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家方知柴米贵

当家方知柴米贵

时间:2023-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 当家方知柴米贵——消费选择与预算支出最佳原则预算支出最佳原则是指,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替代比率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说,两种商品不会无止境地替换下去。

2 当家方知柴米贵——消费选择与预算支出最佳原则

预算支出最佳原则是指,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img5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在生活中,消费者总是想消费自己最喜欢的商品,也总是想消费尽可能多的商品,然而,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总是面临预算约束,以致他不可能购买和消费任意多的商品。如果这也想买,那也想买,收入就不够花。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合理分配我们的收入,使得一方面心理上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收入的分配又较为合理呢?这可以用序数效用论中的预算—支出最佳原则来解释。

◆偏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些人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打篮球,有些人喜欢看电影,有些人喜欢登山。有些人认为听一场音乐会胜过看一场体育比赛,有些人认为喝一杯咖啡不如喝一杯茶。为什么人们对同一样事情的评价不同呢?偏好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偏好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如果某人特别喜欢某物品,就是说这种物品能够给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大,效用大;否则,这种物品给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小,效用小。偏好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程度及商品效用的大小。偏好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偏好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商品的偏好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异的,而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关于偏好,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三个假定条件:

一是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完全性是指消费者总是能够比较和排列出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组合。对于两种不同的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能够作出以下判断中的一种:A商品组合优于B商品组合;B商品组合优于A商品组合;A商品组合与B商品组合一样好。偏好的完全性,就是说消费者总是能够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是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可传递性是指如果消费者认为A商品组合优于B商品组合,B商品组合优于C商品组合,那么,A商品组合必定优于C商品组合。偏好的可传递性保证了消费者的偏好是一致的,并且是理性的,不会出现前后的逻辑矛盾。

三是偏好的非饱和性。非饱和性是指,在两个商品组合中,商品的种类相同,商品的数量不同,一种组合中各种商品的数量都较多,另一种组合中各种商品的数量都较少,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较多的那种商品组合,即多多益善。这里所说的商品是指“好的”商品,消费者对“好的”商品的偏好满足非饱和性。环境污染、垃圾、风险、筋疲力尽的工作则是人们不想要的坏商品,不满足偏好的非饱和性。

根据偏好的三个假定,消费者总是能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教育和投资等各方面的偏好进行排序,以表达他对每个方面所能够带来的效用大小的评价。如现在许多家长宁愿节衣缩食,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孩子的教育,用于报各种学习培训班,说明这些家长对教育的偏好很大,孩子的教育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效用。目前,城市里有许多年轻人贷款买房买车,每月收入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还住房贷款或汽车贷款,也说明这些年轻人对房子、汽车有很大的偏好,宁愿牺牲其他方面的消费来获得房子和汽车的消费。又如喜欢古董的朋友,为了收集古董,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不辞千辛万苦到处去寻找古董,说明古董给他带来的效用大。

对于不同的商品,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能从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有所不同。如某人消费了1杯豆浆和5个烧饼从而获得了一定的满足,获得了一定的效用。对于这个消费者来说,在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增加1杯豆浆,他可能愿意减少较多的烧饼,如两个烧饼,因为这个时候豆浆的数量太少,他增加豆浆的愿望很强烈,所以,他愿意用数量比较多的烧饼去交换豆浆。如果再增加1杯豆浆,他可能就只愿意减少1个烧饼了,因为已经有了两杯豆浆,他想要增加豆浆的愿望就不如以前强烈了。如果再继续增加1杯豆浆的话,他可能最多只愿意减少0.5个烧饼了,因为这时豆浆已经太多了,他想增加豆浆的愿望更不强烈了。可见,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豆浆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愿意用烧饼替换豆浆的比例越来越小,即出现了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呢?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效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因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替代比率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说,两种商品不会无止境地替换下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也日益多样化,为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商品的消费应该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

◆预算约束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个人的收入又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个人的消费还要受到收入的约束,即受到预算的约束。那么,什么是预算约束呢?预算约束是指在收入一定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购买的所有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假定某个消费者的收入是1200元,如果这些预算全部用来买面粉和大米,面粉1元1斤,大米2元1斤。消费者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多买面粉,少买大米;二是少买面粉,多买大米;三是只买面粉,不买大米;四是只买大米,不买面粉。如果消费者按照1200元不多不少的预算来购买大米和面粉,他可以购买到的大米和面粉的数量组合是很多的,而这些所有的数量组合就构成了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这个预算约束就意味着,如果想把花费正好控制在1200元的水平上,不多也不少,那么,消费者所能买到的商品组合就必须是预算约束中的某一种组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预算的约束。收入有限,但需要支出的地方很多,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和投资等等。在商品和劳务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的收入可以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这些组合就形成了生活中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考虑自己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消费,尽可能将消费控制在收入的范围内。为了消费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消费者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开源。所谓开源是指努力工作多挣钱,使得收入更加,预算约束变松,能够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二是节流。所谓节流是指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购买打折商品或促销商品来增加消费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消费者可在商品打折或促销的时候购买,这时商品价格比较便宜,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

◆预算支出最佳原则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表达的是消费者“想要什么”和“想做什么选择”的主观消费愿望。预算约束表达的是消费者“能要什么”和“能做什么”,表达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收入有限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要满足消费欲望,消费者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收入,来使得消费商品所带来的效用最大呢?要做到这一点,消费者必须遵守预算支出的最佳原则。

预算支出的最佳原则,是指在预算一定的前提下,当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一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恰好等于该消费者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时,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最大。下面我们以消费者消费豆浆和烧饼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是120元,全部用于购买豆浆和烧饼,豆浆和烧饼的价格分别是1元1杯和2元1个,二者的价格比为1:2,也就是说在市场上用半个烧饼可以换一杯豆浆。消费者可以多买豆浆,少买烧饼,也可以少买豆浆,多买烧饼,豆浆和烧饼买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由于收入固定不变,多买豆浆必然要减少烧饼的购买。随着豆浆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豆浆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小。与此同时,随着烧饼消费数量的减少,消费烧饼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大。如果每增加一单位豆浆的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量与减少烧饼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减少量的比值,恰好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则说明消费者心理上愿意用烧饼去交换豆浆的数量,与市场上用烧饼去交换豆浆的数量相等,此时,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这时,我们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符合预算支出的最佳原则。

如果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商品交换的另一种商品数量与两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之比不相等,则消费者会不断地改变两种商品的消费,直到二者相等为止。如果消费者愿意用数量超过0.5个烧饼去换1杯豆浆,但是按照市场价格,只需要用0.5个烧饼就能够换得1杯豆浆,消费者认为在市场上用烧饼去换豆浆的行为是非常划算的,所以,豆浆的消费数量不断增加,烧饼的消费数量不断减少,直到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此时,换不换就变得无所谓了。如果消费者愿意用数量少于0.5个的烧饼去换一杯豆浆,但是市场上用至少0.5个烧饼才换得一杯豆浆,消费者会认为市场上的交换行为很不划算,消费者宁愿多消费烧饼,少消费豆浆,此时,豆浆的消费数量不断减少,烧饼的消费数量不断增加,直到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为止。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支出的需要和各种消费欲望,面对有限的收入约束,作为一个理性人,应该合理安排各方面的支出,尽可能按照预算支出的最佳原则进行消费,从而使得效用最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当然,消费商品数量的多少,最终取决于收入的高低,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人们才有更强的消费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