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违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违法,即规章制度的内容本身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程序违法,即规章制度未通过法律要求的民主程序制定,或未依法向劳动者公示。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企业还应支付经济补偿。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违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违法,即规章制度的内容本身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程序违法,即规章制度未通过法律要求的民主程序制定,或未依法向劳动者公示。实务中,上述两个方面的违法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
(1)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2)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企业还应支付经济补偿。
原则上,未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和公示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企业不能援用相关的内容对劳动者作出处理。但实务中,对于未经过民主程序或经过平等协商仍无法达成一致而制定的规章制度“网开一面”,即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可以作为企业用工管理的依据。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第八十条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