律和惯例妥善应对国际问题,赢得国内外的理解支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依法稳妥处置问题的综合能力;坚持正确分析、研判形势,建立预警机制,增强工作前瞻性,掌握矛盾发展和化解的主动权;坚持抓早、抓苗头,建立落实责任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解决现实问题与加强长远建设相结合,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加强基层法制建设,等等。这些经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虽然没有改变,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出口市场明显萎缩,投资、消费需求明显回落,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损失还在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外部需求减少、传统优势减弱、国际竞争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等等。这种形势,使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加大。如果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不仅影响经济生活,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将带来一定影响。针对这些严重困难,党中央、国务院虽然采取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但是,各类社会矛盾仍然碰头叠加。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原有的一些社会矛盾也随之凸显,呈现出经济领域的新、旧矛盾,与其他领域矛盾互为影响、互为作用的局面。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犯罪总量高位运行,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预谋性群体犯罪等,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更值得警觉的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突出,流动人口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突出,城市社会治安问题有向农村蔓延扩散的趋势。特别是个人极端事件进一步增多。在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因素中,境内与境外交织在一起,经济安全与政治、文化、信息安全交织在一起,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在一起,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交织在一起,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政策性、敏感性越来越强,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坚定不移的走依法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