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法》序[1]
全球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生态学家、社会科学家、法学家、政治领导人,无不关注全球环境的保护。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会议日益频繁,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许多领域,具有十分重要和广泛的影响。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来,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共同的环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还制定了一系列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的国际法律文件。国际环境法正在发展成为国际法与环境法之间的一个跨学科的重要学科。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思想,需要各国法学家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国际环境法发展的要求,一般国际法的现有原则也应具有新的特点,对一些原有的法律概念和原则要从一种全新的、适合保护全球环境需要的角度去重新加以探讨和适用。如何将上述概念、原则和思想发展和表现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是国际法律工作者所面临的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
关于国际环境法的研究,国外从60年代就已开始。1973年,著名的海牙国际法学院曾专门召开环境保护与国际法讨论会。35个国家的国际法专家参加了这个讨论会,不但广泛地讨论了国际环境法的一般问题,还深入分析了大气、海洋和河流污染等各方面的国际环境立法问题。海牙国际法学院打破了过去出版综合性演讲集的先例,将该讨论会的记录单独作为一册出版发行。其他关于国际环境法的论文和著作在国外也相当多。在我国,对国际环境法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其他国际法部门相比,我国国际环境法的研究还比较落后,这方面的论文很少,专著几乎是空白。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参考国内外大量资料,撰写了《国际环境法》一书,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高兴的事。
作者研究国际环境法有年,曾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今又编著《国际环境法》一书,反映了作者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该书对国际环境法概念、基本原则和体系、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国际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国际环境保护各领域的法律控制制度和学说、国际环境争议的解决和有关责任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作了相当详尽深入的评述。对国际环境法这一新兴的独立法学学科进行如此全面系统的探讨和论述,在我国尚不多见。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体系合理,条理清楚,除可作为国际法本科生、研究生和环境法研究生的教材外,还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院系师生、法学研究人员、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和外交人员的参考读物。
今年正值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和《人类环境宣言》发表20周年。不久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又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公约。为了纪念人类这两项重大的国际活动,该书的出版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相信该书出版后,对我国国际环境法的教学与研究的开展以及国民环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都会起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
【注释】
[1]本文系韩德培教授1992年6月15日为韩健、陈立虎著《国际环境法》所作的序,该书于1992年7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