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法责任概述

劳动法责任概述

时间:2023-05-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1 劳动法责任概述法律责任是行为者因其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是法律强制力的体现。追究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必须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对违反劳动法的有关人员扩大惩处,也不能姑息迁就。

12.1 劳动法责任概述

法律责任是行为者因其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是法律强制力的体现。劳动法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它是指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劳动法责任一般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12.1.1 劳动法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违法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中的主体,由于其违法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其含义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承担法律责任的是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即自然人(中国公民、外国人及无国籍人)或企业法人,也可能是中介组织、临时性组织和政府机关。政府机关违法的法律后果由该机关中实施违法行为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承担。

(2)承担法律责任的核心要件即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违法行为,即有法律事实。没有违法的法律事实,就不存在承担法律责任问题。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应以国家法律规定为依据。

(3)法律责任是一种消极的法律后果,即一种法律上的惩罚。

(4)法律责任只能由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予以追究。它体现了法律规范具有的国家强制力。

法律责任的基本形式,要根据法律调整和违法行为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特点以及侵害的程度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劳动法律责任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的行政领导人员或劳动者,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不良后果时所应承担的各种法律责任。劳动关系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三类,即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2.1.2 违反劳动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为人承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行为人具有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是企业、机关、事业、团体等用人单位行政领导人员或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或其他单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集体合同规定》等行为。另外,也包括违反本单位依照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的内部劳动规则、考勤制度、保密制度等合理的规章制度。这些违法行为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

2.行为人有主观过错

判断用人单位行政领导人与劳动者有无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主要以其行为有无过错为标准。这种过错的形式有两种:

(1)故意

指责任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过失

指责任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一定的危害,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过于自信能够避免危害性的后果的发生而未采取必要措施,致使危害性后果发生。

不论是故意还是过失,有关责任人员都应承担违反劳动法的责任。但是,由于不可抗力、不能预见的原因给国家和劳动者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除外。

3.危害后果

违法行为人的行为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如果违法行为显著轻微,不认为具有危害后果。

4.因果关系

违反劳动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必须鉴定危害后果是不是由于违法行为所引起的。

劳动法所规定的违法责任,对于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对于建立、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执行劳动法规方面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也有少数人由于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使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和财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不利于劳动法的贯彻执行。因此,对于这些违法行为,必须运用法律的武器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以消除违法现象。

追究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必须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对违反劳动法的有关人员扩大惩处,也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查清违反劳动法的性质和原因,根据情节轻重和认错态度,按照有关法规给予恰当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