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选择看成本——选择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量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该种资源用于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都要面对很多选择,作出选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选择意味着必然要放弃一些东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多种选择:出国深造、报考研究生、去企业工作、去政府机关工作等等。我是准备考研、考托福并申请出国,还是考公务员呢?我有读研究生的机会,同时也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等着我,我该怎么办?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面对多种选择,我们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怎样才能从中作出一个最佳选择呢?为了解开人们心中的困惑,本章对机会成本的相关知识做了介绍。
◆机会成本
我们都知道,资源是稀缺的,欲望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必然要进行选择,选择就会存在机会成本。那么,什么是机会成本呢?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量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该种资源用于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只要作出一种选择,必然要放弃其他选择的机会,在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机会中,总有某种选择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大的,这个最大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下面我们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例来进行说明(见表1)。
表1 三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某一学生即将毕业,他在毕业前有三种可能的选择,分别是读研究生、去政府机关工作和去外资企业工作。假设该同学在读研期间平均每年各项开支的总和是1.5万元,就读年限为3年,则3年的开支总和为4.5万元。如果该同学选择去政府机关工作,则每年获得的收入是4万元。如果该同学选择去外资企业工作,则每年获得的收入是6万元。除了上述货币上的收支外,实际上不同的选择还意味着不同的非货币收入。如该学生读研究生可以获得更高的学历,可以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寻找可能的新机会;在政府机关工作可以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外资企业工作则往往能够快速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为了使得分析更为直观,在下文中,我们对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进行比较说明时,只考虑该学生未来3年的货币收支,并不考虑非货币收入,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货币收入不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机会成本所指的“最大收入”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收入。
第一种情况,读研究生。如果该学生选择读研究生,就意味着要放弃去政府机关和去外资企业工作的机会。在外资企业工作3年的收入总和为18万元,在政府机关工作3年的收入总和为12万元。如果不考虑稳定性等其他因素,相比之下,在外资企业工作比在政府机关工作获得的收入要高,所以,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外企工作所带来的18万元的收入。
第二种情况,去政府机关工作。如果该学生选择去政府机关工作,则不能读研究生,也不能去外资企业工作。读研究生期间不但不能获得收入,还得支付3年的各项开支共4.5万元,而在外资企业工作3年的收入总和为18万元。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相比之下,在外企工作获得的收入要大于读研究生所带来的收入,因此,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成本是在外资企业工作所带来的18万元的收入。
第三种情况,去外企工作。如果该学生选择去外企工作,则不能读研究生,也不能在政府机关工作。同样,读研究生得支付3年的各项开支总和4.5万元,而在政府机关工作3年,可获得的收入总和为12万元。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该同学去外企工作的机会成本是在政府机关工作3年所带来12万元的收入。
由此可见,机会成本是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所放弃的价值,是选择的障碍,机会成本不构成企业或个人的实际支出,但它是决策者进行决策时所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是决策者的心理预期。在作出最佳的决策之前,机会成本必须不断地被考虑、估价,直到被拒绝。对机会成本的考虑是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其忽视则往往可能造成决策分析失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多种选择,面对选择我们往往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有得必有失。有选择必然存在机会成本,但机会成本的存在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资源的稀缺性。正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人们才会面临选择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面临机会成本问题。所谓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无穷欲望来说,满足人们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时间等资源是有限的、不足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它是相对稀缺的。如空气,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能充分自由地呼吸空气,从这个角度来看空气不具有稀缺性。但是随着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空气污染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2006年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枟亚洲城市空气污染枠显示,亚洲每年有多达60万的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报告还指出,尽管有些亚洲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更多城市的居民正在遭受污染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威胁。可见,空气并不稀缺,但新鲜的空气在特定的条件下逐渐具有稀缺性了。稀缺是生活中的现实,它贯穿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贯穿于整个世界。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最重要的用途上,因此,就面临着资源用途的选择问题,此时,机会成本问题就出现了。如一个人的收入是有限的,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赚来的收入首先用于满足基本生存的需要,其次才会用于其他消费,如教育、娱乐等。如果资源是无限的,我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使用,自然就不存在选择的问题。
二是资源用途的多样性。资源用途的多样性是指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既可以用来生产商品A,也可以用来生产商品B,还可以有其他多种非生产性的用途等。如某人有1000元闲钱,他有多种投资方式可以选择,可以存银行获得利息,也可以买股票获得股息、红利和买卖的差价,还可以买债券获得债息收入等等。正是因为有多种选择,所以才存在选择的机会成本。如果一种资源只有一种用途,则不存在机会成本。如一块土地只能用来种玉米,别无其他选择,则种玉米就不存在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
