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树立以生为本教改理念

树立以生为本教改理念

时间:2023-05-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树立以生为本理念,要从服务学生开始学习是每个人的个性行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知识基础、自己的智力类型及智力发展情况、自己的情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学习又是与个人情感密切相关的行为。为此,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做好教学工作。

树立以生为本教改理念 注重高校教师角色转换

王少波[1] 顾国爱[2]

摘 要 高校教改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从尊重学生开始,从认识学生、服务学生开始,进而改革课程、教材、教法,达到教改的最终目的。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无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冲击,因此高校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换也成为教学改革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树立以生为本教改理念,注重高校教师角色转换是教改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高校 教改 以生为本 教师 角色转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知识的引导者,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向个性化、实用性、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学从注重学生学习考评成绩为目的转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教育最终目标。就高校教学改革而言,主要环节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转变。其中,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主要承担者,其角色转换在高校教学改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接受者,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同样也应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教育改革实际是教改与学改成功互动的结果,在树立高校教改以生为本的理念的同时,注重教师角色转换。

一、高校教改,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往的高校教学,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为本,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培养模式,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老化,很少考虑学生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更顾及不上学生的未来发展,这种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和他们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更多的探索机会,使学生自由、自主、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自己的“内化”过程,完成学习的任务。说到底,以生为本教育的本质是保护每个学生内在积极性,以受教育者的主动发展为成功的标志,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利益根本,教师的职业本质是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

(一)树立以生为本观念,要从尊重学生生命开始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时候把学生只看成求知的学习者,而很少关注作为“人”的学生的各种需求,客观上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对于学生,教师首先应该看到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自身存在学习的天性、生存的天性。他们有学习的欲望,有探索世界体验生活的要求。他们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们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进行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他们需要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不断地增长知识、能力和才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把学生与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分裂开来,把学生只看成单纯的学习者,用一把钥匙去开这形形色色的锁,教学难免出现呆板、僵化、一成不变的公式化、模式化的东西。以生为本教育要求教师从尊重生命、尊重学生出发,对学生的尊重是以生为本教育的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到外部透彻地了解学生,从而理解、包容学生。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为学生的教学。

(二)树立以生为本观念,要从认识学生开始

1.学生有学习的天性、学习的自立性和学习的创造性

多数人都是学习意识强的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学习欲望,或者说,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基本上是学习的优胜者,人的这种学习能力差别不是很大,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与人的智力差别,同家犬与猎犬相比,前者比后者小得多。由此,我们说学生都具有学习的天性。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看,生命的第一活动就是创造活动。人的成长、发育、成熟和发展为其创造性提供了可能和机会。创造性使人决定自己的行动,使人从本能中获得自由,使人超出动物能在特定环境中生活,由此导致人的创造活动更为广阔。学生不仅有学习的天性,而且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良好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即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实现自己的价值。

2.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以往的教学,更为注重的是教师、教材、教学设施的作用。教师主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其实,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习的实质看,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内化过程来实现。就此意义来说,人获取知识,不是依靠教师教,而是依靠自己学。学生是学习的动力资源,学生拥有的学习天性、学习基础一旦被调动起来,强烈的学习欲望将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大大推动教学的开展。学生的这种能量资源一方面用于信息的接收,接收来自于课堂、同学、图书资料、网络、社会实践等等,另一方面用于信息的创建。学生接收的信息用于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壮大自己;创建信息是在创建自己、创建社会,接收和创建的信息都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作为教学资源,不会损耗,还会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依靠全体学生,主动利用好学生资源,将学生的这种知识的、智慧的、有能力的和内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这种用于学习的能量将比单纯依靠教师的能量要扩大很多倍,势将大大促进教学。

(三)树立以生为本理念,要从服务学生开始

学习是每个人的个性行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知识基础、自己的智力类型及智力发展情况、自己的情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学习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只能起引导、指导、帮助的作用。学习又是与个人情感密切相关的行为。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尽量使学生处于激奋状态,从而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教学需求各异,教学只能努力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校、教师只有提供多样的、优质的教学供学生选择,学生才能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做好教学工作。

二、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高校教师的传统角色转换在教改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教师的知识储备,忽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引导;强调知识的单向传递,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这就导致传统教师的角色通常被认定为知识的仲裁者,其教学行为也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与学生的关系则仅限于教学的关系。这与目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和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无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冲击,冲击最大的莫过于新的教学形势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因此高校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换已成为教学改革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需要大批知识面广、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而仅仅依靠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浩如烟海的知识教给学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如何在最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且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都有所帮助的知识,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如何激发学生、鼓舞学生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工作重点发生转移,教师角色也相应地发生转换。在当代教育呈现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由职前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知识传递型教育向知识创新型教育转变、由共性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授业传道者角色,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研究者、设计者、合作者。同时,由于高校教育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也决定了高校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高校教师的角色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加以调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如何实现高校教师角色转变

(一)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记忆者。进入2 l世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后,网络知识传播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的知识更多,不再局限于学校、教师、书本,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受到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潜力、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并获得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新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在今天,教育不能还只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中国当代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教学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创造等的引导,还意味着与学生的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一起分享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现代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促进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让位于学生。学生可以决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决定自己的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指点研究方向,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资料,可以指导学生研究方法,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研究,更不能用自己的学识去禁锢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指导学生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从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到教学活动的评价者、完善者

教师除了完成教学活动外,还应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价尺度,这极大地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碌碌无能者。现代教学评价,不仅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建立和补充新的评价指标,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创新发明能力等。实施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个性特点、自身价值及优势发展方向,充分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还要善于总结教学活动完成情况,如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成功。并结合督导教师评价、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全面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估,进而使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

(三)从教学活动实施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设计者

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是由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来制定的,教学就是由教师把这些预先制定的课程付诸实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是游离于课程决策、课程编制之外的。千篇一律的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的冲动。为了适应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采用的教材或教科书必须具有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和编写者个性特点。因此,除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外,有必要让一线的教师参与设计、研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可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的进程,改变课程的实施方式,甚至课程的结构。即教师应该成为教学参与者,成为课程教材开发和设计的主体。目前,高校新课程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课程不再由国家统一制定,而有10—12的课时量留给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实施,与此相适应,还增加了6—8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关于自主开发实施,国家仅制定实施指南,具体内容由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这样一来,教师就不再简单扮演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课程的参与者、编创者、开发者。

(四)从授业者到学习者、研究者

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新的教学方法,达到完善的境界。只精通学科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需要。知识的充实不仅来自书籍,更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使教师的理论水平、认识能力逐步提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促进自我发展,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渗入教学、进入课堂,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现在许多高校已完成建网、建库工作,实现了静态资源共享、动态资源发布,它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为课程整合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随着信息化社会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终身学习已成为在未来社会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以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总之,在教改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结合起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智能。教法与学法并重,注重教授学习的本领,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为出发点,使教法与学法达到最佳结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既教学生“学会”,又教其“会学”,这是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基本途径。学生有了优化的智能结构,掌握了终身管用的“学习术”,就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新情况,独立地去学习新知识,勇敢地面对未来,接受挑战。目前,各高校在教改中采取了不少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和措施,这些都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了解,并参与其中,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孟建伟.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人民教育,2007(19).

【注释】

[1] 王少波,男,汉族,河南上蔡人;研究方向:劳动关系、劳动法;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副教授。

[2] 顾国爱,男,湖北襄阳人,北京物资学院教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