通常情况下,机会成本是隐性的,因此,人们在做决策时常常忽略机会成本。与机会成本相反的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常常影响人们的决策。那么,忽略机会成本,考虑沉没成本,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沉没成本的含义。
与机会成本不同,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换言之,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现在作出何种选择,该项开支都不能收回,则该项开支就是沉没成本。如最近电影院新上映了一个大片,该片不属于你平时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但是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许多人推荐你去看,在众人的怂恿下你动心了,花了30元买了张电影票。买了票以后有几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情况,你看了半小时后,感觉电影非常不好看,这个时候,你想离开,但不管你离开电影院还是继续看电影,这30元电影票钱已经花了,不能收回,这就是沉没成本。第二种情况,你刚到电影院正要进场,碰见了一位平时志趣相投的老友,他向你抱怨电影很差,并保证你绝对不喜欢。这个时候,你想将电影票转手卖出,但此时只能卖16元,14元的差价是无论如何都收不回来了,这14元钱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第三种情况,你进了电影院以后发现电影非常好看,其欣赏价值远远大于30元,这个时候就不存在任何的沉没成本了。我们把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呢?由于沉没成本是显性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要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即看沉没成本的大小。在上面谈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如果第二种情况发生,可能较常见的结局是这样的:你认为电影票是30元买来的,现在转手只能卖16元,很不划算,于是为了不损失这14元的差价,你决定还是自己把电影看完,虽然这场电影对于你来说是一场灾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
人们在作出选择前,通常会对各种可能的结果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在比较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前期投入问题。不管它还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把人们粘在原来的道路上,使得人们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而且投入越大,把我们粘得越紧,这种现象就是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人们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恶性循环,人们的选择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人们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下面我们用沉没成本来分析毕业生读研与工作的选择问题。
目前,在很多高校周围活跃着大批考研“漂一族”。他们已经毕业离校,但没有找工作,而是在校园周围租房,继续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自习室学习,目的是考上研究生以便重返校园。这些毕业生不仅毕业前忙考研,毕业后还痴心考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们已经把考研当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考生连续几年备考,经历了多次考研大纲的调整,甚至有的专业考试科目和考试程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备考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的考试了,需要从头开始。而且由于考试内容的调整和知识的更新,往年购买的书籍也已经不是很适用了,尤其是像政治这样的科目,时事政治年年在变,年年都要重新备考。虽然面临上述困难,但考研一族仍然继续奋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有一些人在失败以后会这么想:我已经为了考研付出这么多了,买了这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辅导班的课程,如果因为一两次失败而放弃那就太可惜了,为了不浪费曾经为了考研而付出的一切,一定要再考一次。此时,这些毕业生在做决策时所考虑的“以前的辅导班,买的书”等等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沉没成本。为什么这些成本大多数属于沉没成本呢?因为知识的更新,考试的调整,前期的一些付出和准备对考试已经没有任何用处,无论考上还是没有考上,这些成本都是无法收回的。如果继续考研,很多内容还需要再学习,很多书籍还需要重新再买,但是出于“已经付出那么多了,需要坚持到底”的考虑,考生形成了考研的路径依赖,因此,他们会在考研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家庭生活中也常见这样的现象:比如装修时,某家庭跟某装修公司达成协议并签下合约,如果违约,则损失一定的订金。签订协议后该家庭发现另一家装修公司装修质量好、服务态度好、信誉好,此时,这个家庭是继续与原装修公司合作还是另换一家装修公司呢?在做这样的选择时,这个订金就是沉没成本了,因为不管是继续与该装修公司合作,还是放弃与该装修公司合作,订金都是拿不回来的。很多家庭在这个时候可能由于不忍白白赔掉订金,从而委曲求全,导致最后对装修结果处处不满意。
毕业生考研屡败屡战,仍作出继续考研这种决定就是基于沉没成本的考虑,最后形成了路径依赖。家庭装修中,即使发现装修公司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为了订金而委曲求全,也是出于沉没成本的考虑。
◆如何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到底应该考虑机会成本,还是应该考虑沉没成本?哪种考虑是理性的,怎样才能做到选择最优呢?
沉没成本是过去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成本,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沉没成本不可避免,如考研一族,无论他们是继续考研还是开始寻找工作,他们过去所付出的那些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是无法收回的。由于沉没成本已经发生,人们无法改变,因此,具有理性的个体在做决策时可以不考虑沉没成本,也就是说不应该考虑以前做过什么,而是应该考虑以后怎么做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并从现在这一刻开始比较每一次行动的机会成本和收益。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所说,普通人常常不计算“机会成本”,而经济学家则往往忽略“沉没成本”——这是一种睿智。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应忽略它。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总的来看,人们在做决策前,应该把决策的基础从沉没成本转向未来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如何使人们将决策的基础转向“以后”,以便使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不发生呢?在做每一个决定时,应该找准一个正确的决策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以后资源投入的机会成本。选择之前,人们希望做出最佳的选择,从而不断斟酌和评价各种可能决策下的成本和收益,其目的就是努力追求机会成本的最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作出选择和决策的时候,考虑机会成本是理性的和正确的。在选择之后,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那可能面临着继续坚持选择还是转向其他选择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付出了沉没成本,人们很容易产生后悔的情绪,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理性的行为,现在的后悔或者缅怀实际上是在错失更多的机会,并为此而承担更多的机会成本。
总之,我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沉没成本的影响,考虑选择的机会成本,从而作出理性的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